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赶在禁播前说两句:《隐秘的角落》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渡十娘all 渡十娘 2020-09-17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Sunny

编辑|渡十娘 Eric.T


 


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这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爱奇艺网剧《隐秘的角落》海报上的话。其实不是孩子容易“保守秘密”,而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集体陷入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网飞的一部神剧“纸房子”:一个高智商的犯罪者,为主持“正义”劫持了银行、印钞厂……犯下了一系列的惊天大案。他自己在外面遥控,由七名戴着面具的劫持者实施抢劫。结果:怀孕的人质竟然爱上了劫持者,第二季里他们的身份已经是夫妻,那个孩子也成了他们共同抚养的“爱的结晶”。

 

拍得很好看。有大片的一切要素:智商高于观众的编剧,让人目不转睛的演技在线,激烈的场面充满感官刺激。不知不觉,连离异单身的女警长都爱上了“教授”。你脑洞有多大,才能想象得出到了下一季女警长已经是同伙了。幸好西班牙没有审查制度,否则这样“污蔑”我JC,恐怕早就要被嚓嚓了。

 



但国产网剧《隐秘的角落》在审查可以通过的范围内已经非常了不起地把人性的种种一层一层展开来:不得不说,秦昊的表演可圈可点。让你一边惊愕于这个高智商的男人能够那么冷静地一个一个杀人;但另外一面,他又站在课堂上借数学家笛卡尔的浪漫故事给孩子们讲“童话和现实你到底信哪个?”。

 

秦昊饰演的杀人狂魔张东升白天却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数学老师


他问孩子们: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为特别不愿意失去的东西然后去做错事?

是啊,这就是人生:你特别不愿意失去,所以你一错再错。张东升是,朱朝阳也是。论智商和能力,他们本都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佼佼者,但命运却将他们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犯罪者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这真的是国产剧审查制度下非常了不起的人设了,虽然一再强调是少年宫的非事业编制的代课老师),所以他首先在形象上已经占据了制高点;加上他始终没有要加害孩子们的意思,慢慢地,连观众都在替他着急:快点吧快点吧,让生活赶快恢复原状吧。

 


但不行。先是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的将岳父母推下悬崖的事情被孩子们无意中录了下来;紧接着又窥见妻子出轨,面对她决绝地离家出走要离婚,张老师用一粒胶囊药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让妻子溺亡在了经常游泳的海边;而另外一条线索则是朱朝阳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的意外坠楼……生活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开着玩笑:明明都想要尽快结束,却被推得越来越远;直到有犯罪前科的朱晶晶的舅舅出现,一家人走向地狱之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摆于眼前。

 

而之所以还能接二连三地得逞,并且越走越远,是因为孩子们一直“保守秘密”。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老人死了不能复生,但如果能因此向张老师要到(都不好说“勒索”这个词)三十万给五岁的欣欣治病,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逻辑一开始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看着看着,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直到“张叔叔”那一集。孩子们已经没有办法憎恨这个对自己充满关怀和善意的“杀人犯”:他们不仅感激张东升为了筹措这三十万不惜被高利贷者追打;而且亲眼目睹张老师为了救自己杀了“坏人”,最后本来要去救欣欣的两个孩子因为台风被滞留而无家可归时,他们竟然敲开了“张叔叔”家的门。

 

当孩子们在麦当劳热情地招呼张叔叔“一起坐”时 ,我们才猛然发现: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爱”上了罪犯。所以他们商讨要把复制的卡扔掉,让这件事彻底过去。(本来打算拿到钱后还是要举报要“伸张正义”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种种跃然屏上。

 


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这段说明: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


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


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


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


此综合征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很显然,在《隐秘的角落》里,孩子们不同程度地对张东升产生了崇拜、依恋、甚至无意中一次次帮他逃避法律的制裁。一度连作为观众的我都觉得有点入戏,特别站在张东升的角度上愿意“让事情早点过去”。直到“三只小鸡”的故事在那一集的片头出现,我们才知道:罪犯就是罪犯,就如狐狸总是要吃鸡的一样。当然,大约是一直做老师的缘故吧,张东升最后对孩子们还是动了恻隐之心的。否则,依照他的残忍,他们不可能全身而退。

  


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仅是在“犯罪现场”产生,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受家暴之后离不开;比如孩子被老师体罚却不会记恨等等。前一段时间跳楼女孩缪缪的班级家长群里那些“老师没错”的点赞,恐怕其中有碍于面子随声附和的、有害怕被老师日后报复的、有价值观上赞同体罚的,但一定也有对施暴者(语言或者肢体施暴)因为曾经的一丝温存或者小恩小惠而产生感激的。


如果你的家里有学龄儿童,千万别小看这个问题:我就曾经发现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一直骂他的语文老师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就彻底改变了对老师语言暴力的负面感受。久而久之,责骂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一种认知:仿佛挨骂才是常态,老师偶尔有所善意就变成了恩惠。孩子一旦产生这样的心态,他在未来的路上可能对于任何强加于他的不公平甚至暴力行为,只要对方有所正面表示就会完全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开脱,甚至会纵容暴力和犯罪。而更多的,长大后一辈子都会有被暴力或强权控制的“习惯”:只要强权者稍微有点“甜头”就会感激涕零。

 


《隐秘的角落》之所以火爆,恐怕就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小到朱朝阳的同学,张东升的岳父母,景区马主任等,不多的镜头,刻画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形象。而所有这些人,都离不开张东升所诅咒的:我要你们以后像我一样活着!

 

是的!作者给两个男主起名张东升,朱朝阳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无论东升还是朝阳,太阳底下总会有阴影。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后同样遭受与我们一样的“不快乐”,那么,保护好他们的童年拥有健康的心灵则是最关键的。

 

正如片尾的字幕:“愿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这,应该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师长甚至每一个掌握着各种“强权”的成年人应该恪守的道德底线。

 

 


锁定渡十娘,回复“隐秘的角落”获得最新视频




不要错过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


昨日更新:

热门文章:

十娘专栏: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Sunny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