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的时候我出了趟门。
    我已经很久没出过门了,以至于很多出行记忆的细节都忘记了,脑子里只剩下美好的瞬间,但事实大多并非如此,自打我当了父亲,观察亲子关系和相处方式就成为了我的本能。
    当然,这毛病也不完全是出于我主动找不自在的贱骨头气质决定的,主要是中国的中年人除工作出差之外的出行,大多是由孩子驱动的,只要出行,身边皆是父母子女,这次出行也是如此,让我久违的贼眉鼠眼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刚上了高铁坐好,前座来了一位母亲,带着一个男孩。孩子年纪不大,但应该上了学。
    这位母亲到了座位前先跟靠窗的男士说,自己和孩子的座位没买到挨着的,希望能够换一下。男士欣然同意,男孩非常有礼貌的向男士鞠了一躬并说了谢谢叔叔,让人产生好感。
    我看到这里内心是泛起一丝踏实的。我虽然是个家长,但也很惧怕遇到太小的孩子,太小的孩子不太能够自控和受控,这个孩子显然已经脱离那个阶段,看起来一副特别能自控的样子。
    车开起来后,孩子很安静地坐着,我也打算听听播客打发时间,还没等我插上耳塞,妈妈说话了。
    妈妈:“儿子,你吃饭吗?”
    儿子:“不吃,我不饿。”
    妈妈:“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吃?”
    儿子:“我饿的时候再吃。”
    妈妈:“哦。”
    听到这里,我心说母子之间还挺民主的,能征求意见的家长都是好家长。
    结果我心还没说完,妈妈突然说:“我觉得你还是现在吃,一会过了饭点你还能吃得下去?”
    儿子:“我真不饿。”儿子提高了点音量。
    妈妈:“你小点声,你看谁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的?”
    儿子:“可是我不饿!”孩子放大了声音。
    妈妈:“你别那么大声,不饿就不吃了?”
    儿子:“我饿了就吃。”音量继续加大。
    妈妈:“你安静点,我平时是不是白说了?”
    儿子:“没白说!”音量继续加大大。
    妈妈:“你降点音量,妈妈说话你什么时候能听?”
    儿子:“我没有不听!!”音量继续加大大大。
    妈妈:“你先把饭吃完,吃完想干点什么不行啊?”
    儿子:“我一会儿再吃!!!!”音量继续加大大大大。
    妈妈:“别嚷嚷!你怎么不懂事呢?人能越大越不懂事吗?”
    母亲每句都要求孩子小点声,但显然她行为跟她的诉求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打从开头就没打算征求意见,还不如直接下命令。
    但这不是重点,“懂事”这个概念一出,母亲开始发散话题了。从“不好好吃饭”,到“粒粒皆辛苦”,经过“习惯不好”,途经“教养缺失”、取道“道德缺失”,一路奔赴“这次班干部评选没选上主要是因为吃饭不好没有光盘丧失了被推荐的权利多么可惜”,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以小见大,现实主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民间莫泊桑,高铁欧亨利。但凡你从半截听,你绝对想象不到这一切是始于一句:“儿子,你吃饭吗?”

    更值得称道的是,情节虽然曲折,但她还能坚持不懈地在每一个段落总结处精准使用疑问和反问句,毫无磕绊,一气呵成,没有几年相声贯口儿专业训练绝做不到这种能上台的程度。
    就在妈妈正准备往人生未来的方向引导时,孩子突然暴走,发出一声气吞山河的哭喊:“我!不!饿!!!!!”
    这句哭喊终于让我回忆起大家的初心是什么。此时我觉得我有点幼稚,孩子再能自控,架不住家长表演。
    妈妈:“一说你你就嚷嚷,怎么那么爱嚷嚷呢?”
    我内心不禁涌出一股钦佩之情:牛逼,这一串反问大贯口儿,孩子能坚持到现在才炸窝已经相当有涵养,孩子能嚷起来难道不是您厥功至伟吗?
    妈的,我发现我也学坏了。

    孩子的爆发打断了妈妈思维导图,她停了一下,稳定下情绪,用舒缓的语气对孩子进行了劝慰:
    “不吃饭对吗?”
    “好孩子能随便哭吗?”
    “你看谁家孩子跟妈妈那么大声嚷嚷了?”
    孩子果然很快止住了哭,我认为他选择停住不哭主要是为了止损,省得再来几句劝慰扛不住。就冲孩子当机立断的本事,我要是他妈妈,根本不纠结他吃不吃饭,赶紧去A股开个户才是正事——如果去玩比特币,搞不好有大出息。
    最终,孩子在高频率抽泣中吃起了饭。
    孩子吃了几口,妈妈问:“饭还热吗?”
    孩子抽泣着回答:“饭案有点凉昂了。”
    妈妈:“肉呢?”
    儿子:“肉哦也有点凉昂了。”
    妈妈:“耽误这么长时间,饭菜能不凉吗?”无敌追魂问。
    孩子咳嗽了一下。我很担心他在这种状态下把米饭吸进气管,那才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
    不管怎么说,我想,这段对话终于结束了,车厢终于可以安静一些。
    当然,这只不过是我以为的结束。

    吃完了饭,两人消停了一会儿,孩子问妈妈:“妈妈我能看会儿iPad吗?”
    妈妈:“行,看十分钟。”
    儿子:“十分钟太短了。”
    妈妈:“老看iPad眼睛能不坏吗?”
    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儿子:“十分钟连一集都看不完。”
    妈妈:“那十五分钟。”
    儿子:“太好了!”
    孩子声音很由衷,让我也情不自禁为妈妈的进步而高兴。
    然后妈妈说:“看完了咱们学会儿数学。”

    说好的吃完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的呢?
    儿子:“妈,我不想看了。”
    孩子许是嗅出了不对,让他认定这是一个不太划算的买卖,很机智地改了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妈妈显然也在成长,她说:“好的,那咱们直接学。”
    儿子带着哭音儿回了句:“那我还是看吧。”
    妈妈:“十分钟。”
    儿子:“不是十五分钟吗?”
    妈妈:“你刚才还说不看呢。”孩子还是太嫩。
    儿子开始哼唧:“……妈妈我今天不想学数学了。求你了,今天放假。”
    妈妈:“不行,你数学本来就是最弱的科目,最弱的能不天天都复习吗?”
    妈妈:“你上次数学单元测才得了90分,一年级的数学得90分能行吗?”
    妈妈:“妈妈不也放假呢吗?那我不也要陪着你一起学习吗?”
    反问大师再次上线,引人入胜,我差点接了下茬儿。
    儿子拉着长音继续哼唧:“妈~妈~,书上的我都会了,没什么可复习的了。”
    妈妈:“这你不用担心。”
    这句话才是最让人担心的,果然,她继续说:“小状元和学探诊我都带了。”

    这句话差点直接给孩子送走,儿子从嗓子眼发出一声干呕声,再次暴走哭喊:“嗷啊啊啊啊啊。妈妈,你怎么这样啊!”
    杜鹃啼血,肝肠寸断,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妈妈似乎被打动了,没有再继续说话,她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泄时间,直到孩子自己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她说:“iPad不看了吧?”
    “嗷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呵呵,蹲下是为了跳得更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母子双方在相当不友好的气氛中就两位数加减法和圆角分换算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期间母亲的讨论范围数次从小学数学向哲学范畴延伸,不时涉及到“不会算七元八角等于多少角的人生是如何完蛋的”这种知音体毒鸡汤,而孩子也随着母亲的思维导图的延展为了自己暗淡的未来暴哭了几次。

    这点儿数学题折腾完,我已经到了站。下车经过他们的时候我特意回头看了一下,孩子俩眼已经肿得跟桃儿似的了。而此时妈妈已经转移战线,开始启发孩子背诵诗词:“水调歌头你要是实在记不住,你可以唱歌唱出来。我当年学会唱这首歌的时候记得特别快,这就是学习的技巧,学习是不是特别有趣?”
    孩子面无表情地回答了她:“屁。”
    车门开了,我在妈妈的“单冤人唱昂揪,欠里共婵安娟”的歌声中下了车,眼前充满宇宙万物的哲理。

    当然,高铁上的经历仅仅是个开头,在随后的几天里,我看到了N个被家长整崩溃少年儿童。
    比如在排队买票时没有插进队而被爹妈骂笨的孩子,一脸懵逼的样子八成是在思考学校里道法课上受到的教育怎么跟现实里不太一样;
    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要求表演歌舞的孩子,站在那里被数落不够大方,一脸纠结的样子可能是在判断,到底这趟是带我出来玩还是带我出来卖艺的;
    再比如拿来作为成年人闲得没事Social材料被公开暴露隐私的孩子,在哈哈大笑中面若死灰的样子简直是“社死”的真实写照。
    在秦淮河边的一间餐厅,一位母亲数落自己的孩子:“我选这个地方就是为了让你能感受一下秦淮河的景色,你倒好,跑这瞎跑来了,你看有正经人像你一样瞎跑吗?这钱不是白花了吗?”我和那个被数落的孩子同时看了一眼我家那俩正在瞎跑的孩子,不正经的人之间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我内心还多了分愧疚:我不但不正经,而且不懂事,当场拆人家台。
    在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母亲反复推开向她怀里扎的哭泣的孩子,孩子还穿着开裆裤。
    “你别碰我,你去抱那个柱子去。那个柱子才是你妈。”她指着旁边的路灯杆子对孩子说。
    孩子太小,不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真就过去抱着柱子哭。母亲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黑眼球使劲且高频地向视网膜方向翻,嘴角呈现嘲讽的弧线。
    这种表情我只在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里的妇女吵架场景中才能看得到——我要声明对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毫无意见,甚至还有点喜欢看,我从《篱笆女人和狗》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撕逼戏的深度爱好者,我认为那才是人类交流的精华,我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在亲子之间看到。

    还有一些家长不甘于在小范围内彰显自己的爱好,他们不但让自己孩子惊恐,还要让别的孩子惊恐。
    我这几天就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看到一位父亲专心致志的打孩子。一板一眼,套路清晰,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仿佛在进行着一项目伟大的事业,集齐七十个白眼可以召唤神龙。具体案情我不敢妄自揣测,但按照那位父亲的打击力度来看,这个孩子犯的错误至少应该写进了《刑法》里,如果是这样,我认为有必把孩子要交由公安机关处理——我估计这位父亲不太会选择这么做,因为进了派出所,被留下的不定是谁。

    这段时间有个相当热的电视剧叫《小舍得》,我没怎么看,但据说里面涌现出一大群不太正常的家长,搞得孩子相当苦闷。很多人说这是放大了的戏剧冲突,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这样夸张的父母。
    这种讨论当然是好的,但我倒认为这种戏剧冲突不过是因为篇幅限制而使得冲突密度增大,真实性未必有什么问题。而这样的父母确实不多,因为很多人连这样的父母都达不到。
    如果你放眼现实世界,就会发现《小舍得》里面的打了鸡血一样的父母已经算是精英父母,他们虽然在搞事情,但好歹怀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花了时间砸了金钱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搞,而且,他们知道自己在搞事情。知道自己在搞事情的人,一般搞不出什么太大的事情。
    而现实中很多家长也在搞事情,关键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搞事情,轻描淡写地就把孩子的尊重和亲子间的信任全干掉。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妈妈我想困告告》,描述了家长的一些奇异行为,到现在我仍旧坚持认为,很多家长行使教育权利时有相当强的表演欲望,颇有点人来疯的毛病。我不得不承认,中国家长在把孩子整崩溃上实在是太有一套了。
    我们经常会在社交网络看到关于路遇吵闹的熊孩子的讨论,我觉着在公共场合里,家长们最好也能消停点。
    我出了趟门,现在一闭眼耳边就响起“单冤人唱昂揪,欠里共婵安娟”,一张嘴就想反问,难道我招谁惹谁了吗?

    当然,我劝家长在外面消停点别人来疯也不光为了我自己,因为折腾时间长了,孩子总有逆袭的时候。回程的高铁上,我旁边一父亲非要拉着他儿子拿手机玩猜词,孩子开始拒绝,但父亲一直坚持,还咋咋唬唬定了一些诸如描述时不许出现动词、不许做动作之类的规矩,让半个车厢人都注意了他们。孩子没办法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小龙虾”。父亲:“三个字。第一个字,大的反义词。”儿子:“小!”
    父亲:“第二个字,我属什么的?”
    儿子:“龙!”父亲:“在南京,我最喜欢什么来的?”儿子做冥思苦想状,片刻后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了!!”然后在他父亲期待的眼神高喊道:“女!小龙女!”


    对原创的转发就是对原创的最大保护如果您不希望错过文章,就星标、点赞、在看和留言吧。

    如果你喜欢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可能还想看:

    当代少年儿童写作文能有多糊弄

    中年男子的崩溃,从女儿给他介绍幼儿园男朋友开始

    成年人不要老瞎XX灵机一动和转念一想

    挨撅,当代家长必备技能

    人不挨揍枉少年

    情人节最浪漫的礼物,莫过于爱人镜头中的自(shǎ)己(mào)

    每一位养女儿的老父亲,都逃不开人格分裂的命运

    一个面具带来的惨案

    回家别告诉你妈

    我要回家告诉我妈

    你妈盖好,便是晴天

    有了二胎的父母,都成了社会人儿。

    转发或“在看”都是瓷
       关注二姐夫,生活更神叨 点赞是一种态度,在看是一种认可,转发是一种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