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话前沿|铸就辉煌,助力边疆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校园传媒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 2022-12-27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的历史沿革也由此而来。1992年之前为校基础部体育组,后调整为校体育工作部。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首家体育学院。2001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资格以及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经增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12月重获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资格,招收篮球、足球和武术3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日前,经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审批,我校获得招收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资格。学校拟从2019年开始招收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四个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



办学以来,体育学院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和“健体、立美、崇德、尚志”的院训,为社会培养了2600余名体育人才。学校历届领导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18年获云南省高校篮球比赛冠军,曾出访日本、泰国等多个国家。因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学校曾多次获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嘉奖,是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学校。



一、学院现状


1.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教授5人占9.80%、副教授15人占29.41%、讲师24人占47.06%、助教6人占11.76%,硕士及以上学历38人占74.51%。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裁判员5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


2.人才培养


学院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体育专业硕士点。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3人、硕士生55人。同时,学院为学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开设《大学体育》课程。学院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2008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第四名、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和1500米冠军韩桂明,全国三好生蒋庆江,云南省最美大学生王星鉴,CBA运动员刘冰,CBA选秀大学生王彪,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裁判白鸽,13届全运会率队获得一金一银的竞走教练李宗蔚等优秀大学生。



3.科研教学


学院教师主持省教育厅、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等课题14项;编写教材、专著10余本;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外文期刊1篇,中文核心11篇;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科研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2018年1-6月,获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发表CS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CPCI-SSH论文3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


4.办学特色


(1)重构教学时空,延伸课程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空间单一、教学时间刚性的局限。学院开展的教学改革以“重构教学时空,延伸课程体系”为指导思想,更新课程和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时空观,构建多元、多维、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网络。具体为: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多维度课程体系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改革策略,坚持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开展体育理论微视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体育学习多元评价。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包括健美、保健、减肥以及各项目课程等,实行“运动世界校园+体育课程+体育理论+运动代表+体育竞赛+裁判等级证书+......”多元化评价体系。其中“运动世界校园”是云南省第一家推行校园跑的高校,即每学期必须长跑100公里。


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延伸教学。将体操、排球、武术、健美操、足球等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早操相结合,让部分教学内容在早操完成。这既有益于早操管理,又使课堂教学得到极大延伸,弥补了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二是打破课程壁垒,强调项目的整体性。依据项目将专项课、普修课、副项课、公体课,以及运动竞赛、代表队训练看成课程整体,构建金字塔型的课程体系,明确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低层次的课程成为高层次课程的教学资源。



(2)重视社会服务和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服务是大学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而人才培养是办学的根本。学院办学始终注重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批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羽毛球等项目的裁判员,仅2017年,学院便培养9名篮球一级裁判员。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学院学生长期代表盘龙区参加民族运动会,承办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运动会,获得高度认可。


二、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办学定位


学院的办学定位分两个阶段:


2001年-2007年,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云南,服务云南,为云南培养农村中学、农职中学和相关学校的体育教师”。


2008年-至今,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培养边疆高素质体育人才”。



(二)院训


学院的院训为“崇德尚智,健体立美”,涵义深远、博大:注重强化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注重强化学生人格、人性发展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全能的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具体释义为:


崇德:尊重道德,完善品德。


尚智:注重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过硬的综合性体育人才。


健体: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发育规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立美: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人格、人性发展,注重学生创新品质、审美能力和形体美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人才培养目标


1.体育教育专业:全日制四年制师范类本科。主要培养具有宽泛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体育技术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和课外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全日制四年制本科。主要培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能在各类经营性健身场馆、健身俱乐部、各级健身中心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健身健美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能在公益性体育健身场所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教学教练;能从事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及体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3.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教学、运动训练以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三、机遇与挑战


重获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资格、中国体能协会云南分会成立以及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院成立为学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农村体育研究院的建立为体育科研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九大以来,学院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搭建中国农村体育的合作研究平台,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提升我国农村体育服务能力,2018年10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批准成立农村体育发展研究院校级科研平台。研究院将打造成由学校党委领导下,争取云南省人大、政协的政策支持,实行独立管理、协同创新性质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努力建设成为集理论研究、决策咨询、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高端智库。


(二)加强体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机制

引进人才,整合资源,提升体育专业师资力量水平。学院通过调研,了解当前健身行业、大中小学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与大中小学校、体育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50个实习基地),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


(三)拓展合作办学、联合办赛渠道,提升学校知名度


2018年5月,体育学院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初步达成联合办学意向,将在研究生教育、体育教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科研等领域,以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访学、短期培训等形式进行深入合作。学院根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要求,加强与云南省篮协、昆明市篮协、云南省武协、云南省射箭协会等体育协会的沟通联系,打造知名体育品牌赛事,如2017年“正己杯”国际传统弓射箭比赛、2018年高原青少年篮球夏令营及教练员培训、2018年CSCA体能训练营、体能教练员认证培训等。



四、困难与瓶颈


学院在面临经济社会和边疆体育事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学院发展的困难与瓶颈。


(一)学科专业建设着力点不明确


按照立足边疆,围绕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突显特色,提升内涵,协调发展的总思路,在深入分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基础上,科学规划,明确重点,通过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找到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着力点,力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尽早获批。


(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科研整体水平亟需提高


学校办学规模扩展迅速,在校生人数激增,使体育教师师资出现较大缺口,生师比偏高。学院教师职称晋升较慢,近5年学院仅有1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教师科研能力亟需提升,尤其是重大科研立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等。实施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在职提升长效机制,力争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高水平团队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体育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接度不高


按照“体育教育师范类认证”的思路,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科教协同、产学研结合,但由于学校及学院资源有限,导致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体育教育师范类认证对接度不够。试点以学生自主选学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展望


学院坚持“教学是立院之本、科学研究是强院之路,依法行政是治院之据”的治院方略,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本科建设、发展为平台,育人为本,践行“教学神圣、课堂神圣”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往期回顾:

2019年寒假学生安全温馨提示

云农近期要闻速览(1月2日-13日)

给自己掌声,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院长话前沿|打造农业经管人才培养摇篮和研究高地

荣耀归来!云农学子、迪庆首位民航飞行员白玛扎史回到家乡




编辑|王凤英(18VHL园艺

作者 | 邓 伟(体育学院院长)

审核|汪曾卫   朱小宇  李欣   张媛   张涵琦   刘勇


看小编这么努力,点个赞再走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