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史”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宋学勤: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宋学勤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04-13

作者简介

       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是百年党史。百年党史作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一条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直接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走向。中共党史研究可以丰富和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也暴露了中共党史研究不能有效对接教学需要的短板。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良性互动关系的新格局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研究;“三大体系”;良性互动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百年奋斗创造了辉煌成就,主题和主线鲜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顾名思义,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纲要化”。作为面向大学本科生统一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自2005年设置以来,通过学界努力,在科研环节不断发掘其学术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不断融入其中蕴含的学术力量,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问题获得了更加理性科学的认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纲要”课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是百年党史。百年党史作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一条主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特殊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直接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走向。在“纲要”课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共党史研究成果,提升“纲要”课的政治品质和学术品质,可以成为检验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核心指标。

一、中共党史研究可以丰富和深化“纲要”课教学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

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品质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品质的基石。从原理上讲,要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品质,实现教学目标,最为核心的是要遵循此课程的政治属性,这一点既是“纲要”课设置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而要做到对其政治属性的全面持久地坚守,需要多方面的学理支撑,其中最核心的学术质料源于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的学术源泉。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就善于从自身历史中汲取成功经验,不断挖掘理论创新的养料。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共历届领导人都善于将总结党的历史、用党史教育全党作为统一思想、端正党风、继承传统、开拓前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历史,十分注重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3]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工作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在不久前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党中央立足于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1]“纲要”课程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学术说理、学术表达、学术阐释,通过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的创新性设置,站在政治和学术的双重高度,实现对中共党史本质和规律的政治判断和学术判断,从而将“纲要”课程的学理性寓于政治性之中,通过政治性引领学理性,通过学理性支撑政治性,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融合和统一。

中共党史研究因“政治理论课”而兴起,而繁盛。回顾中共党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共党史学的大发展或者说较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17年。这一时期的中共党史学以政治理论课形象出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党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作为必修学科和专业方向,开始走向规范化道路。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中共党史学科的“显学”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也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品质和高度奠定了基础。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要走向更加辉煌,仍需要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品质和学理高度出发,规范自身的研究品质和研究方向,实现从自发研究到自觉研究的转向,对于该研究什么问题、不该研究什么问题,作出理性科学而富有政治意识的学术判断。为此,在新时代,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任务,中共党史学如何构建自身的“三大体系”,如何创新自身的研究范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共党史作为“纲要”课得以形成的历史本体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根本前提下,必须更多融入“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是培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所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这一价值追求的实现程度,是评判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设置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中共党史研究对“纲要”课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其是教学科研的基础方面,更深刻地体现在中共党史研究有助于“纲要”课教学根本任务的实现。

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理性可以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也不同程度融入“纲要”课之中。与一般的政党史不同,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是领导党兼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等。通过研究党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史,可以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所以然”,通过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体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共党史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理论资源,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是汲取历史智慧之源,有助于从中获取滋养人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营养,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这正是进行历史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纲要”课为平台开展中共党史教育,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史,是古今中外政党史中最为辉煌亮丽的一页,中共敢于面向实践进行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勇于吸取教训,最具有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史在“纲要”课中的展开,是强化中国共产党威望的独特优势,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心向党”功能的重要维度。“纲要”课上述维度的教育,与多年来中共党史研究不断走向纵深的学术发展史密不可分。

二、“纲要”课教学实践暴露了中共党史研究不能有效对接教学需要的短板

“纲要”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设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其深具史学色彩。因此,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历史学出身,这本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但反观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一些高校教学过程中出现“学期要结束了,大清还没有灭亡”等种种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究其原因,首要的就在于授课教师没有弄清该门课程的学科定位。该课程名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因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受“教育”功能和目标的制约,与传统历史学范畴内以“求真”为核心追求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在“三大体系”的设置上,也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纲要”课的支撑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其在学科归属中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体系上的设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专业课,具有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性,内含着对于政治性的强化,同时也演绎着对于学理性的坚守。具体来讲,其基本内容是坚持“四个选择”的问题导向,即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其基本目的是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面”。“纲要”课教学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相关内容。因此,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纲要”课的教学需要始终秉持“大历史”视野,坚持“大历史观”,着重关注“大趋势”“大事件”“大理论”。坚持大历史观,就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换言之,历史学一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出身的博士从事“纲要”课程的教学,要实现这一学科设置目标,需要有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如果纯粹进行“历史”式教学,就难免出现“学期要结束了,大清还没有灭亡”的现象。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成功的教训,这也是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改革创新的主要动因之一。据笔者调研,目前很多高校该门课程的研究、教学方法与目标确立,仍然延续或模仿传统历史学的一般方法,学科特色不鲜明,聚焦点不清晰。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师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无关,有的甚至距离很远。因此,针对该门课程如何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如何进一步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相关问题,仍需不断加强研究,以提升教学品质。中共党史学以中国近现代时限内的中共党史为研究对象,在“三大体系”的设置上,受“教育”功能和目标的制约,与“纲要”课具有颇多类似之处,具有互补性。因此,以百年党史为 “纲要”课程的核心内容,有效吸纳中共党史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政治效果和学理品质,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该课程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相较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仍显薄弱,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特色,引导、鼓励教师团队关注中共党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对前沿、重点问题强化研究力度、深度和广度,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感。就研究者自身而言,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寻找规律性认识,必须具有深厚的中共党史研究功底。研究者功底越深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把握就越全面,理解也就越深刻。中共党史研究总的特点是善于抓住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关键和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变零散为系统、变孤立为联系、变粗浅为精深、变感性为理性。这有助于通过中共党史研究为“纲要”课教学科研提供扎实的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促进“纲要”课教学完成自身任务。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功能是中共党史研究自身价值的客观体现,它以客观真实为标准,真实性、客观性越高,则价值越大。研究实践中,有学者以中共党史研究的政治性与学理性进行二元对立确立研究框架,这与中共党史本身的演绎逻辑是不相符合的。实际上,中共党史研究在不断补强自身学理力量的同时,在更高层面上助推着资政育人、坚守民族精神重任的实现。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4]这里,习近平高度总结了涵盖中共党史研究在内整个历史研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纲要”课作为与中共党史研究高度关联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其时代功能,离不开对中共党史学科政治性与学理性、党性与科学性辩证统一的坚守,这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纲要”课学理性的要求。这应当逐渐成为教师团队的集体共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现实的大风大浪面前站稳立场,必须站在中共党史研究的制高点上,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学实践表明,离开了具有学理高度和广度的有力支撑,如果不依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坚强有力的学理论证和充分说明,教学缺乏可信度总是一个大概率现象,“真懂”“真信”难题总是无法解决,就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有效的中共党史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是实现“纲要”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家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阶段,思想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凸显,国内外各种思潮交互作用。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私营经济、提倡个人自由时,往往伴随着鼓吹私有化,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的倾向。又如,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以及住房医疗等个别问题,往往给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找到切入口。再如,有借深化改革之机企图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对英雄烈士、领袖进行丑化、妖魔化等现象。这些都是教学中要直面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也面临着如何回答社会主义命运的严峻考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当前,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外,其他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发展上的困境。在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中,民众的立场和观点错综复杂,这也是不容回避的社会心理现实。面对诸多问题,中共党史研究具有服务现实的优良传统,能够深入研究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而令人信服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和“所以然”。同时,中共党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也提供了怎样观察和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方法论,使得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些党史研究的传统和优势,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鉴中共党史研究成果,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提升教学的学理性,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源泉和方向指引。中共党史研究完全可以规范“纲要”课的教学导向。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后,不可否认,目前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达不到理性的高度认同,有些疑惑得不到有效解答,这对于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掣肘。反思个中原因,作为多年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没有考量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诉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导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门针对“纲要”课的研究选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二是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有效融入“纲要”课教材体系之中。

三、构建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与“纲要”课良性互动关系新格局

在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沿革中,中共党史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始终被赋予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被作为培育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一个政党能否稳固自身的执政地位,不仅取决于一国的硬实力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包括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认同在内的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对自身历史的认同危机,就会动摇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自身的安全就无法保障,党的执政地位也无法巩固。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苏联解体的原因虽极为复杂,但苏共主动放弃对自身历史的教育和宣传是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我们开设“纲要”课程,尤其是把中共党史作为教学主线,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共党史”到“纲要”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教育一直没有间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历史研究,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相结合问题。“纲要”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道,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当前,“纲要”课教学仍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教学理念上,面临着新时代新问题的时代性转换问题;在“三大体系”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临不断的创新性需求。而这些问题凝练到一点,则是如何守正创新的问题。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意蕴,尤其是如何通过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理性,目前尚有一定的认识差距,在中共党史研究成果有效融入“纲要”课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上尚有巨大的探索空间,需要学界高度关注并加以专门研究,以构建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与教学关系新格局。

以中共党史研究为基础深化“纲要”课的教学,用中国共产党厚重的历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不仅必须,而且可行。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纲要”课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围绕着“纲要”课教学而开展中共党史研究的创新,也大有可为。从“中共党史”到“纲要”的课程设置演绎史,是党和国家站在时代和历史制高点上予以谋划的。“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予以定位,是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时代需要,这种新的定位,是通过“纲要化”予以展现的,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纲要化”的历史继承性,既体现在对中共党史研究政治性的坚守和继承,也体现在对中共党史研究学理性的坚守和继承。将中共党史置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大历史视野中予以审视,有利于从学理层面清晰地阐释出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到实现执政的整个历史逻辑。“纲要化”的时代创新性,既体现在新形势下对于政治性的全面强化,也体现在力图通过对“纲要”和“中共党史”各自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资源整合上,从而为“纲要”课程赢得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综观“纲要”自身的学科发展史,其中蕴含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特质,既有历史基因的继承,也有时代目标和创新方法的融入。而这种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基点,是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理性为载体得以实现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共党史学的学术使命更加艰巨,新的时代命题对其学术期待更加迫切,中共党史学的“三大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有序转型,以构建新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一些学科设置与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5]这为我们解决当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及其执政规律,在发挥资政育人的教育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建党伊始到新时代开启,中共党史学的百年演进中,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共党史学的“三大体系”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共党史学的演进经验是新时代构建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的基础和有效资源,要在新时代取得新的进展,更需要进行历史反思。

考量“纲要”课的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其如何处理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关系。“纲要”课最大的品质和特色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其学科设置理应更多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和优势。但是,认真研究近年来“纲要”课教学科研的总体特点,其设置样态距离理想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照搬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成果的问题,“纲要化”的质量不高,应该有所为的命题和范畴没有在“纲要”课中体现出来,或者体现得不充分;而应该有所不为的问题,反而给予了强化表达。中国共产党是改变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中共党史研究的品质、方向、主题、主线的体系化设置,是决定“纲要”课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党史学界予以高度关注,更要形成推进“纲要”课健康发展的学术自觉,尽力为“纲要”课提供优质的资源,培根植土,把中共党史研究中好的经验和成果在“纲要”课中体现出来,形成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与“纲要”课建设良性互动的研究与教学关系新格局。

同时,“纲要”课教学的科学性有助于反哺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纲要”课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由广大受教育对象直接参与的学术科研活动。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生产的重镇,科研是其传统优势,也是其基本使命之一。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必然深受学术氛围的影响,对于所接受的教育内容进行学术化的评价和鉴别,通过自身的理性过滤从而完成对受教育内容的吸纳和删除,这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基本规律。“纲要”课教学如何把学术的力量有效融入一般教育规律,是评判教师教学水准的标尺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纲要”课中的一些命题,大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学理上的疑问,这也是教学实践中解决“真懂”“真信”的重大契机,需要教师给出学术上的回答。在这种教育与反馈的学术互动中,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问题和命题也就得以形成,如何给出符合教育目标的学术回答,是考验教师党史研究学术涵养和学术能力的一场现场考试。可以讲,“纲要”课教学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促进,无论在问题和选题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抑或是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设置上,都具有反哺中共党史研究深化和发展的功能,是教师和党史学界获得研究资源和研究方法的重要平台。

具体来讲,中共党史研究与“纲要”课教学的互动发展,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逻辑关系。为做到两者的融合统一,需要明确以下认识: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硬核”,即中国共产党历史是“纲要”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二是,研究中共党史是以中国百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以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增强信念、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三是,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是“纲要”课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2] 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0,(8).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1).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责任编辑:鲍莉炜

岳永华

版式制作:岳   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