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丨佛陀
(共计 1381字 | 阅读时间 4分钟)
春节假期整理自己的图书,冥冥中看到了这本小书,写得如散文一样优美,却又对佛陀的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
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修行者,为何其一言一行,仍能感召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为何一个出离一切苦痛安乐,无忧无喜涅槃寂静的人,仍能让我们渴望与他无限亲近?
佛陀,并不能出离生死。佛陀,只是觉醒的人。
然而,他有超凡的智慧、脱俗的勇气、无边的悲悯、持久的定力,他通过一生彻底的自我舍弃,为我们践行了一条道路,让我们可以追求崇高的慈悲的人性。
人生真苦,无明是最大的苦。当你能真正认识到苦的时候,才不那么苦。对佛教的接触来自于人生的不自足,追寻然后破灭,再追寻然后再破灭。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
苦是因为情绪,情绪是因为觉得有恒常的自我,但其实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聚,缘散则散。一切追求永恒的发心、对易逝事物的渴望和贪着就是错的。佛陀告诉我们的这些,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的结果:总结出来我们要承受三大痛苦。
怨憎会,不喜欢自己拥有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会对生活无感和麻木了,所处的环境,从事的工作,周围的一切统统不喜欢。因为过于贬低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严重时甚至不喜欢自己。佛家把这个奇怪的心态,称之为怨憎会。你无端憎恨身边的人,憎恨工作甚至自己,可却又无法逃离,这种情绪无以化解,就会让人生无可恋,无可奈何。
爱别离,喜欢那些失去的东西。失去的人,逝去的时光。这些东西在手中时,其实心里是厌憎的。但一旦失去,就忘记了厌憎,拼命想要抓住。诸如有些人巨婴症,不想长大,对配偶发火,侮辱孩子,等到酿成祸端,再哭天抢地悔恨。佛家将此称为爱别离,不是你爱的别离,而是别离之后,你才想起来爱。
求不得,非要得到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你追求的东西,价值并不高于你拥有的。但如果弄明白这个道理,人就不会痛苦了。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三种苦交织错缠。所带来的不良刺激,一旦超过心理承受极限,人就有可能走上极端。
我们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不得不走,那中间这段时间就随心活吧!人这一辈子不容易,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得好好过,能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才算本事。才是涅槃的境界。不是有句话吗,不是现在有多少钱,而是你能活多少年?
涅槃不会让觉醒的人免除痛苦,而是他们接受痛苦、拥有痛苦、肯定痛苦,在痛苦中体会到内心的深刻宁静。
涅槃并不是指人的死亡:它所熄灭的不是他的人性,而是贪欲、嗔恨和幻相的烈焰。最后,得到喜悦的清凉和宁静。
可是真正做到政悟绝不是轻易就可以达成的事情,放弃过去的自我是很可怕的,因为那是我们知道唯一生存方式。尽管熟悉的事情无法令人满意,我们还是执着于它,因为我们害怕未知的东西。
佛教是心理学的宗教,面对现实,增长善的心念,避免那些无意的或阻碍证道的心境。
在常常困惑与世事时默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似电,应作如是观”,并永远记得“以自作洲,自作归依,勿归依他人”勇敢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
佛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想这本薄薄的小书已经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体悟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他的经历与所悟之道是人世间的一种希望:这个世界上,曾有这样一个人,走出这样一条路,以亲身体验证明,在你所能认识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它所带来的幸福,犹如你伸展四肢,甜蜜地消融在云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