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最先拿到去年30万亿元的“新钱”?

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财主家的余粮 2023-05-26
前面的文章:
31万亿元的“新钱”,都去了谁的账户上?
         
主要是从存款的角度,分析了31万亿元“新钱”,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现在在谁的账户上,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今天再来看看,到底是谁,最先拿到了这些“新钱”的。

毕竟,央行的新增货币,不可能直接印发下去,成为了某些人的存款……
         
正式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位学术型高级官员,因为正是他的学术贡献,“贷款创造存款(Loan Creates Deposit,LCD)”的理论,才在中国金融界变得广为人知,而在以前,人们都还普遍相信,是存款创造了贷款,然后通过货币乘数,形成了广义货币。
         
这位官员,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原司长孙国峰,他有关LCD的学术文章,发表在2019年的《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上。
         
在该学术文章中,孙国峰谈到,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银行从储户吸收存款,并用于放贷和投资,这是一种实物货币观点,认为存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资金”,银行是资金的中介机构,银行体系通过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的循环,来创造货币。
         
但实际上,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之下,从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的角度,观察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就会发现事实根本不是传统理论说的那样,而恰恰是反过来的。
         
复式记账法下,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虽然同时、同向变化,但从逻辑顺序上观察,“先有资产,后有负债;先有贷款,后有存款”是确定无疑的——因为,金融机构的资产,恰恰就是其发放的信贷!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观察,只要市场上有贷款需求,在自身没有额外储蓄的情况下,理论来说,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凭空发放一笔贷款”,然后把该贷款记为自身资产,资产负债表规模随之增加,当这些贷款,进入经济体中流通,就形成了广义货币统计中的各种存款。
         
从中央银行角度观察,只要商业银行有良好的信贷资产,他就可以拿过来质押,央行也凭空创造一笔“再贷款”,发放给商业银行,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由此,商业银行的贷款创造存款、贷款创造再贷款、存款创造货币的链条,终于完成。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会受到中央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约束:清算制约、现金制约和法定准备金制约,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发放信贷,但这个问题,并不影响贷款创造存款、创造货币的顺序。
         
孙国峰本人强调,贷款创造存款这种理论,当前主要适用于中国的货币创造。

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只有中国的基础货币,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信贷资产的“再贷款”,相比之下,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基础货币创造,基本都是来源于国债。
         
当然,如果广义来说,国债本身,就是政府的借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信用货币体系之下,先有借贷、后有货币,借贷创造货币,这个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好了,前面扯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说明,2022年,我们货币统计体系中31万亿的“新钱”,并不是中央银行直接印了发给某些人的,而基本上都是通过借贷所创造出来的。
         
要搞清楚谁先拿到这31万亿元的“新钱”,谁拿到的最多,其实就是要搞清楚,谁在2022年的借贷增加得最多,那才是央妈的“真爱”。

相比之下,“31万亿元的“新钱”,都去了谁的账户上?”一文存款统计的账户中所体现出来的“新增”,只是“新钱”的最后流向而已。
         
在过去的一年中,谁从金融机构得到的借贷最多,这个数据,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从大的类别上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信贷,包括了住户贷款、企(事)业单位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境外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黄金占款、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这9类,而其中的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又被进一步细分成了多个类别。

下面的两个表格,就分别就是2022年1-6月和2023年1-3月的信贷数据。
表格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表格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与前一篇文章一样,在分类上我们一竿子插到底,将金融机构为整个社会所提供融资分为16个类别,逐个对比其2023年3月份相比2022年3月份、2021年3月份的变化,从而统计出来,谁信贷额度增加得最多,就是谁拿到了最多的新钱(见下表)。
注1:本表格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单位均为“亿元”;
注2:表中“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是指居民购房贷款;
注3: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贷款公司等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根据这个表格,在2023年共计327万亿元的人民币信贷额度中,企(事)业单位的中长期贷款、债券投资、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居民房贷)、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和股权投资这块儿,都属于传统融资的“大户”,基本都接近或超过20万亿元。
         
不过,新增贷款的额度(2022年-2023年),并不是这个顺序。

2022-2023年,人民币信贷新增32.7万亿元,比统计出来的广义货币增加额度还要多,而新增贷款最多的是“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其额度增加了13.8万亿元。此外,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增加幅度位居第三,增加3.9万亿元;如果再加上票据融资的话,企(事)业在2022-2023年相当于直接得到了近20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额度。
         
这就明白了,过去一年最先得到“新钱”最多的,就是各种企事业单位,但这个条目,央妈也没有进一步细分,所以我们也知道,到底是哪些企业、哪些事业单位得到了更多的新钱。
         
在信贷融资额度方面位居第二的,是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该额度新增7.5万亿元——这个新增的债券融资,主要也是企(事)业单位(当然也包括一部分金融机构)拿到了。另外,还有股权及其他投资新增1.23万亿元,理论上说,应该也是被企事业单位拿到了。
         
就这么简单计算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过去一年新增的32.7万亿元信贷,绝大部分(超过28万亿元)都是被企(事)业单位拿走了。
         
在中国,你可以想象,都是什么样的“企事业单位”,能够得到这28万亿元新增信贷的大头——很显然,都是以央企国企为主,基本上没民营企业什么事儿,特别是,7.5万亿元债券融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大多都是被地方政府相关的城投公司拿走了。
         
其他在2022年信贷额度增加超过1万亿元的条目,主要是居民贷款这块儿。
         
比较有趣的是,2021年还是新增贷款大户的房贷,2022年直接缩水为2021年的1/4,这就是说,以往热衷于通过购房贷款从银行体系中得到“新钱”的居民部门,2022年忽然对“新钱”失去了兴趣。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暂时看不到房价上涨的预期了,所以也就不愿意增加贷款来买房了。

把贷款数据,与“31万亿元的“新钱”,都去了谁的账户上?”一文的存款数据,做一个对比,再结合贷款创造存款(LCD)的理论,我们马上就能明白:         
我们的金融体系,在2022年将绝大部分“新钱”(超过28万亿元),以信贷的方式给了各种企(事)业单位,然后,企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把这些钱留存在自己的账户里,而是把几乎所有的“新钱”,很快转移到了居民账户那里,然后变成了广义货币。
         
就这样,通过对人民银行信贷收支表的详细分析,你就应该已经明白,31万亿元的新增货币,到底是怎么“印”出来的,然后又怎么进入居民的账户,然后又变成统计中的“广义货币”。
         
实际上,这也正是中国过去这么多年最主要的货币创造、流通路径:
“新钱”(信贷)发放到企事业单位→转化成居民部门的新增存款(货币)。
         
通过这篇文章,你也能明白,孙国峰的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是如何在我们中国的金融体系中稳定而有效运行的。
         
文章最后,贴一篇去年今日的“旧闻”。
         
-------------
扫描二维码,加入路财主的圈子。
小助手微信防失联(LCZxiaozhusho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