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艺访谈丨王诚:要用心、用力、用情办医院
医疗工艺访谈
王诚
要用心、用力、用情办医院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是我国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运营市属公立综合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直属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名医院项目,且在2021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称号。医院服务高度人性化,始终把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放在第一位。
作为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的医院管理者——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党委书记王诚从医院的前期到工艺,再到设计、建设、运营服务,整过医院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做的?就这个问题筑医台融媒体对其进行了专访。
受访专家
简介
//// 王诚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萨米国际医疗中心)
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
湖北武汉人,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坪山区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医学院),1996年于该校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其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9年6月调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4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晋升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二支部党支部书记。2016年6月受组织委派赴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筹备组组长,现任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2021年2月荣获深圳市坪山区“聚龙名医”称号。
01
“用心用情”做医疗工艺
Q
说说深圳市医疗工艺专委会当时成立的背景,以及目前在做的工作?
王诚:与其他医学会相同,深圳市医学会也有各专科的专委会,但蔡志明会长非常重视跨界人才的培养与跨界学科的发展。“医疗工艺”涵盖范畴很广,它包括建筑、家具、装饰、流程等方方面面与医疗的结合。
现阶段,很多建筑设计直接用在医院上,给人感觉并“不好用”,所以我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进,但是改进方面像家具、流程又会受制于建筑本身。疫情之后,工艺流程更注重节污分流,更多地考虑流线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是否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因此,希望能在医院建设初期就考虑医疗工艺,从而让医院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我做了30多年的医生,走访全世界的很多国家,对很多患者的苦衷感同身受,他们需要被尊重和倾听。医疗工艺需要注入人文因素,要有人文关怀。像儿科这样的空间,不只需要卡通,更需要表达对儿童的友好,顺应孩子的天性。
像洗手间这样的空间,设置台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坐轮椅的使用者的需求,而设置蹲厕的时候也要考虑老年和骨折使用者的便利问题。而洗手间的设计不仅考虑这些,还要有男女卫生间比例,第三卫生间的设置等。因此,要“用心用情”地去做医疗工艺,尊重患者和其他使用者的需求,这些是我们要研究和需要关注的方向。
Q
医疗工艺应该前置到什么阶段?
王诚:我认为应该前置到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设计刚开始介入的阶段。新建一家医院,有很多需要考虑的方面,像项目周边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还有周边的消费层次,因为除了关注疾病的治疗,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养生。同时要考虑医院的定位,是聚焦综合医疗服务还是专科?所以医疗工艺要尽快介入。
在设计阶段医疗工艺更重要,包括医院的外部流线、交通流线,在院内减少无效和无序的流线交叉,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让使用者少受“折刀式”的折腾(患者到医院后先排队挂号,之后排队就诊,接着有排队交费,后排队去检查,又回到医生诊室再次排队……这个过程不断在折刀),将流程理顺,进行一体化设计,一次性结算。
02
从医生到筹备组长,再到医院管理者
Q
从医学服务到建筑建造把控,您是怎样进行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医院的工艺流程实践的?
王诚:从事医疗工作26年后,我被组织选派到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担任筹备组组长。当时满眼是施工的工地和随处可见的篱笆,而一年半过后,我们把医院建好了,对外试营业。
从筹备组组长到现在的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优化患者就医流程、让患者少跑路,这也是我希望能在深圳市医学会的支持下牵头成立医疗工艺专委会的初衷。
希望推广更多经验、制定更多行业标准,得到更多的咨询意见,而且这些意见能更加人性化地为患者服务。收集患者的意见与需求,这些意见有多人的倾向性意见和个别性的意见。个别性的意见虽然不是大众潮流,而且排他,但却是合理的。这种意见,类似妈妈抱着孩子、爸爸带着5岁的女儿或者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如何去洗手间?这种情况如何解决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从建筑到BIM设计,再到家具配置,全程考虑为患者服务。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每个不同场景,配置了不同风格的家具,让身处之中的人们平静下来。医疗工艺研究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没有极致,永无止境。
03
使用需求转化成建筑功能设置
Q
医院使用的需求如何改变了建筑的功能设置,请您结合实践说说?
王诚:深圳萨米医疗中心是以神经专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开颅手术,一种是通过血管介入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只是精通其中的一种方法,很少有两种都非常擅长的,如果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脑出血等突发状况,就要马上转手术室做开颅手术,这种转手术室往往是从一栋楼转到另外一栋楼,这中间耗费很长时间,而且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风险。
这种情况下,医院就要建设复合手术室,在这样的空间中,患者就不用再动了,而是医生、护士和设备移动,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萨米的复合手术室有核磁共振、DSA、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等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大型设备之间,尤其是不同厂家的大型设备之间如何兼容并进行信息交换,这也在考虑的范畴之中。建设过程中,我们顶住疫情的巨大压力,不分昼夜地开会研究、讨论,同时也走出去学习,学习如何建设这样的医院,最后打破各方面的壁垒,把医院建立起来。
当然建好后,回头看还是有很多不足,但建筑总是遗憾的艺术,总体来说服务患者的核心功能都做得很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我选择将我们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以后的医院就会建得更好。
04
人工智能与人文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Q
医疗工艺细分领域未来医院将会如何发展?
王诚:未来医疗工艺发展有两个方向,且这两个方向是交互的。一是人工智能和智慧病房,一点点的技术革新,就会让患者、医护人员获益。二是人文,人文关怀和温度也非常重要。医疗不是冷冰冰的,我们要带着温度与技术去服务患者,让其感受到社会和医院的温情。同时人文关怀要避免单向思维,从受众角度出发,满足使用者需求,为其服务。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要用心、用力、用情办医院。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2024年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建设安宁疗护病房。医疗技术无法再提供更多服务的情况下,如何让患者舒适、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安宁疗护除了需要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也需要医疗工艺的配合。
很多临终的老人,个人卫生等各方面都不能在有尊严的情况下得到护理。为了让老人舒适地做好个人卫生,萨米的安宁疗护病房有医务人员为这些临终患者洗热水澡,且是在床上洗。这时医疗工艺需要思考的是设置的冲凉房门的宽度要多大才能保证床的进出,房间的温度如何维持适中。不仅是房间的实质温度,空间设计也要考虑温度:像文化、理念的传递等。
所谓人生四道就是:道歉、道谢、道爱、道别,帮助患者做好人生四道,让他安详地离开。临终舒适化治疗,减少疼痛,这就是人性。我们需要将临终关怀职业化,需要社会共同努力。这是我们的方向,也希望更多的人支持与参与。
医疗工艺在未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是我们要聚焦到某一个点把它做好。
重磅邀请
想进一步与受访嘉宾探讨未来医疗工艺发展方向,深度考察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发展亮点,欢迎报名3月30日“美好医院设计融合创新与改扩建提升专题论坛”。
欢迎加入HCD医养设计读者群!
往期回顾
加拿大多伦多成瘾及精神健康中心:精神卫生建设发展的未来
美学、人文、城市与社会:美国AIA/AAH年度医疗健康设计奖
稿件征集
筑作
栏目征稿 solicit contributions
征稿内容
国外近3年内获奖或者建成的优秀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作品
项目描述1000-3000字,设计图(平立剖)3-5张,效果图或者实景图(1MB以上)10张
发布渠道&截止时间
HCD医养设计公众号、筑医台官网、筑医台APP
长期征稿
联系方式
侯老师:15811281730(同微信)
投稿邮箱:houliping@zhuyitai.com
关于《HCD医养设计》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