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语易解】15.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孙福万 玩易斋 2021-10-07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责求自己,小人责求别人。”

 

【注释】

1)《集解》:“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2)《朱注》引杨时曰:“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

3)宦懋庸《论语稽》曰:“求字当兼何氏、杨氏二义。行者不得而反求诸己,则其责己也必严;违道干誉而望人之知己,则其责人也必甚。其始不过求己求人一念之别,其终遂至君子小人品汇之殊,人不慎之于所求哉!”

 

【解读】

本章“求”字,以宦懋庸的解释为的当,即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求以及责备两种涵义,而这两者当然又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知道,儒家是“为己”之学,特别强调“外王”应以“内圣”为基础。比如《大学》有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前五条可以说都讲的是“求诸己”的功夫,亦即“内圣”的功夫。又《大学》云:“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中庸》云:“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而小人唯“违道干誉”是求,做得就相反了。


在这一点上,《周易》和《论语》也是一致的。比如乾卦《大象》明确讲“君子以自强不息”,蹇卦《大象》则强调“君子以反身修德”,这就和本章“求”的两种涵义正好对应。另谦卦上六有云“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杨时释之曰:“君子行有不得,则反求诸己,故曰‘利用行师,征邑国’也。‘邑国’,私于己者也。‘征邑国’,自治也。不用刚克而能胜己之私者,未之有也。”(转引自《周易折中》)李光地则云:“上言鸣谦者,德之纯也,顺之极也。谦德之盛如此,可以行师矣。然道先自治而后治人,故用师唯征其邑国。盖始终自修,不务于远之意。”(《周易观彖》)此均可与本章互参。

(长按二维码,关注玩易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