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来观看!第二届新生戏剧节“奋进·先声”今晚开演

南京大学 2024-06-14



南京大学第二届新生戏剧节

“奋进·先声”


【演出时间】

2024年5月25日、5月26日

晚18:30


【演出地点】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演出主办】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七所书院)

校史剧创排课程


欢迎大家观看!











/《来了就好——纪念程千帆先生》


在程千帆先生来到南大的第一天,中文系年轻教授葛归洲负责接待程先生入职,邀请程先生看望匡校长以表达对匡校长知遇之恩的感激,受到程先生礼貌的拒绝。“也许匡校长会来看我呢。”程先生自语,脚步响起,匡校长从容走进,连说三遍“你就是个宝,你来了就好”。为什么程先生知道匡校长会主动前来,匡校长请程先生来到南大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黉宇宏开,教泽东南——纪念郭秉文先生》


在大学只招收男学生的年代、在各方势力波谲云诡的环境中,郭秉文先生作为一名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提出开女禁,积极倡导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打破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的陈规陋习。一边是敢为天下先的决心与勇气,一边是顽固守旧的观念和偏见,秉文先生为心中大义直面保守派施加的巨大压力,在开女禁即将成功之际,一场更大的预谋侵袭而来,秉文先生不坠青云之志,遗世而独立。文人之骨傲然挺立,先生之风震烁史篇,信仰永远照亮前路。秉文先生开女禁、办新学、启民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先生之风——纪念陶行知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1945年,育才学校因国民党打压迁至红岩村。创办者陶行知以学校为阵地,宣传先进思想,以时代新声反抗残暴镇压。剧目中,热爱物理的学生李延青受陶行知的影响,也在支持民主、反抗独裁的道路上奋进不止。《先生之风》将历史风云与人性光辉相结合,“我们占着理,我们不怕……”铿锵有力的宣言中,大先生的风骨跃然而出,纵贯今昔的奋进之声仍然振聋发聩。



/《归去来兮——纪念吴有训先生》


在混乱动荡的民国末年,上到庙堂之上的大学校长,到躲入小楼成一统的大学教授,下到为肉食者谋的御用文人。一桩即将成为导火索的学生游行,一位不从前门入学的军官公子。三位知识分子人生的小径彼此交叠,被共同卷入这场大戏,并试图给出他们的时代答案。



/《戴德弘道,定国安邦——纪念戴安邦先生》


剧目以时间为轴,分别选取了戴安邦先生在青年,中年和晚年的人生片段。在三幕戏中,我们看到青年戴安邦面对时代做出的选择,中年戴安邦在实验室中不分日夜,孜孜以求的探索,晚年戴安邦对于大半生教育事业的沉思与怀想。剧目塑造的戴安邦形象对国家有极高的奉献精神,一生秉持治学严谨的学风,开创了先进的化学教育理念。



/《毓琇钟灵,万象皆春——纪念顾毓琇先生》


一位理工科的大家,如何用剧作书写一腔报国赤诚?本剧以点带面展现了文理大家顾毓琇先生的爱国情怀。他慷慨悲歌,以笔为刀;他不分昼夜,伏案挥毫。教学事业与《岳飞》剧作如合奏般共鸣交错,奏响报国之志。时间飞逝,年事已高的顾毓琇功成名就,旧时与今日,青年与老年,不变的是对祖国“万象尽皆春”的愿景。



/《马兰花开的地方——纪念程开甲先生》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1985年的一天,离开马兰基地后的程开甲在北京住所中又一夜未眠。随着一位“不速之客”——张蕴钰的到访,两位战友也是挚友促膝长谈,回忆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小行星2752号——纪念吴健雄女士》


她,是唯一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华人女物理学家,首位女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她,以精准的实验证明“宇称不守恒”,轰动物理学界,助杨振宁、李政道走上诺奖之巅。她入世、优雅、聪慧、执着,她的名字镌刻于星辰,小行星2752号是她永远的颂歌。让我们走近“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女士,追寻她不懈前进、追求真理的一生。





/《归途——纪念李四光先生》


1949年的一个秋夜,旅居英国的李四光接到了一通电话:朋友告知他,国民党反动派要逼迫他放弃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协的职务,强使他为国民党效力。在妻子许淑彬的掩护下,李四光离开博恩默思,开始了他的漫漫归国路。国民党特务的威逼利诱,大陆舆情的质疑,一路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李四光始终坚定回国意志,不畏前方险阻,终于在1950年4月重返他心爱的祖国。



/《黎明前的情书——纪念雨花英烈成贻宾》


1949年3月底,国立中央大学青年学生成贻宾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看着曾经送给爱人的花无声绽放,看着爱人送给自己的手帕,心中百感交集。4月1日,他就要去总统府门口示威游行,这一去,生死未卜……他能留给爱人的,只有最后的拥抱和每年都会开放的鲜花。

四十多年过去,女儿长大了,她问起妈妈的过去,思考革命的意义,完成多年以前的那一封情书,在开满鲜花的时代。



/《春天里——纪念关露女士》


少女时期,她是人人赞誉的“上海文坛四大才女之一”“女诗人关露”;年逾而立,她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无耻女作家”“汉奸文人”。聆听其作词的歌曲《春天里》,漫溯其出版的诗集《太平洋的歌声》,采撷其留下的只言片语、点点滴滴,却总能发现或涌动或全然喷薄而出的爱国热忱。骂名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寻访有训——纪念吴有训先生》》


话剧灵感来自于《吴有训传》,并融入了社会实践团队在有训先生家乡——江西高安实地探访成果,分别选取吴有训先生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出任中大校长等片段,重点复现“五二O”运动中,作为校长的吴有训挺身而出,直面强权保护中大学子。希望以话剧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回溯校庆日相关的“五二O”运动,同时展现吴有训先生“做实事,重学术,轻名利”的高尚品格,以及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大学校长,一个中国人的脊梁和气魄,在一字一句,一场一幕中讲“有训故事”、追“有训足迹”、扬“有训品格”。




奋进永不停歇

新声万家竞奏

汲奋进力量  漾时代新声

5月25日、26日

晚18:30

鼓楼校区大礼堂邀

我们不见不散!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奋进添新声!“我为管理来建言”留言板开通

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 ⇋ 新华社江苏分社:双向赋能,纵深合作!

点击图片阅读: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首届南京大学新科技校友发展大会举行



文字:毕   好 彭玥宁

编辑:刘淑君 杨从忠

责编:王   俊 李烨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