同济大学又有新突破!
对急救车上的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患者,尽早确诊并启动强化降压治疗,将显著改善其临床预后状况。北京时间5月16日下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与正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欧洲卒中组织会议(ESOC),同步发表了由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李刚教授课题组在国内领衔开展的这项关于急性脑卒中救护车上超早期启动强化降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INTERACT4)结果。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急性脑卒中院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制订脑卒中院前诊疗方案,以及脑出血的超早期治疗方案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证据。
脑卒中是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如果能在院前快速启动有效的治疗措施,理论上必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INTERACT4研究改进了降压方案,并扩大了样本量,以评估急性脑卒中2小时内在急救车上开始静脉降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有55家医疗单位参与了这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态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从筹备、实施到发布,历经八年时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0年3月到2023年8月是INTERACT4研究的入组阶段,共成功纳入2404名患者,其中1205名分配在强化降压组,1199名分配在标准降压组,每组分别有1185名和1177名患者完成了主要临床结局的评估(3个月mRS随访)。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两组之间的3个月功能预后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患者中,超早期强化降压显著降低了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相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院前降压增加了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
这是第一个在脑出血患者中明确显示强化降压显著有效的临床研究,为制定和修订脑出血治疗指南提供了高级别的证据支持,提示像缺血性脑卒中一样,脑出血也存在超早期的黄金治疗时间窗。同时,研究指出了院前快速鉴别脑出血并立即给予降压治疗是未来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方向。
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重要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刚教授在ESOC大会发言中特别强调:在中国120急救体系中,救护车上配备了正规急救医生与急救设备,有资质、有条件针对脑卒中患者启动超早期强化降压,是该临床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他同时指出:“虽然在无法确定脑卒中类型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强化降压,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是论文的第一单位,研究的重要合作方有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和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全文
来源: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
编辑:聂阳阳
往期回顾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