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课堂研究走向国际化:第六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跨文化视角的中国课堂研究”顺利举办
5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跨文化视角的中国课堂研究”顺利召开。论坛特别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Deanna Kuhn 教授点评。来自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师生参与,共论跨文化视角的中国课堂研究。
❏ 第六届上海圆桌课程论坛现场
上半场:主题报告
——跨文化的科学教育研究
四位主讲人从各自的课题入手,分享跨文化课堂研究的经历、困惑与反思。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唐小为作了题为“辩论在我国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涌现’——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案例研究”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博士肖思汉作了题为“在科学课堂上促进争论文化:‘极弱设计’的反思”的报告。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刘世玉作了“大学生如何评价关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冲突性解释”的报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博士候选人,哈佛大学硕士石雨晨作了“培养辩论式思考的课程:独立课堂还是结合学科教学”的报告。
西南大学唐小为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肖思汉副教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刘世玉博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石雨晨博士
四场报告结束后,Kuh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她首先赞扬了四位报告人的跨文化反思,认为这样的研究不但有理论价值,也有很深刻的实践意义。另外,她也高度评价了四场报告所一致反映出的、将社会议题融入科学教育中的趋势,认为这是科学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特邀点评嘉宾:Deanna Kuhn教授
随后,她从自己在儿童认识论发展的经典研究为例,鼓励报告人及其现场的师生关注“发展”这一概念,用认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科学课堂上的学与教。她还认为,四位报告人都指出了“教师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而这将是课堂研究者需要时刻反思、深入探索的关键问题。四位报告人与Kuhn教授就这些问题与在场学者、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反响,现场气氛不断被一次又一次的对话、追问与碰撞推向高潮。
❏ 讨论现场
下半场:圆桌会议
——指向教学机制的课堂研究:
多种取径的探索
首先,由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执行主任、课程所副教授肖思汉汇报“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的启动与进展情况”。他以当前课程所正在建设的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为切入点,汇报了课堂分析的主流取径,并分析了每种取径和实验室正在进展的项目之间的联系。
❏ 圆桌论坛下半场
随后,与会专家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实验室正在研究的三大问题,即“学生是如何参与到课堂上的学习之中的”、“学生的何种参与能够促进深度学习”、“何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等。西南大学唐小为、浙江大学何珊云与课程所胡惠闵、吴刚平、刘良华、安桂清、周文叶、王涛等专家们就上述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与会专家们围绕课堂研究的困惑与解决方案、如何加强SSCI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团队力量、如何进一步增进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课堂研究中心的具体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于上海圆桌课程论坛
上海圆桌课程论坛于2013年由课程所首次举办,是课程所学术发展支持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至今已举办了六届。论坛秉承“小型高端会议”的理念与特色,选择对课程所学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话题,邀请本领域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追求高品质、多角度、全方位,旨在提升学术氛围,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互助,推进中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ECNU课程与教学研究盛宴
为您悉心制造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