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创造未知的世界”,是在传统的决策式AI/分析式AI(Discriminant AI/Analytical A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更强调学习归纳后的演绎创造,通过模仿式、缝合式的生成创作,不断判别和进化,从而产生全新的内容。典型应用有Text to Text(通过文本生成文本)、Text to Image(通过文本生成图像)、Text to Code(通过文本生成代码)等多种。而文本通过人工智能数码编制、程序算法设计后,会创生一种在内容、形式层面均与人类文艺近似的AI文艺。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文艺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多元的、深刻的和持久的。当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持不同看法、态度的焦点在于它能否模仿人的情感,被植入文艺创作应有的经验、价值等,使其在智能化程度上靠近或超越人类。这是导致学界对AI文艺有极大分歧的关键因素,也代表着今后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记忆、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显示出计算机的优势。然而情感、知觉非其所长,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制约AI文艺发展的瓶颈,舍去情感和知觉等核心要素,电脑不具备人脑的特征,创作佳作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最初图灵设计的图纸中,根本没有为诸如愤怒、高兴、欢喜这类情感预留位置,这些非理性因素是被排斥在外的。这近似人工智能文艺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目前出版的诗集中也不乏一些感人的优美篇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智能情感化有着较大限度。“艺术‘拟主体’的情感表达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作家艺术家的感情抒发和情绪表达,是大可令人质疑的。”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阶段来看,通过程序设计使计算机具有人类那样的情感、意志、欲望和思绪,是无数科学家和电脑爱好者所追求的目标。1997年,麻省理工学院Rosalind W.Picard教授便率先提出“情感计算”的设想,让计算机像人那样有七情六欲和情感思绪,然而此后数十年,这条路走得格外坎坷,大概让机器模拟人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难题。而未来此项技术一旦在计算机、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协同攻关下完成,则AI文艺有望迎来另一个春天。其次,创作和阅历方面的经验缺乏是制约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智能技术重点突破的地方。传统文艺格外重视作家的经验,既包括主体的成长、遭遇和变迁,在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中观察世界、积累素材、体验人情,进行各种储备和积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写出力作的前提。中外很多作家皆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进行艺术加工,创制文艺精品。此外,“经验”还包括饱读诗书、勤于练笔、不断打磨,在创作方面更得心应手,便于运用各种艺术技巧传达语言、展现个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根本上来说属于机器是即兴创作,作品是在程序和深度学习的背景下生成的,具有立时性、缺乏过程性,且有几分批发和复制的意味。智能计算机缺乏空间上的变换,静止地在通过算法便获得对创作的模拟,进而组合字词形成篇章。“人工智能还不具备类似人的主体性,一旦有了现实空间的活动轨迹,人工智能的写作就会实现较大的飞跃。”人类的文艺创作需时空结合,在这两个维度上延展,时间上一部作品可能跨越数载呕心沥血写成,空间上主体需丰富自身经验并积极融入体验形成创作素材,相比而言人工智能在这两方面都较欠缺。是否人类可以帮助人工智能储存和增加某些经验,比如创作山水诗携其在自然山水中游览,辅以大数据词汇仓库在现场写诗以“出口成章”,或为人工智能写作提供必需的氛围、语境,或将之前的人工智能创作以范本、案例的方式输入程序,成为其再度创作的参照。最后,有否价值观念是衡量AI文艺作品的又一尺度。从现有AI文艺作品来看,它很难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倾向,主要在叙事、文体等形式方面见长,不以深刻的描绘和动人的抒情见长,很难直抵读者的心扉影响其价值观念。AI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念是人机共同赋予的而主要不是由人工智能所独创和主导的。如果从深度学习的机理与来源来看,现有AI文艺作品体现的价值观是由被智能机器分析和模仿过无数次的人间诗人、音乐家、画家等所赋予的——正是机器把此前的人类杰作输入其中当作模版或样品来供人工智能模仿,基于大数据所组成的语料库体现的是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智能机器人无法进行价值判断和深度反思。如欧阳友权所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判断,但那种判断不属于机器而是属于人的,因为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掌控在持有工具的人手中”。它“不会有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反思,也不会有对社会病灶的诊断和对人伦道义的评判,无以对接人的价值观”。虽不乏以人作为参照物和尺度来权衡和评析人工智能的意味,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今后是否能向软件和程序赋予价值观的方向发展?或者在赋予情感化与经验化过程中使其价值观念个性化、鲜明化?关于人工智能文艺批评及阐释问题应引起重视。这个问题目前学界偶有所提及31,但尚未深入探究。现有成果更多地从AI文艺创作角度来切入和探讨,随之而来的是文本的批评与阐释问题,它与AI文艺的传播、接受紧密相关,狭义上涉及具体AI文艺作品的审美鉴赏和批评标准,广义上涉及AI文艺整个生产流程乃至新型创作范式的评价、认定和阐释问题,研究空间极大,具有很好的学术前景。从学理上讲,围绕AI文艺有两大层面的批评阐释值得关注和讨论。(1)对AI文艺作品展开批评阐释。通过程序设计和适度学习来模拟人类创作文艺作品,这是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必将带来文艺范式的转型和文艺美学的挑战。通过算法、编程、输入等系列步骤产生的AI文艺作品,在体式、句法、修辞乃至风格方面的确与传统文艺作品大相径庭,当前该如何批评和阐释?采用怎样的美学标准来评价?已有的批评方法是否仍然适用?是否需要另外建立一种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匹配的具有阐释效度的新的批评理论?这些都是当下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日益增多、人们对其认知处于迷惑之时,加强对AI文艺的批评阐释,对减轻文艺从业者的紧张与焦虑、促进AI文艺健康发展、反馈给智能技术发明者以增强技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都迥异于传统文学,它对文艺生态的改变是立体的、深刻的、全方位的,从当前对人与机两种文艺生成及其形态(作家创作、AI创作)来看,AI文艺普遍存在着阐释的困境,需要转换一种思路,结合技术理性,加大对人工智能文艺的阐释,构建新型的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阐释理论。(2)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已有作品进行批评阐释。这和前文由批评家来解读、阐释AI文艺作品不同,是利用人工智能来展开批评,进一步拓展其现代功能。文学批评和阐释是与“生命感”相联系的判断,它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和价值尺度。与创作需要模仿人的意识、情感不同,批评阐释需要智能机器具有比较完备的价值体系,能对输入程序中的作品进行优劣高下的审美判断,并深入作品的结构、内容进行准确的评析,呈现感受、鉴赏具体作品的能力,彰显其作为拟主体的文学观、审美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善恶是非观念、伦理道德准则。虽然学界认为“人工智能对文艺作品的数据分析主要是一种线性思维的分析,尚缺乏对人类生命和情感的整体性把握,不管人工智能的运算次数如何叠加,它都无法理解复杂生命系统的非线性本质”。这只是目前的情况,人工智能还会继续发展——没有谁能断定未来科技的发展程度,而对生命的体验、对情感的把握是制约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模仿人类到多大程度的要害,这也启示着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向度和突破之道。我们认为,以人而非数据为中心,增强生命体验和价值关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批评阐释的终极遵循。此外,加大对AI文艺阐释和批评,有可能助推科学主义文艺批评观的形成。从目前各种AI文艺的生产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音、图像、符号及味觉、视觉的识别方面,有着比人更加敏锐的优势,通过软件的迭代更新及精心设计让这种长处在音乐、舞蹈、绘画、诗文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延续,则能突破人类的批评阐释较主观的樊篱,形成理性、精准、客观且具有说服力的批评,从而为人类的文艺批评提供多元参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尽管目前与美国还存在着差距,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中还可能遇到难题,但在大胆探索、尝试中予以反思并及时调整,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AI文艺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学界的前沿热点,它带动并波及诸多学科,提供的众多问题域急需从学理上做出回应和解答,这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学者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结合媒介发展史来重新审视人工智能与人类文艺的双向互动关系,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进行类型区隔并分别对待,可理性地评析、认定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同时,AI文艺带来审美的多重困境,作品的同质、类型化以及重语言技巧而非深层蕴含等,都引发人们深深的思索。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拟主体性及人文性,“危机”论、“替代”论还是“人机共存”论,以及从情感、经验、价值三个维度增强赋能、提高模仿,加大AI文艺的批评阐释,是未来很长时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文艺探究中绕不开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