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连南这4人获奖!

微说连南 2021-06-27

最近小编听说

2020年清远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其中连南有4人获奖

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活动

今年是清远新一轮创文工作的决胜之年,清远市作协组织开展了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活动,经初评和终评环节,并经组委会确认,评选出散文组获奖作品十篇,小说(报告文学)组获奖作品十篇,诗歌组获奖作品十篇。


本次征文的获奖作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展现了清远市在精神文明创建、脱贫攻坚、文化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颂扬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抗疫先进人物事迹,以文学的方式讲好清远故事、传递清远声音。


他们感叹白衣天使的伟大他们歌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变化他们用笔诉说精彩而动人的清远故事

到底是哪几位小伙伴获奖了

大家是不是很期待?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 ☟ ☟

获 奖 名 单

诗歌组 刘庆辉《平民英雄》

散文组  盘鹃《贫困户眼里的第一书记》

散文组  谭石林《为爱而行》

小说(报告文学)组   房丽珍《鼓王唐桥辛二公》 

他们的每一篇佳作

都触动着无数观众的心

最终获奖作品现在揭晓!





平民英雄


刘庆辉


向上滑动阅览


致抗疫英雄



题记:2020年4月3日下午5时,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3名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医护人员凯旋回到家乡。作者也参加了欢迎仪式。谨以此诗表达致敬!


此刻 没有再美的语言

可与抗疫凯旋的英雄媲美 

就连怀抱的鲜花

在英雄的辉映下

显得格外动人


出征逆行时

谁也无法计算归期

牵挂你们的亲人

无数遍辗转难眠


疫情汹涌

武汉告急 

湖北告急

你们毅然请战

按下的鲜红手印

迅速在荆楚大地

汇聚一股股中国力量

勇往直前

 

战斗在最前线

你们与看不见的敌人

展开殊死的较量

但我却看见

你们戴着的双重口罩

隐藏着铿锵的誓言

穿着三层手套的双手

演绎着救死扶伤的大爱

厚重的防护服里面

燃烧着英雄的火焰

脸上纵横交错的勒痕

诠释着牢记使命的

坚定信念


近距离注视英雄

我感受到英雄的气质

宛如春暖花开的气息

正在感染

每个平凡的人


向扶贫英雄再致敬



题记:陈建雄生前任连南瑶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兼县驻大坪镇扶贫工作组副组长、驻大坪镇大古坳村第一书记。2017年11月28日,他在大古坳村开展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后,返回县城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谨以此诗缅怀英雄!


你的职务

全是扶贫的符号

不管酷暑严寒

哪怕风吹雨打

你总是奔波在

精准扶贫的路上

从连南农户自立服务社

到县扶贫办

再到大坪镇大古坳村

你的身影总在三地之间辗转


大古坳村到县城这条路

你无数次往返

你带回的是农户的期望

你为农户送去的

不仅是资金和种苗

更是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你的双眼

感受着群众的温饱冷暖

你的双脚

走遍驻镇驻村每一片土地

你的双手

让多少扶贫方案

变成现实

你为连南脱贫奔康

倾注大量心血


2017年11月28日下午2时19分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当你挥手暂别驻点老乡

带着公务返回县城

途中 

突如其来的车祸

无情地把

你生命的美好时光

定格在五十周岁


你的名字如星星

在美丽的夜空闪耀

父老乡亲都在凝望

你在天堂的沉思

令百里瑶山动容

安息吧 

英雄

扶贫已成为绝唱


你牵挂的农户

穷根已被彻底斩断

你驻点的村庄

幸福故事在精彩演绎

你脚踏过的稻田

你手握过的鱼苗

你抚摸过的茶树

如今已跃升为

稻 鱼 茶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你奋战过的地方

已变成小康的模样


贫困户眼里的第一书记


盘鹃


向上滑动阅览


“谋划造血产业,开展创收活动,一门心思扑在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最终给我们这些贫困户带来了福祉,这样的第一书记真的样相(瑶语即好样的)!真心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带领我们村往前走。”

7月18日,笔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采访时,这位在困难面前没有流过泪的瑶家汉子,眼眶里却闪耀着泪花。

这位瑶家汉子是谁?让他动情的第一书记又是谁?

因为奋斗让他改变生活✚●

这位瑶家汉子,书名叫唐华明,瑶名叫唐六四贵,是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6组39岁的村民。2016年,他的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其它物件可以说跟现代格格不入。因为生活的贫困,妻子跟他离婚了,留下7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跟他相依为命。这日子,什么时候才算到头啊?

其实,谁也不想过穷困潦倒的日子,只是上天的安排让唐华明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他所在的连水村,地处粤西北石灰岩山区,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种植在山坡上的油茶便成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管理粗放,油茶收入也不稳定,一年到头也就2000多元,可怜的收入让这一家子朝不保夕。

“穷则思变”。面对家庭的变故,唐华明不想作茧自缚,想方设法努力改变现状。他跟许多年轻人一样,也不想窝在山旮旯,但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没有技能,干不了挣钱多的活,于是放弃了外出的念想。2017年2月,他东借西凑筹集2.5万元资金,在自家山林搭建鸡舍,发展林下经济。他从市场上购进100只雏鸡试养了几个月,因缺乏技术,结果血本无归,让他欲哭无泪。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7年9月12日,35岁仍单身跟阿妈一起居住的弟弟不幸脑溢血致使偏瘫,住进医院。唐华明作为哥哥不能见死不救,硬着头皮四处借款,更使他雪上加霜。

正当唐华明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房建辉出现在他面前,满怀期待地鼓励说:“你的自强精神让我震撼,你的遭遇也让我很同情!困难是暂时的,有党在,有政府在,希望你抬起头来,跟我们一起共同奋斗,争取自己的幸福。”

听了第一书记的话,倔强的唐华明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抬起头接受了他的邀请,到村里的“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水果基地”当临时工。房建辉一边安排唐华明打工,一边安排他去参加技能培训,在打工的同时料理山地鸡。掌握了养殖技术,让唐华明如虎添翼,饲养的山地鸡成活率达到99%,收入连年翻番。2018年,唐华明在果园打工收入1.2万元,养殖山地鸡纯收入达到了2.4万元;2019年,他在果园打工收入3.4万元,养殖山地鸡纯收入5万元。过去破旧的泥坯房,今天变成了明亮的新洋房,黑白电视也换上了液晶电视,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面对变化,唐华明喜盈盈的,逢人便说:“能有今天的生活,全靠党这座靠山。听党的话,走自强的路,我们就能用双手奋斗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因为初心让他如此执着✚●

“党是人民的靠山!”近百年来已经得到印证,连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房建辉的行动也是最好的诠释。

唐兰保六贵是连水村8组的村民,一家4口,大儿子正在县城读高中,小的只有5岁。42岁的男主人患有轻度肺结核,干不了重体力活,靠妻子做点农活维持生计,家里一贫如洗。就读高中的儿子得不到生活保障,几度想缀学,因此他的就业愿望显得十分强烈。但因为身体状况,一直未能如愿,这让他懊恼,使他自卑。

2019年春节,房建辉登门探访,深陷自卑中的唐兰保六贵却一句话不说。房建辉早已掌握了他家的情况,这次是有目的而来的,就是要重新点燃他对生活的希望,挽救这个困境中的家庭。面对第一书记兄弟般的关怀,唐兰保六贵终于忍不住了,压抑多年的愿望终于暴发:“哥贵(瑶语即兄弟),看看我家的情况,我都不配当老公和阿爸了,你得帮帮我找份工作才行啊。”哽咽的话尚未说完,泪水早已在他眼眶里打转。

房建辉最怕见到的就是贫困户的眼泪,最怕听到的就是贫困户的哀求。有党在,就不能让群众被困难所吓倒,就不能落下一户贫困户的脱贫和致富!党组织安排自己担当驻村第一书记,初心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没有困难没有哀求的幸福生活。

不怕不脱贫,就怕“等、靠、要”。房建辉了解到唐兰保六贵有寻找工作自救的愿望,同时清楚了这家孩子想缀学的原因,心里一阵自责,说:“都怪我这书记没当好,才让你家出现困难。眼前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孩子别放弃读书的权利,放弃你一家的希望和未来。你的工作,我会记在心上的,让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吧。”临走时,房建辉记下唐兰保六贵的电话,也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他,并一再叮嘱说:“记住,有困难别忘了找党,别忘了找我这个第一书记。”

这些发自肺腑的暖心话,让早已被困难吓倒的唐兰保六贵树立了信心,萌生了希望。

房建辉原是连南县人社局的干部,对用工市场十分了解。离开唐兰保六贵的家后,贫困户的诉求仍然久久地在他的心房回响,时刻也不敢忘记。他查找到手机上的联系人,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往有可能需求的单位打,不厌其烦地跟用工单位进行解释,用真诚叩开了连南荣芳鞋业公司的大门,唐兰保六贵被爱心接纳破格录用为保安员,月薪2500元。房建辉就是凭着“不说瞎话、不拖泥带水、办事靠谱儿”的作风,让群众认可,让贫困户信任。

笔者采访的时候,唐兰保六贵的儿子已经完成高考,正在家里带弟弟。唐兰保六贵在公司里领取固定工资,妻子在家饲养鸡猪,偶尔也到村里的“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水果基地”打打散工,家庭年收入4万多元。孩子上学不愁了,房建辉又帮他争取政府补助资金4.5万元和企业赞助资金1万元,将破旧的泥砖房改造成新楼房,唐兰保六贵一家过去的愁眉苦脸早已烟消云散,变得阳光灿烂。

因为坚持让他广受赞扬✚●

初来乍到时,房建辉感到很茫然。他驻村当第一书记的连水村名声很大,是连南瑶族自治县最先对接珠江三角州发展蚕桑业的专业村,按理说群众收入水平应该不错。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他发现连水村经济来源单一,除了蚕桑和所谓的其实收入极为低下的“一村一品”项目油茶,没有第二个称得上支柱的产业。虽然绝大部分农户依靠养蚕发了家致了富,但仍有小部分因为缺乏土地而陷入贫困。房建辉认识到,只有产业扶贫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最终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决战决胜扶贫攻坚,他在产业发展上默默地付出了许多艰辛。

2017年5月,房建辉被组织部门任命为驻连水村第一书记,主要负责扶贫工作。当时正值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干部担心自己不能连任,规划的120多亩“连水墩龙瑶寨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水果基地”被搁置三个多月,杂草丛生,刚种植的鹰嘴桃果苗“嗷嗷待哺”,再不管理就面临前功尽弃的境地。

房建辉二话没说,撸起袖子,迎难而上,一面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一面制订计划,挽救34户贫困户赖以脱贫致富的“造血”产业基地。他在贫困户中物色年轻有文化的劳力进园专司管理,其他有劳力的贫困户每户派一人前来参加临时管理,并要求每人每年不少于10天的劳动,用于解决水果基地用工和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用激励机制鼓舞贫困户参与分红。

搁置三个多月的水果基地恢复了生机,但技术指导、后继资金等问题又接踵而至。果树有其生长规律,什么春梢、夏梢、秋梢,什么营养枝、徒长枝,哪些该保留,哪些该疏剪掉,房建辉不懂,安排的贫困户管理员更加不懂,这使房建辉一时犯了难。他想起提供鹰嘴桃种苗的连州平顺果场的老板梁海平,便向他求助,得到爱心支持。该施有机肥了,水果基地缺乏资金,远在连州市的梁老板被房建辉对扶贫产业基地的亲力亲为所感动,出于扶贫爱心再次伸出双手给予真情相助,解决了果园用肥问题。

鹰嘴桃既可以赏花,又可以食用。为方便游客游览,提高基地知名度,最终解决销售问题,房建辉与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建设观光长廊、场房等基础设施。作为第一书记,寻找资金的任务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在他的肩上。他给上面打了几次报告,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沟通,最终得到连南县委组织部、连南县扶贫办的支持,投入20万元创新资金建设观光长廊和落叶果树示范园。

5月是鹰嘴桃幼果膨大期,缺少水份会影响水果的品质。而连水村水果基地位于石灰岩山地,夏天干旱缺水,正是果园的大忌。2020年5月1日前后,正当人们享受“五﹡一”劳动节假期时,水果基地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鹰嘴桃树叶大部分出现萎蔫,如不及时灌溉会颗粒无收。这可不是私家果园,承载着34户贫困户的希望。房建辉不敢怠慢,率领村“两委”干部和基地管理员,放弃节日假期,深更半夜仍奔赴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抢运灌溉用水,解了果园的燃眉之急。

7月1日后,120多亩鹰嘴桃相继进入成熟采摘期。近5万斤水果,如果没有及时销售出去,一年的希望就会破灭,贫困户的分红便成为泡影。房建辉心急如焚,没日没夜的用微信跟各路朋友联系,在朋友圈发送消息,短短几天消瘦了几斤。“得道多助”。房建辉不计个人得失的举动,感动了所有熟悉他的以及刚知道他的人。清远市驻连南扶贫工作队副队长谭远强通过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助力消费扶贫,订单源源不断;连州平顺果场的梁老板也伸出爱心之手,向连水村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水果基地发来订单……一时间,这片凝聚了众多爱心的水果基地,鹰嘴桃一上市便获得人们的普遍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一份爱心,一份感动。2019年,贫困户在连水村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水果基地户均务工收入5882元,分红收入500多元;2020年户均务工收入7352元,分红收入比上年翻了两番;加上其它家庭收入,3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面对连水村民的翘指称赞,房建辉显得很平静:“我是第一书记,代表的是组织。要说有成绩,那也是党领导得好,群众奋斗得好。”简短的几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党的初心所在,第一书记的责任所在,人民群众的希望所在。


为爱而行


谭石林


向上滑动阅览


3月17日,早上,蒙蒙细雨,天色比较阴暗。我正躺在床上看电视,连南新闻正在报道关于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最新消息。节目最后,是一份关于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开展无偿献血的倡议。报道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无偿献血人数较往年锐减,血库存量不足,血液保障面临严峻挑战……我一跃而起,从柜子里找出献血证。

“献血?”正在忙家务的妻子看见我拿出献血证,慌忙丢下手头的活,“你又要去献血?前段时间你才做过脑核磁共振,这次就不要去了,等下次身体好点才去吧。”

是呀,前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我头部整个疼痛厉害,吃饭睡觉都有很大影响。我这个人挺怕去医院,后来,在妻子和女儿的“捆绑”下,才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并且按照医生建议做了脑部核磁共振,结果一切正常。医生说应该是头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三叉神经”疼痛,正常现象,不要打针吃药,平常头部多按摩,注意多运动就没事了。按照医生的建议,没几天头部疼痛果然消失了,去复检,身体一切正常的。

“没事,我本来身体体质就好。”看着妻子为难的表情,我轻松的笑了笑,用专业人士的口吻说,“老婆大人,献血的好处很多呢。献血能够降低和延缓疾病的发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质的能力增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相对于献血的好处,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献血有害。哈哈哈……”

冒着绵绵细雨,我快步朝连南 “爱心献血屋”走去……医生态度非常和蔼,工作十分认真,仔细询问了我近期身体情况等,我一一回答并且把前段时间脑部疼痛照核磁共振的情况也如实报告。一切按照程序进行,填表、测量体温、体重、血压等,一切正常;然后扎手指取血化验,一切正常;医生又按照程序电话咨询血库中心我去年献血的血浆安全监测和使用情况,一切正常。躺在献血床上,我挽起袖子,看着鲜红的血液顺着胶管欢快地流入储血袋……

曾记否?“非典”肆虐时期,我勇敢地挽起了袖子,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百年不遇冰灾到来,我再次挽起了袖子;汶川地震时候,我又一次挽起袖子……今天,我义无反顾,第13次挽起了袖子……

我想,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特殊战斗中,谁也不是局外人!我虽然不能像千千万万“白衣天使”那样,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抗战”的一线,但是,我深深懂得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我深深懂得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

当我走出爱心献血屋的时候,天空出现一抹殷红,驱散了空中的阴霾,雨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鼓王唐桥辛二公


房丽珍


向上滑动阅览

初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温暖的阳光给崇山峻岭环绕的瑶家寨子镀上一层璀璨的金黄色。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村一户瑶族人家的门前,一位老人正在指导孙女跳长鼓,干净的衣着、亲和的面容,谈吐间给人纯朴又略带儒雅的文艺气息,眉宇间露出和蔼与慈祥。

这位老人是民间艺人,也是连南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人。他就是桃李满瑶山的“鼓王”——唐桥辛二公。


一跳60年


长鼓,瑶族里叫“汪嘟”,跳长鼓舞又叫“挨汪嘟”。长鼓舞的特点是动作粗犷奔放,洒脱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跳长鼓舞以舞者击鼓的音响节拍作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一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一声,采用单击、合击拍击鼓面,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唐桥辛二公1941年出生于连南油岭一个普通的瑶族家庭。他生活在纯朴民族风情的瑶寨,饱受民间文化的滋养,自幼对民族文化怀有独特的情愫,6岁跟随父亲唐桥辛公和本村老人唐考专五学习长鼓舞技艺。因为他的勤奋以及天赋,21岁开始参加本村的耍歌堂活动表演长鼓舞。他没有想到,竟然有一天将爱跳的“长鼓”跳到了大舞台上,而且一跳就是60年。

唐桥辛二公参加的演出、比赛越多,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越多,积累的人气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08年3月,唐桥辛二公被被评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6月,唐桥辛二公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连南瑶族长鼓舞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排瑶祖先在隋唐时期迁徒到连南时长鼓舞也一同传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长鼓舞是连南瑶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新中国成立以前,长鼓舞没有文字资料传承,全靠艺人口传心授。唐桥辛二公为了更好地传承长鼓舞,他经过反复斟酌,把36套72节动作去繁取精,编制了8套动作:起鼓、起堂、大围、交替、靠背、穿插、四方、围鼓,奠定了长鼓舞传播、发展的基础。他还打破过去女子不得跳舞的习俗,自创了一套“鸳鸯长鼓”,男女合跳。1976年至今,他无私授艺,累计免费授徒千人。为了把这一文化传承下去,唐桥辛二公从不停歇自己的脚步。他说,他要把长鼓舞传承下去,让瑶族人世世代代会跳自己的长鼓舞。虽然年近80岁,唐桥辛二公仍然孜孜不倦地为长鼓舞的传承工作献策献力,为瑶族长鼓舞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连南瑶族长鼓舞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瑶族“鼓王”。

这位老人怀着对民间文化的膜拜之情,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1964年,首次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0年、1995年、2001年,他又三次进京演出。时至今日,家里客厅的墙壁上仍挂着他在天安门前的留影。照片中的他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副总理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接见,腰杆挺拔,笑容满面。一张张泛黄、但被精心保存的相片和一本本沉甸甸的证书,看得出老人对荣誉的珍视。认识唐桥辛二公的人都说他是“大红人”,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依旧是那个喜欢跳长鼓的山里人。

1996年,唐桥辛二公及他的长鼓舞队应邀赴新加坡表演,实现了对境外文化交流零突破,也让瑶族大长鼓舞走出了瑶山,走进了国际的视野里。


播种希望


唐桥辛二公在长鼓舞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对长鼓舞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每年辅导油岭村民跳长鼓舞1个多月,传授的村民有16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油岭歌舞队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表演长鼓舞。他先后两次被聘请到南方歌舞团传授瑶族长鼓舞技艺。2008年油岭新村小学成立瑶族文化传承学习班以后,唐桥辛二公每周四下午向40多位学员传授长鼓舞技艺。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带领全村老小,跳长鼓舞。至今,家里墙上还挂着他表演的照片,虽然照片有些残旧,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唐桥辛二公跳长鼓舞时候的飒爽英姿。

有一次,为了拍摄一些关于长鼓的素材,我来到田家炳民族中学,恰巧遇到唐桥辛二公指导学生跳长鼓舞。只见他先作示范动作,他动作优美连贯,节奏和谐,舞起来的时候,看不出他是一个古稀之人。指导学生时,他特别耐心,不断纠正学生的舞姿和动作,击打的节奏,长鼓的高低,旋转的弧度,下蹲与上扬,这些在他的眼里都是长鼓舞艺术的生命。学生不断练习,他也在前排不断地示范,直到学生跳得熟练了,跳得像样了,他才捋着须发露出淡淡的微笑。

长鼓舞是连南瑶族文化的精髓,在长鼓舞发展的历史里,唐桥辛二公是功不可没的一位。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发扬长鼓舞,居功至伟。其名声早已在县内外耳熟能详,可谓是瑶族长鼓舞“江湖”中的勤奋、长情与专注传承的“鼓王”。今日很多的长鼓舞者都出自唐桥辛二公门下,其中,连南田家炳民族中学的长鼓舞老师唐大话三贵,也是他的学生。目前,唐大话三贵是县里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了解,每年春节,都会有一批学生不约而同来看望“鼓王”。唐桥辛二公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还能跳起来,都会继续跳下去。长鼓舞传承需要时间,更需要年轻一代。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现在村里大批青少年个个都能跳长鼓舞。油岭村被“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村民充分利用村内独特的瑶族风情,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及发展,同时也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村民说:唐桥辛二公作为当地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要教学生跳舞,还要接受一些媒体采访,他都能热情接待,耐心讲解,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桥辛二公不顾年迈身躯,一直坚持跳长鼓舞,他对长鼓舞的执着与热爱让许多村民敬佩,即使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好,但每一次敲击依然响亮,每一次跳跃依旧到位。是全村人值得学习的榜样。或许,他将情感倾注到长鼓舞里,长鼓舞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鼓舞“鼓王”精神,承载着瑶山的长鼓舞文化,向人民展现着瑶族长鼓舞独一无二的魅力。

“非遗”要传承更要弘扬振兴。目前,连南县开展了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油岭小学、南岗中心小学、连南民族小学、连南田家炳中学都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定期邀请传承人前往学校开展培训,从小加强对孩子的“非遗”教育,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爱的守候

唐桥辛二公是一位老党员,多年前也曾是村里的宣传委员。他舞德高尚,以“习舞先立品”作为自己以及学生的为人准则,因为舞德人品都堪称楷——所以被大家公认为“鼓王”。唐桥辛二公讲述说,几十年来,家人一直都支持他跳长鼓舞,今日所得荣誉都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儿子平常帮他买回羊皮制作长鼓,妻子即使近半年来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都需要家人照顾,精神上也鼓励他。现在每天为她穿衣、洗脸、倒尿;一日三餐做好端到妻子面前;为了给妻子活络筋骨,他时常为妻子推拿、按摩;发烧了,给她物理降温……所有一切亲力亲为,至情至性,没有不耐烦,更没有想放弃。在他的心里,只要妻子能陪伴在身边,就算受再多的苦,再多累,那就是值得的。唐夫人说:“丈夫对她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为了这个家,他付出了许多,也希望他一直把长鼓舞传承下去。”在采访中,看着唐桥辛二公一个人忙前忙后我总是一阵阵心酸,他使我懂得这是爱的力量,这是亲情的安慰。爱使人间变得美好,爱使家庭变得和睦,为爱坚守!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长鼓舞传承的背后,是一代代传承人和热爱长鼓舞文化者的共同坚守,他们怀着情感、担着责任、带着梦想,传承着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清远作协

编辑:丘志高  莫莉娜



更多新闻


2020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今年这些工作这样做


倾听群众呼声!连南县200名人大代表入联络站


点赞!连南这位女孩用手语录制禁毒视频,呼吁远离毒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