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蒙名迹《涤砚图》重磅亮相中国嘉德,国际研讨会将同期登场

中国嘉德 在艺App
2024-08-31


王蒙《涤砚图》首发视频


 

元代王蒙名迹《涤砚图》将重磅亮相本季中国嘉德秋拍。这是两岸公立博物馆以外,所见唯一可流通,《石渠宝笈》著录王蒙立轴珍品。

10月31日,“涤砚”元代王蒙作品国际研讨会将在京召开。研讨会邀请海内外相关书画鉴定家、研究学者与会,聚焦这件元代名迹的学术价值及其意义。

王蒙(1308-1385年)

涤砚图

立轴  纸本设色

65×34.75cm

题识:涤研图。叔明为嵕山作。

钤 印:王蒙印

乾隆皇帝(1711-1799)题本幅:临池静课余,洗研命僮胥。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纵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乾隆丙寅(1746年)春正御题。

徐邦达(1911-2012)于原大图片边跋:王叔明此图曾入清乾隆内府,载于石渠宝笈续编,但早已流出在外,今藏香港某氏,闻近又去美。此图画笔清逸老苍,尖而不纤,似率而实,非草草,可重也。上款嵕山,为余谦,号按谦,池阳人(安徽贵池),工书古隶。元至顺三年,曾官翰林应奉。后至元元年又提举江浙,小传见书史汇要等书。叔明为作此轴,当在元末,应是中岁之笔。徐邦达。

《石渠宝笈续编》对《涤砚图》所作描述:

“宋纸本,纵二尺四分,横一尺七分。水墨画山桥茅屋,一人对瀑,童子临溪洗砚。款:涤砚图。(篆书)叔明为嵕山作。钤印一:王蒙印。御题行书(略)。左方缥绫,董其昌跋:王叔明涤砚图,绝似所临北苑寒林钟馗图,盖俱从王右丞得笔,真奇品也!其昌观。钤印一:董其昌。鉴藏宝玺(略),收传印记(略)。(谨按嵕山乃余谦字,池阳人。官江浙儒学提举。善草隶,见《书史会要》。)”

鉴藏印:

乾隆皇帝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淳化轩图书珍秘宝、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太上皇帝、清玩、朗润、几暇怡情

其它:小溪子、□敬、子招、□阳居士、王□中、润卿、棠村审定、蕉林,又二印不可辨

现代: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仕勋心赏


出版/著录:

1. 《石渠宝笈续篇·淳化轩》,《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324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2. (清)阮元著撰《石渠随笔》卷四。

3. (美)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第58-59页,1933年。

4. 《清宫珍秘别藏图录》第76-79页,台北倦勤斋艺术有限公司,1999年7月。

5. 《山水传统技法解析》第10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

6. 台北《典藏艺术》杂志第八十二期第146页,1999年7月。

7.《典藏艺术》杂志第八十一期,1999年6月。

8. 《台北新朝艺术》第十一期第88页,1999年8月。

9. 美国《世界周刊》第九九五期第22页,世界日报,2007年4月13日。

10. 刘金库著《南画北渡:清代书画鉴藏中心研究》,“棠村(梁清标)藏品辑佚目录”,第413页,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11. 刘金库著《南画北渡:清代书画鉴藏中心研究》,“棠村(梁清标)藏品辑佚目录”,第29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12. 《名家谈收藏“经验编”(下集)》第90页,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7月。

13.《徐邦达审定中国古代书画精品选集(一)》第12-13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7月。

14.《雅集》第52-53页,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主办,2011年第2期。

15.《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8-9页,2012年9月10日。

16. 曹鹏著《徐邦达说书画》第19页、61页,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

17. 萧平著《奇峰相映两画僧——涤砚草堂珍藏八大山人石涛作品欣赏》,2012年12月。

18. 《徐邦达集九——古书画过眼要录》故宫博物院编,第129页,146-147页,故宫出版社,2015年7月。

 

展览:

1. “清宫珍秘别藏特展” 台北倦勤斋 1999年7月

2. “早期中国山水画-多种流派与风格的源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2004年6月-12月

3. “The Yuan Revolution:Art and Dynastic Change”元代艺术和革命2010年8月21日-2011年1月9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研讨会:

1.“元四家不同的绘画样式”萧平,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翰墨荟萃——图像与艺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 年11月4日上海博物馆。

2.“美国公私收藏宋元书画举要”张子宁,2017 年6月4日,旧金山湾区石氏基金会。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初著名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外孙,诗文书画尽得外家法度,尤以山水知名,纵逸多姿。挥洒自如,又出外家格外,与黄公望、吴镇、倪瓒齐名,并称为“元季四大家”,明、清以来,被尊为画家楷模,极受称颂。


《涤砚图》为王蒙名迹。画中茅屋临溪,杂树掩映,有小桥通向对岸。隔溪高岩巨石,飞瀑相重,隐隐露出寺观。其后层层嵕岭,白云缭绕,茅屋外一总角童子于溪边涤砚;屋中一人独坐,开轩面流,若乎在静听着流水淙淙声音,观赏着云飞瀑溅,意境幽远。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此作是王蒙为“嵕山”创作的一幅墨笔山水画。“嵕山”是余谦的字,池阳(今天津市蓟县)人,曾官浙江提举,善篆书(徐邦达先生考证)。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此作经梁清标之后进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淳化轩”中。乾隆皇帝(1711-1799)题本幅:临池静课余,洗研命僮胥。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纵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乾隆丙寅(1746年)春正御题。这是两岸公立博物馆以外,所见唯一可流通,《石渠宝笈》著录王蒙立轴珍品。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乾隆御题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淳化轩图书珍秘宝

知名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者、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专文指出:王蒙的山水画作品,有多种面貌,其差异主要在用笔用墨和不同皴法上。《葛稚川移居图》(故宫博物院藏),山石略带斧劈皴擦,不作一苔点,似有李成、郭熙遗意。《青卞隐居图》(上海博物馆藏),勾皴与披麻相结合;干墨与湿墨同时并用,挥洒放纵,极尽能事。《夏日山居图》(故宫博物院藏)以披麻皴为主,夹带解索皴,沉静浑厚,多取法于巨然。《太白山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浓墨重笔,用短笔解索皴并加以荷叶皴法,苔点满纸,似乎是在董源、范宽点法基础加以变体抒张。


曾在苏州见顾氏旧藏另本《葛稚川移居图》(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中),以浓墨干笔长解索皴法写山石,散毫枯笔点苔,极其苍劲简老,可能是他晚年的作品。


而此幅《涤砚图》在笔法墨法上介乎《太白山图》与另本《葛稚川移居图》之间。近处溪岸勾皴略带斧劈,是常用手法,溪对岸巨石,以长线条勾出轮廓略加纹理,进一步发展即成长解索皴。远处山峰,用淡墨干笔皴擦之后,再用浓墨枯笔点苔,似乎用的是一种秃笔散毫。整幅笔法苍劲、不拘成法,随心所欲。作者未注明创作时间,据此估计应属他中晚年时期的一件精心杰作。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近处溪岸的描绘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局部)

远处山峰的描绘


2023年10月31日,中国嘉德与在艺将在京联合主办“涤砚”元代王蒙作品国际研讨会,将邀请海内外相关书画鉴定家、研究学者与会。围绕海内外王蒙绘画的公私收藏与研究、王蒙《涤砚图》的鉴定与流传、从《涤砚图》看王蒙绘画的成就与影响及《涤砚图》在中国文物拍卖史上的地位与意义等多项议题展开,敬请关注。

王蒙(1308-1385年)涤砚图



-END-

图片信息来源丨中国嘉德

©️禁二改丨盗用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今日份视频号



往期文章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艺Ap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