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濮存昕是怎么吐槽国内剧院的

2016-02-06 风之我神 戏剧侠

在国内看剧,有时候想想,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情……


大多数人在上大学或者工作之前,都没看过戏,没能从小就感受到舞台艺术的美好。入了坑以后才发现,和国外相比,票价那么贵,还经常看到烂戏。而且内地除了北京上海,大多数城市的戏很少,观众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所以昨天看到这篇,作为一个观众,感慨良多……有话语权的人能够想到普通观众,并为之争取其应有的权利,真是太难得了。

看完后,如果你觉得濮存昕说的对,请转发。


(图片为濮存昕在《万尼亚舅舅》中的剧照,来自Wangs摄影)


濮存昕:豪华剧院为谁而建

作者:口述:濮存昕(北京人艺常务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采访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张英

发自:北京 2008-09-04 10:00:00来源:南方周末


■名人谈民生

著名演员濮存昕批评,各大城市的剧院越建越豪华,其设计却常不为普通观众考虑,只在乎“文化地标”的外形。他认为剧院应回归到它本身,最普通的民众也应有权到剧院去观赏艺术。

“豪华为本”还是“观众为本”
这些外观奇特、造型新颖的大剧院,投资巨大,装修豪华,却不是演出的最佳场所

作为一名话剧演员,我一直觉得,好剧院非常重要。

我们北京人艺的剧场,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盖起来的。

当时的剧院设计要求: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要能看清舞台上演员的面部表情;每一个座位的斜度要随着分布区域及与舞台的距离而有所变化;任何一个角落的观众必须能清晰地听见舞台上发出的声音,特别是耳语、倒水声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让所有的观众能够欣赏到高质量的演出。

现在还有谁在设计剧院的时候这样做?

现在到新世纪,国家大剧院出来了,上海大剧院、杭州大剧院等等全国几十个新修的大剧院都出来了,按说我们是什么好剧院都有了,可是这些外观奇特、造型新颖的大剧院,这些城市文化地标,投资巨大,装修豪华,却不是演出的最佳场所。

就说说梅兰芳大戏院吧,它的剧场分为三层,第一层观众得仰着头看戏;第二层最合适观看,还设了5个包厢;第三层高空俯视看戏。但这个剧场的设计者还能够在两侧的墙体边设一些座位搞了个四层。我相信,剧场有一层足够了,我不相信二层是最佳看戏的位置。

再比如国家大剧院,那么豪华,外面停车场很大,中央大厅很大,供观众休息的地方太小了,早到的观众只能坐在台阶上。而且剧院里的空间那么大,卫生间却非常狭小。进剧场,舞台空间非常大,台下的座位距离非常紧迫,很不舒服。


而且你相信吗?它的剧场VIP二层居然和舞台没有通道。我们演出结束后,首长接见我们演员,我们只好带着妆穿着戏服,逆着观众去见首长,太费劲了。

再比如音乐池,在演没有乐队的剧种的时候,比如话剧,前排的观众,是看不着演员脚面的。戏曲表演的演出,特别重视手眼身法步,你正面看不到脚面,要侧过来才能看。如果这个舞台能够沉一点,让观众席有最佳的角度就好了。

国家大剧院一层看戏间距还算舒服,到三层就跟壁虎一样看戏了,看一场戏下来,累死了。

现在很多剧院的剧场演歌剧合适,演戏剧太大了,大了以后,一些静态、细致的东西不太容易传出去。真正演戏剧的剧场,我觉得观众应该在一千人以下。超过一千,我们就对不起坐得远的观众。

观众是戏剧的终极。只有观众最终的参与,和我们一起创造,戏剧才完成了。观众怎么看这台戏剧,观众坐在什么角度上看,怎么样能够看戏最舒服,这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的设计是只为中间、正中的观众服务的,边上的观众就有损失,如果二层和一层间距高了,观众就只能俯看,感受就会损失很多。舞台离观众距离太远,就影响不了观众。


(图片来自Dr.Ray,是某剧场的真实座位视野图,也是醉了……很多剧场二三楼都很陡,就不说演出时只能看到演员头顶了,观众从台阶上摔倒都见过好几次)


普通民众也应享用公共剧院
他们没有心思做重要的内部工作,把精力都花在剧院的外形上,把剧院当作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我们建新的剧场或改建剧场的一个标准应该是什么?第一是专业性:一个剧场功能除了专业化、现代化,应该非常实用;第二应该从观众的角度去体会这个剧院,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去体会剧院的后半部。这种体验,是建设者和设计者必须完成的。

但从许多现在建成的大剧院来看,显然业主和建设者、设计者都没有为观众和演员这样做。不管是我们的地方领导,还是负责的文化官员,他们没有心思做重要的内部工作,把精力都花在剧院的外形上,把剧院当作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和那些商用的高楼大厦一样,就是个普通的城市地标。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从国家到各省市到地市,现在都在建设自己的大剧院,投入资金越来越大。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投资是26亿;重庆大剧院投资15亿;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投资11.4亿;广州歌剧院投资10亿;武汉琴台大剧院投资10亿;杭州大剧院投资9亿;河南艺术中心投资9亿;连地级市的宁波大剧院也投资6.19亿;广东东莞大剧院投资6亿。

我很担心,这些豪华的剧院,它是为谁建的?它们能够有那么多的演出吗?显然不可能。谁是它的主人?我知道它们的命运大部分将是终日闭户。我期待着它们的管理方能够为观众着想,提供好的服务,让它真正打开大门,让每个普通老百姓走进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最后插播几条新闻:

一、濮存昕:我从2003年之后每年都会有上百场的话剧演出,我不拍电视剧也不拍电影了,就是坚持做话剧……

二、50岁时,濮存昕被任命为人艺第一副院长,为了尽责,他接受了任命,但是他还是更热爱舞台:“新办公室、奥迪车,如同囚笼一般。”排演《北街南院》时,他干脆骑车递交了辞呈,这才“找回了演出状态”。不求名利,使得他更得人心。在舞台上和荧屏上的卓越演技,也使得他更能以“艺”服人。

三、2015年,62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被选为新一届的剧协主席,成为田汉、曹禺、李默然、尚长荣之后的第五位剧协主席,也是中国剧协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京剧大家尚长荣卸任并当选名誉主席。



(P.S.濮存昕主演的话剧《李白》最近在深圳、厦门演出,一是濮存昕巡演比较少,多在北京演出,二是这个戏本人很喜欢,戏里的月亮也很好看,所以自来水推荐一下~

百度百科说:《李白》是北京人艺经典话剧,是剧作家郭启宏创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李白》1991年在首都剧场上演。于是之曾亲自对剧本进行删改,濮存昕的父亲苏民执导,38岁的濮存昕出演李白,凭借该剧一举奠定了他在舞台上实力派演员的地位,并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该剧一炮而红,共揽获 5 项文华大奖;该剧的成功坚定地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被北京人艺纳为经典保留剧目之一。2007年,与《茶馆》等32部话剧成功入选中国“百年经典”话剧之列。)


原文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16780,点击文章左下角也可以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