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刊载我校文科学人观点,讲述南大故事

南京大学 2024-03-08




人勤春来早,新年新奋进。近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刊载我校多位文科学者观点展示南大作为人文社科研究重镇的新风采;讲述了新老两代南大人奋进报国的动人故事,他们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制定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纳米孔测序技术”领域矢志攻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还有一群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应征入伍的南大学子,就像从江南迁徙到漠北的杨柳,坚韧不拔、深深扎根,义无反顾地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芳华。






人民日报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

(讲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


郭广银  苏胜利:发展当代中国主流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主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所积极倡导的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从本质上看,主流文化建立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共识、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4141.htm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1月19日第09版,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研究员)



人民日报


唐正东:以实践为源泉和动力

——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主要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认识与经验的总和。源自实践的认识通过抽象、归纳、演绎等方法形成概念,个别的、具体的知识概念再经过系统集成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在朴素直观经验—知识概念—知识体系的进阶过程中,实践既是知识产生的源泉,也是推动知识更新的动力,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坚持实践导向,立足新时代中国实践培育和发掘知识生长点和创新源,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5351.htm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2月05日第09版,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明日报


徐兴无:“龙凤呈祥”与中华文化



今年是甲辰年,也是21世纪的第三个龙年,龙尊贵吉祥,寓意兴隆和希望。不过在崇尚阴阳和谐和骈偶对仗的中华传统审美文化中,龙不是独行天下的,必须有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龙马精神”“仙鹤对神龙”之类的组合,但最具有祥瑞意味的还是“龙凤呈祥”这四个字。到了龙年写春联,雅一点的会写“烟水腾麟卷春雨,云天接翼凌秋风”,俗一点也要写“龙腾四海迎新岁,凤舞千山乐小康”,因为龙和凤是中国文化的吉祥物。我们不妨借“龙凤呈祥”这句吉言来谈谈中华文化。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5621.htm


(本文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2月15日第03版,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授)



人民日报


王涛: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学生命力的延续源于自身的开放性。20世纪60年代,有历史学家呼吁历史学要与地理、生物等学科结成新同盟,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历史学带来多样性的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数字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今天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努力顺势而为、力争乘势而上,让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进而推动历史学繁荣发展。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4411.htm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1月22日第09版,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推动绿色转型 共护美好生态

(新春走基层)



冬日暖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金黄色的芦苇荡、褐色的落羽杉、深黄的河柳……记者近日乘坐老渔民孙学发驾驶的观测船,登上了新济洲岛。


一支科研团队正在这里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员们将红外相机系在树上,每当有恒温动物经过时,红外相机便会瞬间捕捉、拍摄,进行远距离、不打扰的观测,为制定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成翻开数据:2016年至今,面积26.81平方公里的5个洲岛上,植物从354种增加到584种,鱼类从34种增加到38种,新济洲段江豚由16头增加到30头。

……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1月26日第01版,记者:姚雪青)



人民日报


听,春天里的奋斗者之歌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春节假期一过,各行各业的人们返回工作岗位,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唱响了春天里的奋斗者之歌。


日前,本报记者分赴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新疆等地,从收到过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群体代表里,选择部分人员进行回访。他们之中,有的顶风冒雪进行钻井作业,有的夜以继日钻研勘探图纸,有的废寝忘食开展科研攻关……透过记者的笔触,倾听他们追梦不止、踏实奋斗的故事,展现他们锐意进取、矢志前行的风采。

——编者


在江苏南京,奋力攻关的场景正在上演。2月18日晚上10点,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间电化学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教授黄硕将15名团队成员分为5组,一边配制溶液,一边利用仪器做检测。


“团队正加紧打磨‘纳米孔传感器’。”黄硕介绍,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序列决定的,序列的微小改变就可能诱发疾病。为破译蛋白质序列的“密码”,2015年,黄硕将研究方向瞄准了“纳米孔测序技术”这一领域。经过近10年的攻关,团队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突破:2021年,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实现多肽的单分子测序;2023年,首次通过纳米孔实现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翻译后修饰的完全区分——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纳米孔测序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已经成绩斐然,为何还要如此争分夺秒?黄硕解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业内已形成共识,只是看谁先做出来。谁先一步获得突破,谁就能在蛋白质组学乃至生命科学领域中抢占高地。“分秒必争、全力以赴,机遇摆在眼前,就一定要紧紧抓住。”黄硕充满信心。


眼下正值寒假,黄硕和团队成员们早早就返回了实验室。“利用假期课业不多的条件,还能把研究进度再向前推一推。”黄硕坦言,如果只是将现成的技术“照搬”过来,也许会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但要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技术,必须勇于向原创性研究的高峰攀登。


每当科研攻关遇到难题,黄硕总会想起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总书记勉励大家,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如果说10年前我是凭兴趣来从事研究,现在则更坚定了肩负的使命——就是为‘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再添一把力。”黄硕一直用这封回信,作为引领自己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2月20日第06版,记者:李亚楠、姚雪青、沈文敏、王珏、李蕊、李俊杰)



光明日报


尚荣:艺术史研究要回归本体




艺术史研究需要推陈出新,但这个“新”不是时髦的话语、前卫的观念、高新的技术,而是对艺术作品新的准确的诠释,是对艺术作品的新判断和新认知。只有真正理解和解析艺术作品的本体,才能更好地研究艺术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因此,艺术史研究者不应满足于套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是要在学科交叉的同时,保持对艺术作品本体的洞察力。即使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也要将其融入对艺术作品的深入解析中,使之为艺术史研究增光添彩,而非仅仅是机械套用。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5741.htm


(本文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5日第 07版,作者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孙红卫:谷鸟一声幽——王维诗的声响与译文转化



唐代诗人灿若繁星,王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读者,在漫长的传颂过程中被不断诠释与翻译,生成了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象。这一景象可以折射在一首小诗上:美国学者艾略特·温伯格在《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一书中便释读了《鹿柴》的十九种译法。他在分析索姆·詹宁斯的译本时,指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全书所收录的所有译诗中,只有詹宁斯将“苔”译作了“lichens”,即“地衣”,而非“moss”(苔藓)。在温伯格看来,一方面,地衣是另外一种生物,所指并非苔藓,并且形态较为不堪、常常糊作一团,根本没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风雅;另一方面,与“moss”相比,这个词读起来太过响亮、嘈杂,不够轻柔、和缓。“moss”一词也是英译的常客,鼻音与咝擦音的结合圆润、恬静,让人几乎可以想到万籁俱寂的林中景象。这个分析实际上指向了王维诗的一个重要向度,即声音的运用。


全文链接: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2701.htm


(本文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4日第13版,作者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解放军报


迁徙的酒泉柳



酒泉的杨柳承载着非凡的故事,那是一丛耸立大漠的美丽诗行。


时光回溯到1962年初春,南京大学一批成绩优异的学子应征入伍。当得知即将奔赴的军营坐落于大漠深处时,激荡在莘莘学子心头的不是惶恐,而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因为他们即将投身的是一项宏伟壮丽的事业。


扎根大西北,大漠献青春。一位有着诗人情结的女生突发奇想——“扎根大漠,应该有所物喻,何不带上几株江南柳,把漠北军营装点成江南绿洲!”


提议一出,立即得到同学们的鼓掌赞同。于是,两个家住老山林场附近的男生连夜赶回家,第二天清晨便扛回了几捆用蒲席包裹着的柳树苗。那时从南京到漠北,需要换乘火车与汽车经过数次辗转。一路上,同学们安排专班负责搬运这几捆柳树苗,并轮流喷水、遮阳。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颠簸,他们终于抵达酒泉。


四月的漠北,积雪尚未融尽,从祁连山皑皑雪峰上刮下来的风冷冽刺骨。此时,一丛江南翠绿的到来,给荒凉大漠带来了一份诗意浪漫。


……


杨柳的境遇同样映照在官兵的身上——环境艰苦挑战人的承受极限,创业艰难的考验更是纷至沓来。他们就像从江南迁徙到漠北的杨柳一样,坚韧不拔地在艰苦环境中扎根,义无反顾地喷吐着青春芳华。


河北邯郸籍女战士王文琴,就是在植树时与战友肖廷余相识相恋的。初到酒泉时,肖廷余任国外专家翻译组组长,王文琴则从事测量数据的计算处理。两人结成伴侣并见证了一个个辉煌瞬间:1966年10月,罗布泊核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5月,“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腾空而起……


但对于家人来说,王文琴和肖廷余都是戍守边关的军人,通信地址只有一个落款兰州的数字代号信箱。双方父母牵挂远行的游子,逢年过节都要给他们寄上些家乡的特产,但一次次都被退回。老人直到离世,也不知道孩子们在哪里工作。


在当年同批开赴漠北的60个南大学子中,有许多人都与王文琴的经历一样,选择了与并肩战斗的战友牵手成家。不过,他们大多在几年后就调防去了其他单位,而王文琴与肖廷余则默默地坚守大漠30多年,直至退休才经组织安排双双转到位于江苏常州的军休所休养。昔日的南大同学重逢聚会,看见当年的校花满头飞霜,脸庞也过早地刻下了岁月沧桑,大家无不惊诧地一再追问王文琴:为何一别30多年杳无音信?在从事怎样的神秘事业?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苦磨难?


王文琴始终笑而不答,因为保密纪律一直是横亘酒泉人心头的红线,她从心底为自己的无悔选择和无私奉献而深深自豪。那一刻,她真想大声告诉同学们,比起长眠大漠的英雄烈士,我又何止是幸运千万倍呵!


2019年初秋,我出差到了酒泉,尽管这座漠北军营有着太多令人神往的岁月积淀,但涌动我心头的迫切,还是寻访心仪已久的杨柳。伫立在那排柳树前,我发现经过了近一个甲子,当年的细嫩柳苗已长成两人环抱的参天巨树,枝干挺拔,华冠如盖,树干龟裂的皮壳千沟万壑,似在释放着岁月沧桑的神秘信息。蓦地,一块铝质小牌闪入我眼帘,我看到牌子上那段錾刻文字:


“旱柳,杨柳科柳属乔木植物,喜光耐寒,适宜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此树原产地南京,系1962年4月南京大学应征大学生携行入伍种植。


霎时间,我心头闪过一道亮光。我惊诧于这段文字的精妙。书写者可谓是匠心独运,虽然仅是寥寥数字,却四两拨千斤地赋予了远行的迁徙者不凡的生命品位。


……


岁月如歌,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淘洗,迁徙的杨柳散落于新疆、西南、海南甚至更偏远的边地,栉风沐雨铸成了一丛丛美丽的诗行。那是壮丽事业崛起腾飞的鲜亮屐痕,更是共和国军人挥洒热血与忠诚的无言见证!


(本文节选自《解放军报》2024年01月25日第12版,作者:章熙建)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人民日报》、新华社、CMG、《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央媒近期聚焦报道我校科研攻关系列成果


点击图片阅读:

解密NJU学子的寒假状态 → ↑ ↓ ←〇 口

点击图片阅读: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她被誉为“生命之母”(内藏互动福利)


统稿:张浩然

编辑:沈一宁 步欣洁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刊载我校文科学人观点,讲述南大故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