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语易解】7.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临清 玩易斋 2021-10-07


7.2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学的东西默记在心,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困倦。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注释】

1)《朱注》:“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2《集解》引引宦懋庸《论语稽》曰:“此盖当时不知圣人,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故夫子言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耳,此外亦何有于我哉。”

 

【解读】

这三件事情,均为“夫子自道”,看似简单,其实很了不起。康有为说:“性命之本,明德之灵,天人之际,不可以语言文字著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神而明之,默而存之,独证独悟,灵明自得。既已得之已,则服膺而不厌,教人则无类而不倦。”其中“成性,道义之门”和“神而明之,默而存之”句,均出自《周易·系辞上》;以此解释“默而识之”,甚妙。又《孟子·公孙丑上》云:“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可见按子贡或孟子之理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已达圣人之境矣。盖“学而不厌”即“自强不息”之谓也,“诲人不倦”即“化成天下”之谓也,此均以“默而识之”为前提,此三者能“有于我”,则超凡入圣无疑也。


(长按二维码,关注玩易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