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夺冠普利兹克奖排名背后
2019年普利兹克奖于北京时间3月5号23:00公布,陪跑多年的矶崎新终于成为了获奖者。自此,在各国普利兹克奖获奖人数上,日本成功夺冠普利兹克奖排名,与美国并列第一。
小编整理了一下各国普利兹克奖获奖人数的排名,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各国获奖人数的情况吧。
名次 | 国家 | 获奖人数 |
1 | 美国 | 8 |
1 | 日本 | 8 |
3 | 西班牙 | 4 |
3 | 英国 | 4 |
5 | 瑞士 | 3 |
6 | 德国 | 2 |
6 | 法国 | 2 |
6 | 巴西 | 2 |
6 | 意大利 | 2 |
6 | 葡萄牙 | 2 |
11 | 中国 | 1 |
11 | 澳大利亚 | 1 |
11 | 挪威 | 1 |
11 | 丹麦 | 1 |
11 | 荷兰 | 1 |
11 | 墨西哥 | 1 |
11 | 奥地利 | 1 |
11 | 智利 | 1 |
11 | 印度 | 1 |
▲王澍,中国国籍首位获奖得主,华裔的话算上贝聿铭。
日本有如此多的建筑师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奖,自然是和日本文化传统以及经济发展很大的关系。我们不妨从历届的得主去看一看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及日本建筑师的智慧与哲学。
在日本现代化的洪流中,知名建筑师之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他们不断的推进、改革,以适应现代主义思想在日本的发展。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理论。
▼日本知名建筑师关系图
从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出,丹下健三在整个日本建筑界是一位真正的领袖。他引领日本建筑进入成熟时期,他的建筑活动甚至可以和日本的起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历届普利兹克奖日本获得者
一览日本建筑师的思想传承之路
▼
01 I “建筑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1987年获奖者 I 丹下健三
二战之后,丹下健三与柯布西耶的嫡传弟子前川国男,篠原一男等人一起重启了日本的现代建筑之路。当时的广岛满目疮痍,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悲痛与绝望之中,在这个时刻,丹下健三来到了广岛,他裹藏住内心的伤痛,积极投身战后广岛的重建,继而重写了一座城市的命运。
丹下健三所设计的广岛纪念和平公园与原子弹爆炸纪念陈列馆,让人们深深牢记着战争的残酷,同时这些灾后建筑的设计也让他在建筑界逐渐崭露头角。
▼原子弹爆炸过后的广岛
▼广岛纪念和平公园
▼原子弹爆炸纪念陈列馆
▼保留着当时遭受原子弹炸毁时惨状的原爆纪念馆
他所提出的“城市轴”、“索状交通系统”、“能够交流的立体建筑”等新概念为当时的整个建筑界注入了活力。城市轴理论是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理论,现代很多城市的主要干道和环线都是他的城市轴理论的体现。
他提出的”城市的核“表明了城市轴线的意义,”城市的核“是指广场,文化中心等有利于人们活动交流的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流动的场所。
▼日本城市战后的规划
▼1976年的东京,城市有了更多的开放,交流的场所
1960年前后,在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创立了新陈代谢派,他们认为建筑和城市都是有机体,有着自己特殊的“代谢”和“循环”。建筑和城市应该采用新技术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城市固定地,自然地进化。
他主张建筑应该给以后的建造留有余地,适应建筑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也扩展到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他自己也在不断探索该思想在建筑和城市中的实践,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山梨县文化馆。
▼山梨县文化馆
丹下健三从最开始,因柯布西耶的影响对于现代建筑的痴迷,到之后认真的研究日本传统文化,他借传统之力超越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化,决定论的局限,又借现代建筑技术和思想理论超越了传统建筑观念与形式的局限,创造性的完成了日本建筑语言的现代重建。
丹下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平衡点:创造出当今民众真正需要的建筑!
02 I 好的公共空间是让人有尊严的“一个人的场所”
1993年获奖者 I 桢文彦
桢文彦1928年生于日本东京,是丹下健三的学生。1960年,他从美国返回日本,加入了日本新陈代谢派,并且致力于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在这期间,他参与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项目,如千叶幕张展览馆,东京螺旋体大楼等。
▼幕张展览馆
上世纪80年代,桢文彦带领学生对东京城市空间展开了研究,在他眼里,城市和建筑永远是一体的。他提出了自己的城市乌托邦原型,城市中首先应该构筑具有个性的外部空间,然后再围绕这些外部空间开始建筑设计。
提到公共空间的理想状态,他认为好的公共空间是让人有尊严的“一个人的场所”。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里思考,享受一个安静的状态,而不是仅仅打发自己的时间。
▼享受着“孤独时刻”的人
出自《建築から都市を、都市から建築を考える》
桢文彦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场所形成”,即建筑是向场所开放的,作品中对建筑的使用最终目的并非在建筑物本身,而是在于城市组织中加强与地点的联系,建筑最终成为消除自我的角色。
他巧妙地利用了光线,使其成为每一个设计的有形组成部分,就像墙壁和屋顶一样。在每一栋建筑中,他都在寻找一种方法,让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完全和谐地共存。
03 I “建筑应该保持沉默,让光线与风为建筑表达”
1995年获奖者 I 安藤忠雄
在日本建筑界,安藤忠雄看起来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和任何日本建筑大师间都没有什么关系,从职业拳击手转行当建筑师,自学建筑设计,最后成为了日本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70年以及80年代,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机影响,建筑发展步伐减慢。在经历了60年代的大发展之后,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逐渐找到独具一格的创作之路,日本建筑学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很多日本当代建筑师也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安藤忠雄就是其中之一。
▼安藤的“教堂三部曲”
安藤的建筑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东西方的融合,封闭-开放的都市观,建筑构成三要素。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
安藤忠雄始终秉持质朴实在的理念,他认为简约就是丰富,始终坚持极简主义造型,极力反对装饰与虚伪,希望以简约的设计来表达日本人的精神生活。
04 I “建筑是能更好抓住社会或文化精髓的加速器”
2010年获奖者 I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90年代初至今,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现代建筑开始进入创作低潮阶段,日本建筑师开始反省并沉淀下来,开始真正回归自身的民族精神。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SANAA组合。
作为伊东丰雄的学生,妹岛和世承袭了他的轻快和飘逸,进一步增加了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息。
西泽立卫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表参道Dior大楼
1999年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以类似飞碟的形式仿佛从天而降,并以此跟金泽古城的传统气息形成对比,打破一味沉闷的传统气息。
2003 年设计的表参道Dior大楼将极简主义发展到极致,追求纤细柔韧的、轻盈巧妙的、平面化的、 抽象的、纯净空灵的以及与大自然充分融合接触的等真正代表自身民族精神的设计。
▼卢浮宫朗斯分馆
妹岛和世的作品表达着空间的物质性,只有在有烟气和雨雾的时候,空气才能作为一种物质被人感知的到,在烟气和雨雾的状态下,人的视线受到了障碍,被一种物质阻隔,这种东西在妹岛看来就所谓的“空间”。
如果你研究一下国画,空间在雨雾和山峦之间含蓄的辗转,一层层的渐次展开,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征,妹岛又在其中加上了让人冥想的气氛,这是禅宗和日本的融合。
在SANNA设计的建筑中,到处都透出一种“柔弱”的新理念,这种理念不再是建筑的中心主题,而是让在其中的人和物以及一切的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05 I “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
2013年获奖者 I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一样,都是在70年以及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可以说两个人都是互相的“对手”,他们在建筑哲学上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早期的设计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理性的线条,到后期则是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
“概念创新”,“不依从于极简主义”,“不追随参数化设计”是伊东丰雄建筑哲学理念的关键。他对21世纪世界建筑发展趋势经过深刻的思考,认为21世纪建筑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融入自然和社会的。
▼仙台媒体中心
他认为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伊东丰雄这种生态建筑哲学观,具体体现在他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上追求“三性”:建筑的临时性,功能模糊性以及与自然的融合性。
建筑的临时性:伊东的建筑普遍采用简单环保的结构,灵活简洁的支撑体,使其节约大量的能源,资源,投资。并且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同时给人“轻盈,流动,临时性”的感受。
功能的模糊性:同一个建筑可以给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活动,这正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建造更多的建筑,以造成经济和土地的浪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同一建筑中实现更多的功能要求。
▼西班牙拖雷维耶哈休闲公园
自然的融合性:为了提高建筑的生态性,伊东非常注意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他为西班牙拖雷维耶哈休闲公园的设计,是依照沙滩的走势,设计了三个贝壳状的螺旋休闲场地,这种波浪式的伸展流动,将光,沙子,树和植物与一个轻盈的建筑结合了起来,在自然和建筑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
——摘录于《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观与建筑风格》
06 I “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
2014年获奖者 I 坂茂
从1986年以来,坂茂一直致力于纸建筑的研究,他在建筑工具与技巧上都拓宽了建筑领域。同时,他也是一位让人尊敬的人道主义者,为难民建造纸管屋,积极履行自己身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他的设计更具实验性,同时他也关注人类社会问题。和很多日本设计师一样,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日本风格。他喜欢开放式的设计,为自然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建筑和自然更好的进行交流。
▲戳上图,看详细介绍
07 I “废墟正是人类未来城市的形态”
2019年获奖者 I 矶崎新
88岁高龄的矶崎新可以说是当今日本建筑界的一代宗师,他和筱原一男是那个时代青年建筑师心中英雄式的人物。
像其他日本建筑师一样,矶崎新的工作深受当地文化影响,但也展现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微妙的幽默感。他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喻,体现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
在矶崎新的建筑生涯中,有多个模型和设计作品“未建成”,并且这些作品的知名度比那些已经建成的作品更高。
在矶崎新眼中,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建筑有时间性,它会长久的存留于思想空间,成为一部消融时间界限的建筑史,阅读这部建筑史,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参照。
所以想理解矶崎新,就必须先理解他那些“未建成”的作品。
▼矶崎新设计的未来城市空间
矶崎新所提的“废墟”有三层含义:1.是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我们现在的时间概念是近代才出现的,事实上对时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瞬间”,在这个点上,未来和过去是在同一地方出现的,过去的废墟会留存到现在,就像将来也会变成废墟一样。我认为在某个时间点上,未来的废墟和过去的废墟是同时存在的,这个情况我们有时候会从一些电影中看到。
2.以前的东西会渐渐成为废墟,然后消失,接下来又在未来重新建成,因此说未来的城市是现在城市的废墟状态,而现在的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未来的城市也可能会变成事实上的废墟。
3.建设跟摧毁事实上是在同一时间共存的,未来的城市并不是到废墟就结束了,消失也是再生。
——文字摘录于
《城市的未来?—观矶崎新“建成”与“未建成”作品展有感》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模仿—积累—融合—创新—回归”的发展之路,正是日本文化的兼容性才使得日本能培养出这么多国际闻名的建筑师。
我们又该如何更多的去了解并学习日本建筑师的建筑哲学与职业洞见?如何对日常生活和建筑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对此,小编挑选了6本由日本建筑师编写的书籍,大家可以自行挑选,通过这些书更好地去了解日本建筑师眼中的建筑。
08 I 日本建筑师的建筑哲学与职业洞见
01
《建筑师的智慧与哲学》
内容提要:
介绍了15组日本建筑师关于职业、设计、行业的智慧思考与反思。通过采访这15组20人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本书讲述了他们各自的哲学和美学,喜恶与信念,经验与展望。他们的想法和理论或许各自不同,但各有其正确的地方,各有其美丽的地方,各有其让人信服的地方。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02
《建筑论与大师思想》
内容提要:
本书选定91个条目作为关键词并加以必要解释的专业理论辞书。特点在于执笔者不但从语意上,而且要从建筑理论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第一部分“建筑理论的方法与范畴”中,通过建筑理论固有的课题或现代思想的方法概念,展望建筑理论的主题拓展,论述其成果及可能性。第二部分“建筑师的思想”,通过对作为理论家、创作者或实践者的建筑师的“语言”和“作品”的分析,解读其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广泛讨论建筑理论和设计行为或造型构思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联。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03
《设计你的生活》
内容提要:
房间是个容器,生活在其中,是容器决定了生活,还是按生活去设计容器?世界著名建筑师宫胁檀,在书中明白地告诉读者,应该先好好想想你目前经营的生活是什么样?未来想要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然后设计你的房间,设计你的生活。作者对于生活中人与家具、住宅、街道、城市的关系,在这本小书里娓娓道来,不仅适合每一个热爱生活的读者,也是告诉规划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如何做出令人满意的设计。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04
《释放建筑自由的方法—从现代主义到当代主义》
内容提要:
本书的构架来自于由东京TN Probe出版社举办的连续五次主题为“换代的现代”相关系列建筑对话,与会的不仅有来自日本建筑界各方面的学者,还包括活跃在建筑第一线的各年龄阶层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名建筑师。本书以五卷的形式出现,分别是代表50年代的青木淳分册、代表70年代的藤本壮介分册、代表60年代的西泽立卫分册以及由各个不同身份组织而成的专家团,包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建筑计划学家小野田泰明、结构师金田充弘与建筑历史学家后藤武这些60后的建筑意匠外的学者,他们所带来的是对建筑自由的呈现方式的讨论。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05
《空间的回响 回响的空间—日常生活中的建筑思考》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关于空间观察和体验的书籍。作者通过各种日常生活的观察,来解读‘form of being’ (physical environment)(存在的形式) 和 ‘form of doing’ (操作的形式)之间内在的联系。 该书并不是一本纯理论书籍,它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物品,诸如面具、玩具等,以此切入进行分析和观察,然后引入建筑领域的讨论,便于读者理解,同时又具有理论深度。由于本书由浅入深,对院校学生、建筑实践和理论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06
《建筑设计构思法—21种创意设计》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上述的活动成果所获得的知识和见解为基础,撰写的意图是将构思法作为思考的技巧,内容虽少而牵涉面广。第1篇,把作为构思的基础知识归结为14个要素。第2篇,从众多的构思法中,介绍了可应用于设计思考的21种方法,并在其中加入了本研究室独有的参考资料。本书可作为授课教材;也可作为引导思考和构思训练的练习手册使用。
建工社联合【青年建筑】共同销售
建筑书籍
长按二维码 官网购买正版书籍
· END ·
仅用作讨论学习拒绝商用
部分图片出处不详无意侵权
转载请标注青年建筑
30万建筑师正在关注:
编辑:Alex魏,Archlady,Leo程,leon刘,小柒,饭困
合作投稿转载,请后台留言
一注复习必备:
近期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