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王勇 陈秋雨 中信出版墨菲 2023-10-23
* 文章整理自中信出版墨菲线上读书会

PART.01


传统金融机构创新所遇到的障碍

 陈秋雨 

大家晚上好,我是西交利物浦大学陈秋雨。今天我和我的合作者天风证券的首席风险官和首席信息官应出版社的邀请,来跟大家聊一聊数字化背景下的金融业转型。

我和王老师分别来自于学术界和业界,从企业转型的角度王老师更有直观而深刻的感受,所以我今天争取让王老师多谈谈在业界的经验和感受。

王老师,我想问,传统机构财大气粗、人才济济,为什么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不是传统金融机构,而是科技公司中引领金融科技革新?我们的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怎样的挑战? 请王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王勇 

传统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革命性的创新确实是金融科技公司做出来的。举个例子,不管是阿里巴巴使用的所谓的“大数据”,还是脸书研发的Libra,这类革命性的创新往往都出现在金融科技公司。
 
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监管。监管定义格局,与金融科技公司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一定存在更多顾忌。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引用一个词汇叫“技术负债”。传统金融机构本身会存在很多按照传统做法研发的系统,这些系统往往是依赖于外部厂商或者其他供应商的,必须进行维护。
 
维护这些系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成本,也就是说,在传统金融机构整体的IT投入当中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是用于维护传统系统的。

比如,以国内金融机构的“去IOE化”战略为例(这里的I代表IBM,O代表Oracle,E代表EMC),由于一些监管性、安全性的原因,有些系统(比如Oracle)是很难去掉的,这个例子说明传统金融机构的任何战略都要十分顾及监管。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在成本方面确实存在非常大的拖累,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很多应用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创建云。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金融机构本身在创新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传统金融机构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并且做了很多努力
 
 陈秋雨 

最主要还是技术负债和监管要求,消耗掉它们很多的资源和精力,但这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另外,我在想这跟企业文化是不是也相关?
 
 王勇 

传统企业的文化相对而言比较严谨。那些非常具有创新头脑或创新欲望很强的人才,很难去选择传统机构。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机构在吸引顶级创新人才方面会有一些劣势。
 
 陈秋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在紧锣密鼓地开始布局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但是从专业的设置、教师队伍的到位,再到招生培养出来,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因此,我想业界这方面的人才是非常稀缺的。

请问王老师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业界的情况,这样高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王勇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最近,我们会注意到科技的进步确实真正唤醒了很多年轻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关注。
 
尽管传统金融行业仍然是吸引人才的一个热点,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在吸引人才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优势。比如,金融科技公司的很多思维确实跟传统的惯性思维不太一样,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一个短板。
 
业界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是很强烈的,尤其是所谓的跨界人才,比如,有技术背景的业务人才以及有业务支持的专业人才。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我认为高校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都要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出一些“多面手”,他们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业界人士,我也特别希望跟学术界合作,把我们在业界的一些知识传授给学术界,共同培养人才。

PART.02


开放的区块链or封闭的区块链?
 
 陈秋雨 

谈到区块链究竟能否推动经济发展,大家都存在很多疑问。区块链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鱼龙混杂,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靠不靠谱。
 
科斯是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学者,他有一个著名的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在开始时无论将财产权赋予谁,资源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但是,在现实当中,这种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财产权的明确就很难,交易成本也不可能为0,而且通常很大。

但我们看到区块链的时候,感觉它恰好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首先,我们用它来记录财产权,是不可篡改的,很明确,没有任何争议;其次,它的交易费用很低,如果将来发展顺利,理论上是可以达到0的。所以,如果按照科斯定理,区块链实际上对推动经济应该是有效的。
 
然而,区块链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去中心化、中心化,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等等。我们题目上所提到的“开放式”和“封闭式”其实是沿用了《区块链巴别塔》一书中的表达方式,其实,开放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去中心化”,封闭式就是所谓的“中心化”

在开始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厘清两个概念——“分布式”和“去中心化”。很多人会将这两个概念混淆,认为“分布式”就是“去中心化”。

“分布式”是多个节点一起维护一个共同的账本,而“去中心化”则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节点被赋予其他节点没有的特权。所以,“分布式”既可以是“中心化”的,也可以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区块链。

现在,很多比较成功的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谷歌、 脸书,无一例外都是向用户收费的,所有者与用户并不是处于平等位置,这是一种“中心化”的组织。

但是,假设未来企业的所有者和用户是平等的,在他们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他们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把共识机制编进程序中,然后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数据,平衡各方利益,自动做出最优决策,就像智能合约,相当于一个超级CEO。

当然,这样的平台可能依然需要人工维护,但他们不再是过去的雇佣关系,而有可能是这个平台的共同拥有者,或者通过编程的方式到外部聘请人员,并自动进行奖金、工资的发放。

但这个平台的组织架构跟今天的“中心化”是不一样的,这种组织被称为分布式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甚至有人预测,如果这样的商业模式被成功推广,可能会对全球的经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过去20年来最成功的企业。

这显然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王勇老师,您认为未来是去中心化的组织,还是中心化的组织,更有能力去推动经济发展?
 
 王勇 

分布式自治组织的故事确实让人感到非常兴奋,很有想象力,那是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人人各尽其职,人人能够得到财富,这是每个人都期待和向往的事情。

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区块链狂热支持者都是希望“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支持开放式的,“只要我愿意参与、有能力参与,我就能参与”。
 
一些中心化的区块链可能破坏了中本聪或技术创始人的一些想法,因为中心化的机制会给某些人或者某一群人赋予一种特权,中心化的区块链只需要有限的人。从2008年占领华尔街开始,我们就发现中心化存在这样的弊端。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像互联网,可以把每一个人的潜力都挖掘出来。
 
比特币区块链的成功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所谓的技术手段来确保社区目的和行为规范的一致性,保证最终利益的合理分配。这是在原有的中心化机制当中没有的,是革命性的创新。
 
尽管如此,中心化的机制仍然占据效率上的优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双十一购物节这样考验支付速度的时期,它可以用于解决支付问题。而去中心化出于保证安全的目的,不得不牺牲一些效率优势。
 
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够消除高延迟,另外其能量消耗也比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低。有调查显示,比特币区块链消耗的电力已经超过了丹麦全国的电耗。

在法律方面,中心化能够保证所有节点的遵纪守法。另外,在了解客户方面,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也是中心化机制更容易做到的。KYC是现代金融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做不到KYC,会在监管方面遇到很多挑战。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心化的区块链或者联盟链在短期内胜出的概率更大
 
 陈秋雨 

确实,KYC要求企业必须要要了解客户,这一点正好跟区块链的匿名性是相冲突的。确实,中心化的区块链更现实一点,目前它的潜力应该胜过去中心化。但归根到底最终决定权可能还在客户和监管机构的手中。

所以我们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立足于现在的条件去挖掘中心化的区块链的潜力。但我们相信,可能去中心化在未来也会大放异彩,毕竟年轻一代更喜欢自由与平等,让我们拭目以待。


PART.03


如何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陈秋雨 

谈到竞争策略,我们不得不提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他著有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是管理学的圣经,他认为有5种力量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被称为“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


1. 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后来又有人提出第六种力量“互补力量”比如,我们购买特斯拉,即便是现在降价又美观,如果充电桩的生产和使用这种互补力量没有跟上步伐,也会消耗它的潜力。

这6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会影响企业对竞争战略的选择。
 
区块链来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利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有人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使银行等传统机构大批倒闭。尽管我们前面谈到中心化的区块链很有前景,但尽管还是中心化的,它的生产关系已经被重塑,整个过程可能会被优化。它通过算法创建信任,大大减少对第三方的依赖,消除了大量中介。
 
比如,一笔交易的完成可能只需要一个发送者、一个接收者、一个区块链公司、一家银行,中间的信用卡公司、支付商等都不再需要了。央行最新发行的数字货币从技术上来讲是不需要银行账户就可以实现资金转移的,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可以不需要商业银行的。

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是首要目标,我们还是需要传统机构的。然而无论如何,传统机构目前拥有的数据是有限的,大部分是财务数据和个人有限数据,跟腾讯、阿里巴巴、脸书等数据巨兽所拥有的数据相比,完全不属同一量级。

另外,传统金融机构缺乏数据科学家,跟数据巨头相比,它们是处于弱势的。所以有人认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在慢慢流失。

有人建议,传统金融机构不能与对手对抗,不能选择压价,这不是一条正确的路,费力又耗时,最后竞争不过,因此只能选择联合,将双方的核心竞争力都释放出来,对方可以实施这项技术,而银行又有自己值得信赖的品牌。

还有人认为,银行应该限制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过度扩张。今时不同往日,银行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独特资源,比如牌照、客户信任度等,这些是金融科技公司不能比的。同时,将不在核心地位的资源全部外包出去。
 
那么,我想请问王老师,在数字化世界中,传统金融机构只能选择跟别人合作或者限制自己的竞争力,处于被动状态吗?它们没有资本去跟挑战者正面抗衡吗?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王勇 

我个人认为传统机构不需要如此悲观。
 
前面我们提到,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吸引创新人才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吸引了很多懂得现代金融体制的人才、金融家,这些金融家懂得如何遵守合规,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势。相比之下,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在适应监管体制方面,是需要一定时间和耐心的。

另外,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忠诚度是非常高的。有研究表明,在英国,客户对金融机构的忠诚度比对自己伴侣的忠诚度还要高,大家不会轻易把自己的金融机构换掉。传统金融机构要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
 
除此之外,传统金融机构在品牌和运营方面也有优势。比如,工商银行的品牌影响力不是哪家区块链公司或者金融科技公司能够轻而易举撼动的,它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其丰富的运营经验也是一般金融科技公司难以比拟的。
 
而金融科技公司是缺乏跟客户的紧密关系的。有的金融科技公司虽然了解客户的一些高频消费数据,但它并没有客户的完整信用数据。它知道客户愿意买什么,但客户的储蓄习惯、资产管理习惯,都是它们难以掌握的。

所以,从上述角度来讲,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应该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将其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尽管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经营方面不一定有优势,很多流程没有完全做到数字化,依赖于金融科技的手段比阿里巴巴或者腾讯这类公司要少。但是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做出努力,比如降低成本、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等。
 
传统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不宜直接产生正面冲突,可以以自身优势为资本,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一些合作。但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选择竞争策略,都要在充分考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决定。

世界末日没有来。中本聪展现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所有条件都完备,传统金融机构确实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传统机构也可以利用目前的技术进步来发展自身优势。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

王勇博士,持有CFA和FRM证书,现任天风证券首席风险官,主持翻译了《区块链巴别塔》;陈秋雨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同为《区块链巴别塔》译者。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扫描二维码,好书带回家
把时间交给阅读

图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信出版墨菲 | 尽情分享朋友圈 


-近期好文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区块链巴别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