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
·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上海考察,以历史高度、世界眼光,为新时代上海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殷殷嘱托,孜孜践行。
今天起,本台推出《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系列报道,记录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海新篇章的前行足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那时起,上海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在前沿领域、战略关键领域落子布局,按照疏通创新源头、加速创新过程、强化支撑体系的实践逻辑,努力打通创新全链条。
踢好科技创新“临门一脚”。本月初,又一个空白点被上海的创新团队所填补。
继培育出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之后,全球首只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在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诞生”。这项成果出自一支年轻的团队,带头人刘真只有35岁。
“
刘真:我们可以对猴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各种各样的遗传编辑和操作,这样的话,可以去模拟人类的疾病。这对于我们未来开展猴的模型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
”
从克隆猴到嵌合猴,从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的人工创建到让黑洞“显露真容”……在全球科创舞台上,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深深打下了上海烙印。这背后,离不开上海面向科技前沿做出的前瞻布局。仅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当前上海在建、在用的已达15个。
在张江,由上海光源、硬X射线、软X射线装置、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组成的全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初现雏形。回想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江科学城考察调研时,要求大家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中科院院士李儒新说,这句话刻在了大家的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李儒新:大科学设施建设为科研提供了一个工具。我们把工具做好,但同时还要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科学发现,更多的产出,更多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助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
“
杨小虎:围绕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大科学的目标,我们希望进行成建制的人才的引进,努力通过5~10年的建设,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所。
”
包括李政道研究所在内,上海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布局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集科研、教育、产业、投资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骆大进:通过这些改革,放权松绑,为上海能够集聚一批顶尖的人才,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做更多、更具创新性的科研工作,催生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高创新的效率。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既要志存高远,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也要着眼细微,坚持投早,投小,搭好孵化平台。
今年上海出台高质量孵化器培育方案。本月初,璞跃中国获颁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璞跃中国高级副总裁经律和团队正通过600多个技术分类标签为其网罗的1.5万个中国创业项目,精细勾勒出各自的画像,再用精细化的资源调配之手,加速它们开花结果。
经律:不停地在进行筛选,不停地在贴标签,所以我们库里的所有项目的活跃度是很高的。这些项目主要是为500强大企业去做服务,做对接,创新效率要高很多很多。
”
刘鹰霄:我们现在针对C929,已经投入大量本土团队去做新产品的开发。机载维护系统是完全由本土团队开发的,包括IMA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也会使用到更多本土化的技术。
”
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上海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从“建框架”迈向“强功能”
创新之路上
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