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发现重要档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
近日,新华社报道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教授,发现并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威廉·韦伯的个人档案。专家认为,韦伯个人档案有助于促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进一步深入。
张生发现的威廉·韦伯个人档案(部分)
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美、中、英、苏等11国在日本东京开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二战中的日本甲级战犯。这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国际审判,被称为东京审判。澳大利亚法官威廉·韦伯担任庭长。
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资料照片)
据张生教授讲述,为了将此案办成经得住历史考验的“铁案”,每名被告均有日本籍、美国籍辩护律师各1人,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的权利义务完全平等。在两年多时间里,东京审判共开庭800多次,出庭证人达400多名,书面证人700多名,受理证据43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00多页。最终,宣判25名被告有罪,对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7人处以绞刑。
张生教授此次发现的档案主要包括四部分,即韦伯起草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判决书草稿文件、与法庭相关人士的书信往来、多个战犯具体案例。韦伯在东京审判中发挥了三方面作用:一是参与了法庭宪章等顶层设计;二是维护了法庭各系统的顺利运转;三是回击了战犯及其辩护律师的恶意反扑,捍卫了文明和正义。“要维持这样一个国际法庭的运转,不仅需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政治上的智慧和强大的控场能力。”张生认为,东京审判涉及11个国家,能维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安全运转,韦伯是关键人物。
“东京审判结束以后,韦伯返回澳大利亚并长期活跃在法律界。去世之前,他把自己一生高光时刻的相关档案结集保存。但此前很长时间,这些档案都无人问津,也未能发挥应有的研究价值。”张生说,结合南京大学前期出版的72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东京审判相关资料,韦伯个人档案将极大促进南京大屠杀史、东京审判研究进一步深入。
南京大学长期深耕南京大屠杀史相关研究,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建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共享师资,咨政建言,研发课程,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近日,南京大学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建的“打造‘六个一课’ ,讲好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地‘大思政课’”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公布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名单,全国仅10个项目入选。
纪念馆和南京大学开发的分众化教学课程——“六个一课”,包括面向南京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国际课程班毕业生出国留学前开设的“行前一课”,面向部队官兵和军校学员推出的“入伍一课”,面向港澳台侨各界人士开设的“复兴一课”,面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开设的“从教一课”,面向新入职的党员、干部开设的“入职一课”和为留学归国人员讲述民族历史的“归国一课”。南京大学多位教授参与课程教学,共同讲好这堂爱国主义“大思政课”。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期待!南大苏州校区传来好消息
点击图片阅读:
在南大,打开一扇窗
点击图片阅读:
揭秘!更适合NJUer体质的“早C晚A”
来源:新华社 历史学院编辑:刘淑君审校:宗 和责编:李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