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坚持综合施策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江西省是全国家禽主产省份之一,辖区内的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每年越冬栖息的候鸟数量达60-70万只,防控工作压力较大。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压实防控责任、做实监测预警、筑牢免疫屏障、提升支撑能力、推进转型升级,全力保障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坚持高位推动,压实防控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并出席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亲自部署、直接推动。二是落实各方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地落实属地责任。指导养殖场改造健全防疫条件,落实生产经营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三是强化督促考核。连续多年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并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纳入市、县综合考核和乡村振兴考核,有力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坚持实调精研,做实监测预警
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对候鸟栖息地、迁徙通道、家禽养殖密集区每年开展禽流感监测不低于10万份。二是突出重点场所。对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及家禽屠宰场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场所加大监测频次,实施更严格的检疫和调运监管措施。三是突出重点时段。针对汛期、候鸟迁徙高峰期、消费旺季,组织开展冬春季禽流感专项监测、灾后畜禽疫病专项监测,及时消除疫情隐患。四是突出预警预报。根据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动物诊疗机构、第三方兽医实验室监测数据,定期召开疫情形势分析会,对高风险地区及时发出预警函,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
坚持科学预防,筑牢免疫屏障
一是把好疫苗质量关。依据产品批签发数据,客观评价疫苗各项技术指标,并对供应江西省疫苗开展留样质量检测,保障疫苗质量。二是把好强制免疫关。通过“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深入93个县做细做实动员工作。大力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有43个县实施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三是把好消毒灭源关。以“大清洗大消毒”行动为抓手,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2亿元,带动5000余家企业生物安全改造,全面提升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生物安全水平。
坚持完善机制,抓实防控支撑
一是加强防疫体系建设。省政府出台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少于14人,县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少于12人。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9至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9600万元改造和完善58个县动物防疫检疫设施。投入1.6亿元,建成42个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现了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全省全覆盖。将洗消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安排5000万元补助养殖大县建设38个畜禽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带动企业自建洗消通道2000多个,建成养殖场物资车辆洗消中心134个。三是加强队伍素质建设。组织实施官方兽医三年轮训计划,每年培训官方兽医1000多人。采取市县技术人员到省跟班学习和省级派员下基层驻点指导方式,大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检测能力。四是加强应急保障建设。组建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专班,成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防控专家委员会和应急预备队,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将应急物资储备纳入制度化管理,常年储备防疫物资货值1800万元左右。
坚持对标生产,扎实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成300余家全封闭式家禽规模养殖场,降低病原体的进入和传播几率。二是推进家禽“集中屠宰、杀白上市”。全省建成家禽屠宰厂22家,年屠宰能力达到2亿羽。已有5个设区市主城区停止活禽交易,实行集中屠宰、杀白上市。三是推进防疫监管信息化。建成“畜牧兽医云平台”,构建了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的智慧监管模式。
信息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