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仙林&苏州,他们开启全新“双城学涯”!
隔空对话大师
“秉鸿鹄志,著济世文”
在鼓楼校区一年的“寻根之旅”中,不少同学都将百年老校区的“文化滋养”打包进了行囊。
“来到南大之前,我就读过余光中先生的《钟声说》,对‘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这一句印象尤为深刻。”开甲书院的女生温同学来自广西,2022年秋季学期带着对南大的情怀走进了鼓楼校区。“当我真的成为了‘南大人’,站在北大楼面前,看着满园的青翠,我总是不由自主去想,多年前那些在南大求学的人啊,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我一样?”
虽然学习的是工科专业,但小温也热爱文艺。她在北大楼前听过昆曲,也是南大校史博物馆的常客,一逛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想到我走过的这条路,百年前曾经鸿儒云集,就在这梧桐树下品学论道,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神圣感。在鼓楼校区,每一次触摸历史的过程,都是在和大师隔空对话。”
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的创作地“赛珍珠纪念馆”,秉文书院的男生赵昱昊和同学们一道,在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的带领下,畅谈人文学科的价值与阅读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给赵昱昊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课堂不只在教室,甚至在每一句戏文或是歌词里。新生学院的原创歌曲《新声》中,有这样一句,‘秉鸿鹄志,著济世文’,这句话将陪伴我的整个大学时光。”
“我们的研究方向
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
“鼓楼校区真的不大,和你擦肩而过的很多人,可能都是你的‘老学长’。”不少同学表示,新生学院“南雍下午茶”环节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生学院为同学们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南雍下午茶”,通过新生对话大先生,让青年学生濡染观摩,在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学者影响下,精进学问、涵养人格。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邢定钰院士的场景。我好紧张,但邢院士却是意想不到的和蔼。”有训书院的任禹宁表示,邢院士以“老学长”身份,向同学们回忆起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南大求学的经历。“邢老师回忆,那时的条件不好,在草房中上大课,做实验也只能在北大楼的地下室,十个同学挤在一间宿舍,大家用脸盆打菜吃。对比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有动力要勤学奋进。”
“施毅院长给我们讲过程开甲先生的故事。”健雄书院的毛靖淇说,施院长回忆,程开甲先生是一位“普通的老先生”,但他的一言一行之间,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施院长一直在强调程开甲先生的这句话,‘我们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我想这就是南大的精神传承。”
难舍回忆
新起点开启新学期
7月20日凌晨4点,开甲书院学生潘先胜早早起床,他是第一批出发的学生,同时肩负车长重任。下楼时,他发现辅导员已做好准备工作。搬迁进行得很顺利,整个搬运过程避免了拥堵。“因为最近一直下雨,学校还在沿途搭设了雨棚。”潘同学笑称,这次搬迁也是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课,他从搬家师傅那里学到了许多搬运重物的小妙招,“学校也提前为大家发放了编织袋和纸箱,并专门指导我们如何科学高效打包大件行李。”
此次搬迁,学校调用了50辆厢式货车和25辆大客车,采取人货分离、有序循环的形式开展搬迁,两地三校区一盘棋规划,相关部门高效协调,学工干部全员参与两端衔接等措施保证整个过程平稳安全、有序。
学校也在鼓楼、仙林、苏州三校区设置应急救护点,准备防暑降温用药品、医疗器械、应急雨棚等设备,以便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期间,家长可通过预约形式进校帮助学生打包和搬运物品。
同学们陆续来到搬迁工作上车点,分批有序上车。大巴车上,不少同学对着车窗外的图书馆拍照留念,记录这特别的一天。“北大楼、大礼堂……还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尽管满怀不舍,商学院的鲍同学也期待着未来在仙林校区的新生活,“和鼓楼校区古朴的风格不同,仙林校区的建筑更加现代化,希望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新校区,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
同学们乘车来到仙林校区后,在各学院志愿者的帮助下,有序前往宿舍区,而他们的行李早已等候在宿舍楼下。大家只需完成新旧宿舍卡的更换就可以拎包入住。文学院本科学生小周表示,自己来之前还有些顾虑,“女生力气不算大,不知道能不能搬得完,发现根本就不要顾虑这些。到了这里,学长学姐已经帮我们把行李搬上去了,非常幸福,特别周到,非常感动。”
据悉,搬迁工作主要集中于7月20日至22日进行。7月20日至21日,约3400名2022级本科生集体搬迁至仙林校区。苏州校区则将在7月22日迎来约500名技术科学实验班学生,他们也将成为首批入住苏州校区的南大学子。
此次的搬迁,意味着2022级同学们求学新阶段的开启。进入专业培养阶段,期待大家在新的校区能够创新成长,青春奋进,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知识和综合素养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军姿飒爽,青春飞扬!南京大学2022级本科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举行
点击图片阅读:
南大2023本科首批录取通知书已发出!0001号颁给了他
点击图片阅读: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调研南京大学
来源:新华日报 新生学院 本科生院 党委学工部 新闻中心
文字:杨频萍 陈兴民 高 雅 李烨婧 马思其 等
摄影:佘治骏
编辑:付雪颖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