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课程研究的初心!柯政教授在华东师大68周年校庆报告会上分享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与分层
10月24日,课程所在文科大楼1613室举办了第二场校庆学术报告。主讲人是柯政教授,讲座题目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与分层”。报告会由课程所周勇教授主持。课程所陈霜叶教授、黄小瑞副教授、刘钧燕博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研究员,课程所师生以及众多慕名而来的其他单位师生共同参加了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
主讲人: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
1
课程研究的主业在哪里?
有谁在真实生活中用过1/2+1/3的知识吗?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总是学一些看上去“用不到”的知识,而那些天天用到的知识却很少进入课程?
为什么我们现在学物理,而不学经济学?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数学看作学科课程,而科学就是跨学科课程?
农村学生相对来说在哪些课程上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
在讲座一开始,柯政教授就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讨论。听众纷纷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回答:我没有用过,但很多人应该用过;因为数学、物理等科目可以锻炼人的心智;因为很多知识不需要系统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数学课程对农村学生相对有利······
对每一个回答,柯政教授总会再跟进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大家明白这些问题并不如想象的这么简单。比如,有听众回答,学数学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柯教授就继续发问,有谁能证明学数学的人比学打牌的人更有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数学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那我们是否可以跟几百年前一样去学拉丁文锻炼记忆力?
当大家都处于兴奋与困惑中时,柯教授说,这些令人着迷的学术问题,才是课程研究者的“家”。他进而总结道:“课程研究现在看上去相当庞杂,但我们不能忘了初心,我们最核心的研究问题是要研究怎么为学生选择、分配与编排知识。”
2
重拾“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经典课程问题
柯政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相比博比特,斯宾塞的著作更适合被看作现代课程理论的开端。通过几段英文原文的导读,柯政教授带领大家学习了斯宾塞当时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的背景,以及他是如何论证这个问题的。
所有知识都有价值,关键在于价值的大小,即所谓“知识的相对价值”。
课程理论就是要更好地解决我们想学的知识太多而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
当我们说学什么有什么用,而不去比较这些“用”的大小,就没有课程思维。
知识价值不仅在于其实用性,还有其训练价值。
在论及斯宾塞当初是如何从训练价值的角度论证科学课程更加有价值时,柯教授做了拓展丰富。他联系到历史上的官能心理学,也联系到了旷日持久的形式主义教育和实质主义教育之争,更联系到了当前的核心素养。他引导听众大致阅读了1988前瞿葆奎、施良方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的文章《“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上、下),认为我们现在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还比不过30年前。
在这里,柯政教授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核心素养是不是形式教育的翻版?“假设真的存在核心素养,而且它可以培养,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什么才更能培养它呢?这就是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经典问题。这在今天这个时代,特别有价值。”
3
谁在分配知识
你们是否认同我们学校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知识?
柯政教授以这个问题,引出了关于知识分配和分层的问题。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美分别出现了一大批新课程社会学、课程政治学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那就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柯政教授在对近几十年这一派的学术发展脉络进行简要交代之后,重点对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怀特(John White)的《What are Schools for and Why?》(White, 2007)部分段落进行了导读,清晰地讲解了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现代学科课程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宗教原因。
课程知识不是“自然的”,其天然带有阶层阶级性;
不同群体在不同知识领域的优势、敏感度是不一样的;
我们学生之所以学这些知识,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它很重要,而且这些人非常powerful。
在此之后,柯政教授特别指出“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为下次授课重点讲述M. Young的有关课程理论做了铺垫。
主持人: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周勇教授对柯政教授的学习历程、学术品质进行了介绍,并给予了很高的鼓励。在点评环节,他高度赞扬了柯政教授的问题意识、理论意识、超越意识,以及独特的“时间”视角和“阶层”视角,并建议同学们多读多想,特别是要找到新的理论工具,对现实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在这个方面柯教授给大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周教授点评到。
4
立身治学 传承责任
此次报告会既是优秀青年学者对自身治学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课程所科研育人的常态化制度。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学术报告,帮助课程研究的未来力量深化对本学科内涵与边界的认识,习得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与治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并传承一种作为课程学者的社会责任感,持续聚焦现实问题、深切关注教育公平,为学生、为课程、为未来而奋发向学。
有谁在真实生活中用过1/2+1/3的知识吗?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总是学一些看上去“用不到”的知识,而那些天天用到的知识却很少进入课程?
为什么我们现在学物理,而不学经济学?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数学看作是学科课程,而科学就是跨学科课程?
农村学生相对来说,在哪些课程上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你们是否认同我们学校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知识?
如果你没有去听柯教授的报告,对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欢迎在微信下方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分享!
———— / END / ————
微信推文精彩回顾
【报到指南】第17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即将举行
不忘初心20年:崔允漷教授在华东师大68周年校庆报告会上分享中国课程改革故事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