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合多元文化促进教育公平 建构中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思路: 第五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成功举办


2017年9月13至1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课程建构与改革”。论坛特别邀请了AERA前主席、美国社会课程协会主席、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James A. Banks教授, 《美国教育研究》前编委、华盛顿大学Cherry M. Banks教授作为主讲嘉宾。

复旦大学任远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白亮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吴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柯政教授、荀渊教授、叶王蓓副教授、张丹博士、王涛博士共同参与了研讨。


主题报告一


James A. Banks 教授


     本届圆桌论坛融合了主题报告和圆桌工作坊两种形式。首先邀请James A. Banks教授作了题为“知识建构、课程改革与教育机会均等”的主题报告。Banks教授分析了同化主义者和多元文化主义者的知识主张,提出五类知识的类型学说,并讨论了变革性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柯政教授主持与讲评

主持人柯政教授援引了曾荣光教授和Michael Young教授关于“当权者的知识”和“强有力的知识”的讨论,分析了我国当前教材设计中关于学习何种知识的困惑。现场听众就变革性公民知识的适切性和实施的可能性、当前国际社会中多元发展与稳定统一的矛盾性、不同知识类型的交替性等问题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主题报告二


Cherry M.Banks教授


       在第二场主题报告中,Cherry M.Banks教授描述了教师自我知识如何为创设多元文化参与的情境提供基础,并通过一门具体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深入阐述。


周勇教授主持与讲评

       主持人周勇教授分享了他对教师自我知识的历史性探究,并就教师如何开展自我反思的途径进行了提问。现场听众对教师自我反思的中西方比较、项目学习的具体操作流程、教师知识的文化情境进行了广泛讨论。

   



圆桌工作坊


      论坛在15日下午进行了一场“多元文化教育视角在中国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的圆桌工作坊。吴蔚副教授、白亮副教授、叶王蓓副教授,王涛博士、张丹博士等就我国西北穆斯林流动儿童的城乡身份认同、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政策应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理科学习成绩落后及其原因、支教教师的文化适应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

      James A. Banks 教授、Cherry M. Banks教授、任远教授对各个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




      上海圆桌课程论坛于201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首次举办,秉承“小型高端学术研讨”的理念与特色,采用特邀、闭门的组织形式,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前四届的主题分别是:课程社会学、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多维的视角、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课程社会学的新进展。论坛非常欢迎全国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高质量议题,共同办好上海圆桌课程论坛,协力提升中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术水准。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ECNU课程与教学研究盛宴

为您悉心制造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