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谈“鱼”色变?不如一起来聊聊这些水果……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后,很多人终于分清了“三文鱼”不是“三纹鱼”。那么小编再考考大家,请问是“芒果”还是“杧果”?是“榴莲”还是“榴梿”?是“杨桃”还是“洋桃”?
原来这几种水果名都存在首选词和次选词。“首选词”是个什么概念?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说人家是根正苗红的正规军,是“正宫”,是推荐词形,拥有被独立释义的权利,而“次选词”,通常是异形词,没有独立释义。
敲黑板画重点,《现代汉语词典》( 第5、6、7版)《汉语大词典》和《辞海》里,“杧果”才是首选词,其词条解释最后赫然写着“也作芒果”。而“芒果”的词条解释则为“同‘杧果’”,这地位高下立见。
虽然“芒果”是次选词,但架不住人家曝光率高,拥有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普遍认为,芒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英语写作“mango”,传入中国以后被译作“芒果”。有专家认为把“杧果”作为首选词,是因为“杧果”更能体现木本植物的特性。
传说,榴莲传入中国还要归功于郑和下西洋,当年的船员们偶然吃到榴莲后,久久不愿离去,故而将此水果命名为“榴莲”,取“流连忘返”之意。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啥熟悉的“榴莲”就成了“榴梿”呢?因为它也是木本植物,《现汉》自第6版开始,“榴梿”正式取代“榴莲”上位,成为首选词。
小编查了查资料,发现这应该是历史遗留问题。先来看看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对“杨桃”的描述和记载——“五敛子(“杨桃”的别称)出岭南及闽中,闽人呼为阳桃。”
清朝罗珊《阳桃》也有诗云:“岭表离支外,阳桃品最良。精原曾降日,名莫误称洋。”就是说“岭南除了荔枝是撩妹圣品,就数杨桃最好了,它吸收太阳精华,因而故名‘阳桃’,不要误称‘洋桃’哦”。
不过小编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发现,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卷二十五中也说:“羊桃,其种自大洋来,一曰洋桃。”
而清朝以后,在中国台湾等地区,因为这种水果口感酸甜交融,和杨梅媲美,所以渐渐被叫作“杨梅桃”,一来二去就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杨桃”。
那为什么大家生活中常见的这几种水果名反而是次选词,相对陌生的反而成了首选词?有一种说法是《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辞典》《辞海》等词典的编纂者们在选录这些和植物有关的词的时候,通常是将《中国植物志》里的植物学名作为正式名称首选参考,所以, “杧果”“榴梿”“阳桃”才会逆袭成为首选词。
这种异形词现象,在博大精深的汉语里比较常见。而在图书出版里,无论是选用首选词还是次选词,只要保持全文(书)一致,就没有问题。只是如果在校样上发现了次选词,专家建议最好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的规范化发展。
当然,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芒果”“榴莲”“杨桃”说不定就能摇身一变被“扶正”了呢?毕竟这种事情《现汉》们也不是没做过……
『往期回顾』点击下列蓝色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