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拥抱科技前沿!南大学生年度人物这样做

南京大学 2023-03-18


研发新型物理实验仪器并斩获大奖

他是潜心钻研、创新争先的

物理世界探索者


丘赛、数模、美赛

他是满载而归、学以致用的

数学人


他们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在科研学术的道路上

以昂扬的姿态

做新时代责任与担当的践行者

不改奉献初心

将热爱与知识薪火相传


今天,小南将继续推出

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风采展示

一起走近,他们的青春故事!





盛天爽




物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


盛天爽,获评南京大学2022年度人物,栋梁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宝钢优秀学生奖,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基础学科专项奖学金特等奖等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物理教学核心期刊《大学物理》发表两篇论文。以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设计研发新型物理实验仪器,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一等奖,在 2022 年代表物理学院参加国内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仪器展评比赛,在上百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该项成果被南京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三》课程收录。


盛天爽非常感激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使得他能够在扎根学业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积极创新。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同学接连完成了两项研究工作并发表论文在中文核心教学期刊《大学物理》。他还在南京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支持下,将其中一项研究工作深入拓展,研发了一套新型实验仪器。在2022年暑假,他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参加每4年举办一次的国内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物理教学实验仪器评比活动,并获得一等奖。他的作品是唯一一件由本科生所主导并获奖的作品。


参加物理实验教学仪器展评活动


在科研方面,“好奇心”是推动盛天爽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主要力量大二时发表在《大学物理》的论文就源于他在翻看物理教材时对其中一道思考题的好奇。当时盛天爽在上热力学课程,一道思考题吸引了他的注意:“这道题的内容大致为:一根细管连通的两个气泡所组成的系统,在什么样的压强、温度、体积下可以达到热力学平衡态?”盛天爽当时隐约感觉这个问题涉及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对称性破缺,但是一时间又无从下手。他翻看了教材的参考答案但是只找到了定性的纯文字分析,缺少定量的解析求解过程。在其他地方他也没有找到有关这个问题的定量求解过程,这激发了他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当时正处于疫情居家线上学习阶段,盛天爽便联系了自己的好朋友和他进行远程合作,共同探讨交流这个问题。


“我们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去建立和求解这个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做了相关仿真模拟,最终将相关数据与参考答案的定性分析进行了比对,找到了这个体系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物理过程。”


虽然初期的研究稍显稚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盛天爽积累了许多经验,在学习进步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他认为在选择方向时,最好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并且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挖掘钻研的领域。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做一些科研项目,在亲身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适合做某个领域的研究。要勇于开拓、勇于试错


盛天爽正在调试装置


盛天爽也参与了物理学院的朋辈讲堂辅导活动,组织“朋辈自习室”共20小时,帮助在物理学习上有稍有困难的同学们。在盛天爽看来,志愿活动和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在给同学们上复习课之前也需要自己准备教案或者思维导图,复习一些物理公式、概念等。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也会有巩固和提高。”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盛天爽在探索中前行,在热爱中成长。他将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攻读物理专业,从事超快物质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他探索物理世界的脚步,从未停下。





何润杨




数学系2019级本科生


何润杨,获评南京大学2022年度人物,连续三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连续两年学分绩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银奖,刷新南京大学在丘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并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曾参与华为网络实验室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合作项目,担任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实习生;曾参与苏扬两地城市公园建设调研社会实践,团队获评“十佳团队”等。


何润杨(左)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与丘成桐院士(右)的合影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何润杨一直以来的学习基调,也是他连续两年保持学分绩专业第一的秘诀。在专业学习中,他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融会贯通。尤其在计算数学的课程中,问题与算法浩瀚如烟海,但何润杨认为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多有相似。例如在常微分方程数值解中,相容性、稳定性、收敛性等概念都可以自然地推广到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中。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知识要想转化为能力,需要付诸实践。在课业学习以外,何润杨还参加了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诸多数学类学科竞赛,在竞赛中探数学学科之美、炼学以致用之能。大二学年的寒假,何润杨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他与队友合作完成了华盛顿州大黄蜂的分类模型,虽然很多模型与算法都是“现学现卖”,但在头脑风暴的刺激与解决问题的喜悦中,何润杨找到了“应用数学”的乐趣所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何润杨主动拥抱前沿科技,不断锻炼自身科研能力。他参与了华为网络实验室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合作项目:计费模式下大规模网络流量调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初始可行解、调整免费时段的迭代算法,在链路费用节省率和计算效率上相比于目前华为产品线的算法均提升了30%以上。这次科研经历让他体会到了基础学科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更坚定了他攻克前沿技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怀揣着科技强国之梦,何润杨加入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担任实习生,参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限元工业软件以满足基建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工程结构、应力等的仿真分析及性能验证需求,负责高性能有限元软件开发部分中几何建模部分的从零搭建到落地投入使用。


初入学时,何润杨也曾面临过迷茫。但他回忆到,当时朋辈导师和很多学长学姐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为他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他也选择投身于朋辈导师的工作中,用青春践行使命担当。何润杨组织21级数理大类的16位同学成立学习小组,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业上的困难;协助组织物理学院学业导师见面会,搭建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桥梁;参与“抗疫精神”主题团日活动,作为朋辈导师代表分享工作心得。最终,何润杨在工作考评中被评为“优秀朋辈导师”


不止步于朋辈导师,何润杨还担任“南雍同行”答疑志愿者“雨后竹林”活动期中辅导老师。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瞬间,他提到高等代数期中辅导之后,有一位学弟主动找到他讨论了一处讲义上的错误,这让他感受到前来听课的同学们认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也让他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目前,何润杨已收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Ph.D.offer,他计划继续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并希望在毕业后归国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南大学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发挥科技力量,绽放亮丽青春风采!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三体》中的南大天文力量!


点击图片阅读: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日聚焦南京大学留学报国人物事迹活动


点击图片阅读:

祝贺!我校沈树忠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来源:南大招生小蓝鲸

封面:姚思婕

编辑:姚思婕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