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愚昧!1400年摩崖造像被涂“彩妆”,竟只为“还愿”?多方回应→

话匣子 2023-11-15

11月13日晚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

“南江石飞河摩崖造像

被涂成这般

令人欲哭无泪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

造像被涂抹得花花绿绿

一些造像的莲座、衣服、头饰

乃至手中器物

分别被涂上了饱和度极高的油彩

面部还被描绘了五官、胡须等



据网友补充

这是四川巴中南江县

赤溪镇金银村五社

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

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


相关考古调查报告显示,该处造像系2021年新发现。今年7月,四川南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布了由巴中市文物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四川省南江县石飞河摩崖造像调查简报》。报告认为:


“摩崖造像罕见地始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续凿,开凿年代早,形成过程复杂,其整体将地表天然石包开凿为造像碑的特色做法在四川地区属于孤例,这些材料在完善四川石窟发展序列,揭示四川地区和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艺术交流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官方通报:系为“穿衣还愿”


11月15日凌晨,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发布通报称:

经初步调查,2023年11月6日,四川省阆中市居民李某华委托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民王某国(李某华之母)请高塔镇射洪寨村民岳某邦对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涂色“穿衣还愿”。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防止不当行为造成二次损害。同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调查

2023年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已联系文物资质机构对摩崖造像价值及因涂抹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下一步,我中心将对调查处置和修复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江文旅”


当地文保部门:

村民愚昧

正想办法挽救


巴中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事情是前两天发生的,当时通过监控发现就去制止了,“因为在荒山野岭,赶到时他们已经涂完了。因为造像是前两年才发现,还没有纳入文保单位,我们已经建了文物棚和监控,但太远了在山里面,当地的保护力量也有限。”


工作人员介绍,涂抹造像的“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太爷,说是为了给菩萨还愿,我们也不好处理,只有批评教育。”


14日上午,南江县赤溪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飞河摩崖造像是当地的保护文物,文物外搭了一个棚子。“由于当地村民是信众,认为涂色是在做好事,也是保护文物,因此没有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向村委报告此事。”

同日上午,四川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专家正在对“摩崖造像”破坏情况进行评估,“上色对造像肯定是有一些影响的。等专家的研判结果出来后,再决定如何挽救(造像)。”

珍贵的造像能否恢复原貌?


巴中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参与石飞河摩崖造像研究保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造像被涂抹后,不仅会对文物材质有一定影响,而且会丢失一部分文物的历史信息。涂抹造像的颜料主要是丙烯类,目前已经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我们也会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也通过媒体呼吁大家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则认为,“从造像的开凿阶段来看,还是挺珍贵的。如果要把涂色洗掉,对石质文物的表面会造成一定损害,会和造像的原始状态有所差别。这对于文物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石刻上的衣纹、璎珞、开脸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媒体梳理发现,近年来,珍贵石窟佛像被“浓妆艳抹”,全国各地类似事情时有发生。中青评论多次发表相关文章称,一边加强管理,一边加强宣传,这两点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话匣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上游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玫瑰砂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
台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