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学子在2022年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学问杯”影评大赛荣获佳绩
喜
报
近日,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2022年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学问杯”影评大赛,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投稿、初评和终评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出优胜作品。全省共有113所高校投稿6124篇,入围终评作品579 篇。本次大赛分为本科院校组和高职院校组,经评委专家匿名评审,本科院校组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29名。
本次大赛我校图书馆共收到投稿57篇,经过评委老师严格初审,向组委会送选9篇作品参加终评。在近期公布的获奖名单中,唯一的特等奖被我校文学院文艺学2021级硕士侯琼玲同学摘得,我校其他入围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2名的好成绩。在本次大赛中,我校图书馆荣获优秀组织奖,都蓝老师荣获优秀组织个人奖。
我校参赛同学获奖名单
恭喜以上获奖的同学,
同时也感谢所有参赛同学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一起来欣赏本次大赛特等奖作品
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艺术重复
侯琼玲
文学院2021级硕士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由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改编自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影片以朴实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乡村少女魏敏芝担任水泉小学代课教师期间发生的故事,其中展现的教育关怀至今仍有现实价值。自1999年上映以来,《一个都不能少》斩获了包括意大利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19届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与最佳导演奖、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与优秀导演奖在内的国内外一众奖项。
《一个都不能少》对艺术重复手法的运用臻于化境,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包括声音语言重复、角色语言重复、叙事结构重复、物象重复等等,为影片增色不少。通过重复的艺术表现手法,故事情节得以层层推进,魏敏芝、张慧科、田村长、高老师等角色也渐趋饱满,有效地强化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重复之中寓变化
艺术重复并非还原式的重复,而要在重复中引入变量,重在凸显变化。基于此,观影者能够迅速地找到参照系,察觉影片叙事中的同与不同。《一个都不能少》追求“一种纪录片的逼真性”,总体上按时间叙事,呈现故事的方式朴实无华。若重复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不恰当,轻则流于乏味,重则将导致影片背离其所追求的真实感。因此,影片中的艺术重复往往会设置差异点,让故事更生动、更有趣。
《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擅长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初到水泉村时,魏敏芝总是背着自己的铺盖卷,不曾放下。铺盖卷同她本人重复出现在电影画面中,象征着她尚不明朗的处境。进入教室,她背着铺盖卷;跟高老师面谈,她背着铺盖卷;高老师找田村长协商时,站在一旁的她依旧背着铺盖卷。她清楚自己只有小学学历,年纪又小,老师不放心由她代课,所以她小心翼翼,随时准备着被送回家。直到高老师跟田村长协商无果、只好接受她时,铺盖卷才从魏敏芝的背上移到了高老师手里,并在随后稳置于教室课桌上。放下铺盖卷,也意味着魏敏芝放下了心里的石头,她将在水泉小学代一个月的课。
在电影里,机动车物象的重复出现也与魏敏芝的处境密切关联。魏敏芝第一次追车是为追问村长50块钱报酬的事。高老师下车耐心叮嘱,并承诺只要学生一个不少,就另外奖励她10块钱。魏敏芝得到承诺,放心回到学校。第二次是为了阻止明行光离开,但这回车没停下,班里的学生只剩27个。如果说明行光到了县里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体育才能,高老师会替她高兴,张慧科辍学则绝对是高老师不愿意看到的。在学生们的协助下,魏敏芝“混”上去市里的车,想把张慧科找回来,却在途中被赶了下来。她看看车的去向,又看看来路,随后果断走向市里。她从白天走到傍晚,终于有好心人愿意搭载她,很是窘迫。影片尾声,电视台派车送魏敏芝和张慧科回村,后面还跟着一车捐赠物资,很是风光,魏敏芝少见地久久微笑着。她不仅寻回了辍学学生,还为水泉小学筹得爱心捐款,最重要的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此外,魏敏芝行走的画面重复出现:离家来到水泉村,两度寻找张慧科,电视台门口徘徊……在行走中,魏敏芝动心忍性、坚韧不拔,以行走者的姿态留在了观影者心中。
重复之中显真情
电影艺术重复能够强化印象,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一个都不能少》尤其善于通过艺术重复表现人物情感。首先是配乐的重复。电影中9次配乐的旋律相同,但演奏的乐器、节奏和音量等都根据画面需要做出了相应调整。配乐出现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饱含情绪张力的情节。或感动、或欣喜、或悲伤、或凄凉的曲调在重复出现中得到渲染与深化,引发观众共鸣。
角色语言的重复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魏敏芝是个寡言少语的少女,在水泉村,她只在必要时候开口;到了市里,她的话被迫多了起来。为了省钱,她不肯坐车去电视台,只得反复询问路人“电视台怎么走啊?”虽然路程较远,但她重复问话仍不失耐心,再次展现出坚韧毅力与强大决心。当电视台接待员问到证件时,她什么都没有,只言简意赅地重复回答“没有”,声音越来越小,说到第6个“没有”的时候,脸上难掩失望之色。接待员不让她进,她执着地重复着“你就让我进去吧”,作无用挣扎。质朴的她在规定面前束手无策,只好站在门口,见到戴眼镜的男性便问“你是不是台长”。画面叠溶,时间流逝,她问了一遍、一遍又一遍,问到天黑,仍没遇到台长。但她不肯放弃,第二天继续来寻。魏敏芝的“一根筋”,其实是“愚公精神”,认准了一条理就坚持贯彻到底。这种精神哪怕移山填海也未必不可,令人敬佩。
重复之中见成长
电影里魏敏芝的成长是通过种种艺术重复呈现出来的。在种种艺术重复的交织作用下,魏敏芝的成长显而易见。
50块钱是魏敏芝来到水泉村的主要动机,这是她在水泉村代课一个月的工资。在影片前半部分,她十分看重这份报酬。由于与高老师之间的约定,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成了魏敏芝的底线,谁都不能触碰,哪怕是雇她来的田村长。但是,当张慧科辍学,魏敏芝竟然主动向村长提出预支工资,作为带回张慧科的往返车费。至此,个人利益让位于诚挚情感,其质朴与执着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粉笔作为一个重要的物象,同样见证着魏敏芝的成长。粉笔是教师传道授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极易损耗,高老师使用的时候格外珍惜。他郑重地拿出26根白粉笔,让魏敏芝一天抄一篇课文。此时魏敏芝并不理解高老师对粉笔的爱惜,只是按高老师的要求做事。直到班级发生了粉笔风波,魏敏芝听了张明献的日记,才意识到粉笔对于这所乡村小学有多么珍贵,转变由此发生。影片结尾,水泉小学得到社会人士捐助,拥有成堆的彩色粉笔,魏敏芝却舍不得用了。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她才允许自己和同学们每人写一个字。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张慧科多写两个字的请求,她没有如之前一般强硬施压,而是答应了他。一直把她当“魏聪芝姐姐”的张慧科,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下了“魏老师”。至此,她已经赢得班上所有学生的心,融入乡村教师的角色里了。
另外,“问题出现—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叙事结构在魏敏芝寻找张慧科过程中不断重复上演。在这个过程中,魏敏芝虽然个人想办法的能力不强,但由于她能听取他人意见,一系列情节得以顺利进行。“一根筋”的特点是她在整个影片中没有变化的特质,使得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不气馁、不退缩。
尽管这部电影尽可能地通过采用非职业演员、即兴表演、纪录片拍摄方法等强调电影的真实感,让我们一窥乡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启发我们关注基础教育问题;但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仍然是虚构的,并且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在这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里,张慧科市区流浪的结果令人失望——他竟然将城里的好处归为可以白吃白拿。当然了,张慧科的认知虽然不太“正确”,却很能引人深思,启发人们思考教育的意义何在。不过正如影片结尾,水泉小学成了“水泉希望小学”,谁又能拒绝“希望”的魅力呢?
暨大图书馆微信服务号
书香暨南 悦享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全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