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摘 要]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的,也是由实现民族复兴和新时代的发展诉求决定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重属性,二者既相互支撑,又相互促进,有时是同一的。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需要形成教师、学生、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机制。教师应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以政治引领学理研究,以学术方式讲政治。学生在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时,应注意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全社会讲政治、重学理的氛围,对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至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学理性;统一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也有一系列关系需要协调和处理。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放在首位。他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为什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意蕴是什么,如何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本文拟就此进行粗略探讨,以深化对政治性和学理性关系的认识。
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缘由
政治性、学理性是从不同维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定位,政治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取向,学理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含量。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的,也是由实现民族复兴和新时代的发展诉求决定的。
由课程性质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专业课,而是包含明确政治导向的思想理论课、知识课。目前,我国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大学与高中的分工、衔接在于增加了“理论”要求,强化了“理论”色彩。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与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取向,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精神,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由培养目标决定。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千秋功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素养、专业能力,而且要有思想政治素养、理论分析能力。前者决定了青年学生能力的高低,后者决定了青年学生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年学生成长的规律决定了它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由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前提。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P377)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四为”办学方向具有明确政治导向,也蕴含深刻的学理,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政治素养的提升强化“四为”意识,以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使命。
由民族复兴伟业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新时代的发展目标,青年学生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P43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否则,难以预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难以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选择至关重要,道路选择的科学性、坚定性来源于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
由时代发展诉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两种制度的博弈和较量从来没有停止。国际竞争、国际行为的背后,有其政治动机和政治考量。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没有政治素养难以准确判断国际格局变化;没有学理作支撑,难以洞察世界格局变化背后深刻的本质。培养青年把握国际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新时代随着国际格局变化,意识形态安全成为突出问题。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发展,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为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其政治性、学理性,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解释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可以说是内在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新时代的发展诉求可以说是外在因素。
二、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意蕴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富有辩证法的命题,具有深刻意蕴。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重属性,二者既相互支撑,又相互促进,有时是同一的。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重属性。政治性和学理性各有其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增进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青年学生所理解、接受和认同;确立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使命感和政治担当意识,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实践者和可靠接班人。
政治性是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具有深刻的学理性,没有一定理论素养难以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历史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知识的融入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时代之问,需要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互支撑。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没有缺乏政治性的学理性,也没有缺乏学理性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之上的政治性才具有科学性。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又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的缘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品格、基本旨趣的当代价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生命力。正因为政治性以学理性为基础,政治要求、政治表达才能以理服人,为人所接受。学理性越深刻、越通透,政治要求、政治表达越能为人所接受;学理性含糊不清、解释力不强,政治要求、政治表达就难以让人信服。
学理性需要政治性引领,离开政治性,学理性的分析容易步入误区、发生偏差,离开政治性的学理性也难有社会影响力。事实上,政治性有助于提升学理性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是极富政治性的学术命题,如果能够从学理上回答、阐释这些问题,揭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理的社会影响力。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互促进。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对学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理性不深刻、不彻底,就难以说服人,政治性也会大打折扣。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11)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要求,但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对学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何以自信,自信的底气和底蕴来自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从学理上讲清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难以生成。因此,政治性要求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学理性的发展对政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随着改革开放研究的深化,对于改革开放发生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等问题认识清楚之后,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认清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认同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基本经验,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旨趣之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有时是同一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同一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既具政治性,又有学理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些原理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是同一的。又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政治性和学理性也是同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以学理性之名模糊政治性,也不能以政治性之名淡化学理性。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魂,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根,二者兼备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协同机制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践,需要形成教师、学生、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机制。
教师层面的作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师是主导。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关键也在教师。
首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是政治上的明白人,能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自觉把讲政治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全过程。
其次,以政治引领学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满足于成为教书匠,而应成为某一方面研究的专家,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如此,才有能力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建构新的教学专题。教师在选择问题、从事研究的过程中,要以政治为引领,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教师成为某方面研究的专家,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才能提升学理的穿透力,赢得学生的敬重。
再次,以学术的方式讲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担负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宣传,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又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宣传员。对于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学生的思想困惑,要从学理上进行分析,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比如,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学术界缺乏明确界定,而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为此,教师要从学理上展开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解疑释惑的作用。学术界提出,坚守、调适、包容、创新、务实五个关键词,揭示了改革开放中国智慧的基本内涵。[5]将类似表达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解释力、说服力。
学生层面的调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主体偏好、主体评价标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直接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需求、偏好,取决于学生的思想困惑。就学生而言,一方面,要保持对政治的关注、敏感和热情,不能成为政治的旁观者,而要成为政治的参与者;另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保持兴趣,善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如此,将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寻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路径,从学理层面思考现实的政治问题、学生的思想困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由学生来评价,评价结果影响教师的考核和晋升。为迎合学生、取悦学生,部分教师将课堂娱乐化,甚至放弃学理的分析和诠释,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坚守。为此,学生应改变接受习惯、欣赏习惯,学会从政治性、学理性的尺度来评价教学,通过评价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寻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结合点、平衡点。
社会层面的协同。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形成,需要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具体就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而言,要求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尊重和敬畏,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配合、同向向行,不要以专业课贬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要以专业课消解、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有关部门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要将政治性放在首位,将学理性作为重要标准,改变过于强调趣味性、故事性的评价标准。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要求穿插趣味性、故事性的内容是必要的,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故事性要服务于政治性、学理性,不能以趣味性、故事性冲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影响学校,学校折射社会。如果全社会能保持对政治的敬畏、对学理的兴趣,形成关注政治、尊重学理的社会氛围、舆论导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至为重要。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诉求,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如何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需要教师、学生、社会通过实践、互动找到二者的平衡点、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陈金龙.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
责任编辑:鲍莉炜
主题策划:查朱和
版式制作:岳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