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材修订;教学建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唯一统一开设的全国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学术性和现实性都很强,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也很高。因此, 2018年才由原先的教学大纲拓展为统编教材,在规范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巩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思想政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材出版使用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性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局部地区的战乱和冲突持续爆发。我们面对着不确定性在加大的未来,人类面临着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与此同时,我国在稳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新的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为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的学科品格,对2018年版教材进行修订,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次修订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世界之变与中国之治,围绕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把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机地融入教材。为帮助广大教师用好2021年版教材,现就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修订原则、主要修订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做点说明。
一、本次修订工作的理论准备和总体思路
不论是做好教材修订工作还是用好新修订的教材,首先都是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作好理论准备。从世界之变与中国之治、时代之问与中国之答的高度,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时代内涵,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有机融入教材的修订和新教材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博士生教材思想站位步步高、理论剖析层层深的鲜明特色。
在全书的编写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这样的基本精神,即把习近平关于“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P13)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阐发的支撑点;把习近平关于“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重大论断,作为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立足点;把习近平关于“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2](P428)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作为回应世界向何处去的出发点;把习近平关于“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3](P66)的重要论述作为展现和解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切入点。其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阐发是理论基点。
我们这里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不能从一般的理论相关性上去理解,也不能从编年史意义的纪事范畴上去解读,而是必须视为深入揭示时代发展和历史规律的科学范畴,是引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科学论断。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能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资本如此,现代无产阶级也如此。因此,从客观上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就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历史性交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2](P428)“两个大局”在同一时空下同步交织,形成相互激荡的历史性交汇,成为最独特的时代景观,表明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世界的百年变局越来越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绕不过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已经越来越超出一个国家的界限,日益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格局向好的力量。这是我们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基本出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在理论上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重大思想成果。只有从这样的大时代观、大格局观出发,才能从以下三个维度深入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时代内涵。这是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的根本理论前提。
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核心意蕴,就是将中国主题融入时代主题,促使两者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从变化发展了的实际中提炼出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事关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即“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针对的是中国“发展以后”所出现的新问题。解答这一时代之问,我们对内进行了关于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探索,对外则进行了如何在开放中实现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探索。“两个大局”同步交织论断的提出,把解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出路与引领时代潮流的发展统一起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仅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解决国内主要矛盾的出路,也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战略举措。我们从中国主题和时代主题的融合上更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取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从理论创新的方向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争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较大的促进;从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一致性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取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为实质性贡献。
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基础意蕴,就是把中国发展融入世界发展,促使两者良性互动。
在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实践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判断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3](P66)这就是说,只有把时代课题落实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来,把民族发展融入引领时代潮流中来,中国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第二个判断是:“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3](P486)这就是说,要让各国大门向中国打开,中国首先要向世界各国打开自己的大门。上述这两个基本判断充分说明了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一致性。要构建开放合作、协调平衡的世界发展新格局,必须把立足自身的发展与不断扩大开放、创造出更多共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开放意蕴,就是让中国精神融入时代精神,从而促使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有机统一。
时代精神是在深入考察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把握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形成了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中国精神。建立在理论自觉上的坚定理想和无畏献身是中国精神的内核,而善于学习是中国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P540)今天,中国精神之所以能够全面融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认定当今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而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坚持的时代精神,始终是开放发展的,而开放是当今世界无法阻挡的大趋势。世界的动荡变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互交织,从而决定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无限前景和重大时代意义。
总之,我们紧密结合近三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不平凡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紧密结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丰富时代内涵的把握,开展教材的修订工作。通过这次修订,我们努力做到教材结构设计合理,论述全面详实,内容精当准确。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把丰富的思想讲简明,把深刻的道理讲浅显,把凝练的精神讲敞亮,打通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相信讲授此课的老师会感同身受。要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上狠下工夫,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拓展理论视野,深刻认识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和充满变数的当代世界,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真正融入教学全过程。
二、教材编写和修订的具体原则
为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组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明确了具体的编写原则:
第一,突出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坚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当今时代,国际上可谓乱象丛生。疫情肆虐、国际合作防控乏力,背后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把疫情溯源政治化,不断制造并扩散“政治病毒”;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国际社会动荡不安,根源在美国坚持霸权主义立场和“冷战思维”,大搞单边主义、假多边主义、“长臂管辖”;力图构建全力围堵中国的所谓“价值观联盟”和“北约亚洲版”,使我们今后不得不更多地面对“逆风逆水”的挑战。就国内而言,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以党史教育为抓手,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已形成风气,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形势健康向好。但也要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依旧任重道远。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加隐蔽,批判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一刻不能含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一刻不能放松。要抓住其中的真问题、大问题,解答博士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必须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讲世界性问题时要自觉坚守中国立场,能够讲出中国的观点和应对,凝聚大家的共识;讲中国问题时要具有世界眼光,不但能够讲清中国贡献和中国智慧,更要讲清我国如何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这一根本。
第二,自觉运用辩证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辨明时代潮流不转向。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讲清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及其客观趋势,揭示其中的规律性认识。要把规律性认识讲好,还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反复无穷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必须从现象入手、从事实出发,需要经过从现象到本质再还原到现象的反复过程。既不能驻足现象,也不能孤立地讲本质。不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把本质还原到现实过程,达到“思维的具体”。这也是教材重要的修订原则。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2](P428)这一重点论基础上的两点论,就是辩证综合,就是“思维具体”。
第三,自觉运用比较方法,用事实说话,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近几年来,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中外疫情防控的效果比较中,可以看见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比较中,可以看见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高下。在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互为机遇而美国不断“脱钩”“制裁”的比较中,可以看见西方文明的衰落和中国文明新形态的强大生命力。在这样的比较中,检验我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能力,检验引导博士生认识各种社会问题背后的现实根源和制度优劣的教学效果。
第四,自觉运用创新思维,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在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讲清楚历史与现实、未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趋势,并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不断推进这一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必须充分肯定。但是,这种创新不是取代马恩列,也是不容动摇的。要集中讲清两点:一是守正创新的关键是“结合”论创新,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新的历史条件,是运用式的创新。不能丢掉老祖宗,不是另起炉灶。二是讲清时代的依据。划分时代可以有不同的客观依据,因而作为科学认识范畴的时代也有大小之分,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加以混淆。习近平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3](P66)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的视角,抓住当代世界的普遍性困惑进行释疑解惑,才能很好地引导博士生认清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
三、主要修订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彰显真理力量的生动形式。各个章节的修订工作都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取得的伟大实践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坚持教材内容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此次教材修订在保持2018年版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精准优化、有机融入了3年来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内容。由于教材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专题之间注重相互呼应,在具体呈现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具体来讲,各个章节主要围绕下述方面进行议题设置、逻辑展开和内容增删:
“导论”是教材的总纲,主要阐释了以下问题:时代潮流和时代特征是我们今天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客观依据;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立足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把握时代、引领潮流的看家本领。
在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中,通过对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引擎的实践总结,在把握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的同时,深刻论证了中国经验在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新挑战中的世界意义。
在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中,从世界政治格局的乱象中把握本质和全局,认清时代发展大势,澄清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及国际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世界之变中中国之治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中国贡献。
在第三章“当代世界文化”中,充分反映习近平关于当代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论述,秉持“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因交锋而进步”的理念,批判抵制“西方文明优越论”和文化霸权,特别论述了我国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倡导者的文化自信。
在第四章“当代社会问题”中,面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各种社会问题尖锐复杂且解决乏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全球治理困境,深入总结我国社会建设的艰难探索和不断创新,揭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整体布局和制度密码。
在第五章“当代生态环境”中,从理论和历史的结合上揭示生态问题作为当代主要全球性问题之一的症结所在,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艰苦努力和巨大贡献,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进行了集中概括和阐释。
在第六章“当代科学技术”中,充分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动态,系统总结了中国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思路和重大突破,对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
在第七章“当代资本主义”中,揭示国际金融危机和疫情危机以来的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聚焦其体系性制度危机,揭示其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衰落,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
在第八章“当代社会主义”中,增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内容,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功之道,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同时,为了尽量减少与其他教材的内容重复,体现本教材的特色,我们紧紧抓住一个角度,即“中国与世界”。无论是提出问题、分析和论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着眼于两者的关系,而不孤立地讲某个方面。这个独特的宏大视域,较为有效地避免了与本科生、硕士生相关教材的重复,又较好体现了博士生教材编写在学理层面要更高更深的总目标。
此外,适应博士生认知特点和专业需求,教材增设“习语”栏目,在各个章节适当加入具有典型意义和较强说服力的图表、数据,用生动的事实和鲜活的语言对重要思想观点进行全面论证,也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教材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近三年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看待当代世界和中国。这不仅是“导论”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整部教材贯穿的一根主线。围绕着这一主题、主线,教材的编写从问题出发,通过各种讨论,最后落脚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第一至第六章的总体逻辑思路是:第一节主要讲“这个世界怎么了”,即概括当代世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体现世界眼光;第二节主要讲“世界各国怎么做”,即剖析世界各国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应对,反映中国主张;第三节主要讲“时代之问”的“中国之答”,即总结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世界的突出贡献。第七章、第八章讲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本次修订打破了以往自成体系、各说各话的惯例,而将其各自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全部纳入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总视角,通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同步交织”展开。也就是说,不再孤立叙述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问题和规律,而是将其置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具体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如何以理论的透彻性,精准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解读,并获得博士生的广泛认同。这需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同时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相应的授课艺术,处理好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关系。我们当然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不是以空洞口号和政策注解的方式,而是以严谨求是的学术方式加以解决。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既不能照搬和停留在一些公开宣传的内容上,更不能以“非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彰显所谓的“学术自由”而哗众取宠,而要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论证,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话语实现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作为最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在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基础上提高学术研究的深度,努力做到党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我们不仅担负着思想引导的责任,而且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创新和传播的责任。
为有效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教师除了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过硬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素质外,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牢牢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全部讲授内容的立脚点。不难发现,“两个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两个时期(世界转型过渡期和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两件大事(发展与安全)的重叠,就是突出的时代特征。它首先决定了今天无论存在着多少干扰和艰难险阻,时代潮流是确定不移、不可抗拒的;决定了无论存在着多少风险和曲折反复,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虽然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不确定因素增加,越是任务艰巨,但道路已经开辟,基础已经奠定,布局已经形成。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迈向这一目标。
第二,着力解决“挨骂”的历史性课题,这是我们全部讲授内容的目标。“挨骂”是西强我弱的历史遗产,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今天的历史任务。资本主义作为称霸世界的力量,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剥削压迫,而且进行文化上的奴役。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解决“挨打”“挨饿”和“挨骂”三大课题。还要明确,革命时期的“对骂”,只解决了革命的正当性问题,并非真正解决了“挨骂”的历史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趋于定型,说明我们在基本上解决“挨打”“挨饿”后已经具备了解决“挨骂”问题的条件。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努力解决“挨骂”的问题,是今天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也是本课的追求。
第三,努力发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这是我们全部讲授内容的思想力量所在。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依据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仍然是根和源,仍然具有跨时代的普遍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成果,本质上依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握和引领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才能揭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力量所在。事实证明,在今天,越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越是能够显示这一成果的时代价值,就越能不断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五、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人才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贯彻党中央关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根本任务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博士研究生教育应既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又重视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培养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这样既掌握精深专业知识又拥有较高政治素质的时代新人,才能够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真正看得更远、干得更好、走得更稳。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重论文数量轻研究质量等倾向,虽然随着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衰落有所改观,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做事先做人,并没有得到一些人的认可。此外,在当代,各个学科领域划分越来越细,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专业分工和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这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过于精细化的分工,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术视野比较狭隘、理论创新能力比较弱,尤其是思想方法较为简单片面,甚至存在鄙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倾向。要知道,在大学学习期间,每个人的学习研究是分专业的,但整个人生却是不分专业的。实践表明,世界观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观察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不取决于在某个专业学科的能力,而取决于立场观点方法。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理论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有效途径。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读书养成生活方式。习近平曾借用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的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谓读经典要立意高远,意念坚定,甘于清苦,耐得住寂寞;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谓读经典要经得住磨炼,百折不挠,不畏艰辛,勇于付出;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谓读经典要反复学习,不断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获,思有所悟,用有所成,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一致的理论自觉。真正进入这种境界,读书就不再是一种外在的需要,而是养成了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
广大教师要用好这本教材、上好这门关系重大的课程,首先要有责任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与教材一致,不能以任何理由另搞一套。需要把这本教材的内容吃透,教学中的基本逻辑、重要观点和提法以及课程内容,要下工夫去研究。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教学态度,真正把领会到的精神实质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放到社会历史的演进、现实国情的剖析和发展趋势的展望,以及日常生活的切身体会中来认识,进而转化为适合教育教学的知识点。
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有使命感。成为堪当大用的祖国人才,没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是绝无可能的。因此,不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身外之物”,更不要将其视为累赘。只有从内心认可了,有兴趣了,才有可能学进去。如果在学习中有了收获,萌生了兴趣,那就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课。当然,对学生的起码要求是熟悉教材、研读教材,不能脱离教材上课,这是学习纪律。总之,教学相长,只有师生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能够真正使博士研究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进而转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内在的看家本领,转化为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涌流的精神源泉。
(执笔人:侯惠勤)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岳永华
版式制作:陈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