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组织部灯的另一群人
文 | 秦偏偏
我是公务员原创出品
前段时间,一盏《组织部的灯》亮遍朋友圈,让全国上下组织系统的干部们感动涕零,更让“组工干部”这张本就亮眼的名片熠熠发光。
没错,组织部的灯,是信念之灯、是担当之灯、是为民之灯。这盏灯火爆朋友圈的同时,体现了大家对组工干部的认可,让组工干部们玩命地干、全力地拼,也觉得有追求、有价值。光看到砥砺奋进的组工干部,只是这盏灯点亮者的一半,今天,我也来说说组织部这盏灯背后的故事,那群点亮这盏灯的另一群人。
组织部灯的背后是组工家属的无尽思念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等待家人的往往是一个电话:“今晚要加班,不回来吃饭,你自己搞定”。甚至经常加班到凌晨什么时候回的家,早上又是什么离开的,都统统不知道。
有时候,前脚到家,茶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一个电话又被火速召回。甚至有时会忙到几天几夜在办公室打地铺、睡睡袋。有的小年轻自嘲,再这么下去,男朋友都说没得谈了,嫁给组织部吧!
久而久之,很多组工干部的家属们都戏谑,和组工干部组建家庭,某种程度上就是“丧偶式”生活的开始。看似一个地方,天天都回家却天天不见面,留下的只有家人期待的眼神和落寞的等待。点亮组织部这盏灯,不仅有组工干部的加班加点,更有组工家属无尽的思念。
组织部灯的背后是组工家属的无私付出
日复一日的繁琐家务怎么办?父母年迈体弱需要照顾怎么办?小孩高烧上吐下泻需要送医院守夜怎么办?组工干部的回答往往出奇地一致:
“今天要赶稿子,就辛苦你了….”
“马上要考察,这就靠你了…”
“明天要进藏,父母你多照顾下…”
作为组工家属,做饭洗衣仅仅是标配,除此之外还要会喂饭带娃,会辅导作业、会简单看病,会照顾老人,甚至还要扛米提油、家电维护,家里大小杂事都要学会一力承担,简直就是 “金围腰”“女汉子”三头六臂外加十项全能。
也许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万千组工家属的常态。或许,组织部的灯创造了诸多亮眼成绩,但在这军功章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组工家属们默默地付出。
组织部灯的背后是组工家属的善意约束
“头顶大光圈”“身披聚光灯” “见官高一级”是外界对组工干部的戏称。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让组工干部受人尊重,也容易让组工干部刷出那么一丝“存在感”甚至是“优越感”。
往往回到家一说起,他们更多会听到来自家属们的“花式说教”:“人家送你的东西千万不能收,不该拿的千万拿不得哦”“饭局别乱参加,小心别人套你话哦”“别人尊敬你是因为你在组织部,别尾巴翘上天了”“别老心不在焉的,有没有听进去!别犯错!”正是有了“组工纪委书记”们的不厌其烦的“严加管教”,组工干部们往往都能做到修身律己、德恭行俭,也为组工干部干事创业奠定了德的基石。
组织部灯的背后是组工家属厚重支持
“爸爸为什么别人周末休息,你周末就加班呢?什么时候你才能周末陪我玩呢”“妈妈你在单位织什么布?我睡着前能不能看到你?”“儿子啊,你工作少熬夜,这才是干工作的本钱”每每家人们这样问起,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下次吧,下次一定陪你玩,哄你睡”“放心吧,爸、妈,我最近没来看望你们,要照顾好身体”。
为了工作,他们有的十多年没有休过年假,有的在爱人生小孩的时候放弃了陪护假,有的甚至来不及照顾自己病重的父母。他们在获得组织的信任和赢得了干群赞许的同时,欠父母一顿温馨的晚餐,欠爱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欠儿女一个快乐的周末。而正是因为有了组工家属们的理解与支持,组工干部才更有实干担当书写忠诚的动力,更有负重前行攻坚克难的勇气,更有撸起袖子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更加义无反顾地点亮那盏灯。
组织部的灯,点亮它的不仅是组工干部,更有万千组工家属。
组织部的灯,正是有了万千组工家属,才显得格外温馨、格外明亮。
祝福全体组工干部阖家幸福,吉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