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财东方“小青荷”的49天、2年和52次

10月28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正式闭幕,学院“小青荷”见证了同样精彩的“两个亚运”,他们用最美的微笑擦亮志愿服务的“金名片”。




49天,让浙财东方“小青荷”变得立体


9月9日到10月28日,学院“小青荷”上岗服务49天,总服务时长87577小时,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他们日夜兼程,在天还未亮的时候便抵达场馆开展物流与餐饮服务,在深夜仍有“小青荷”坚守维修站岗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们风雨无阻,在烈日下坚持做好通道检查工作,在雨水中保障场馆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他们为运动员提供语言服务,打破语言屏障,爱是最好的通用语言;他们得心应手,时刻穿梭在无障碍流线,与时间赛跑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他们张开双臂,为运动员和观众们挡住阻碍,用细心和耐心助力场上场下同样精彩;他们热泪盈眶,诉说着离别的不舍,播撒友谊的种子。



49天里,点亮我,温暖你,他们的故事无比动人,专业、暖心的服务让“小青荷”的形象变得立体。




2年,让浙财东方“小青荷”变得专业


49天的赛程服务,浙财东方“小青荷”们准备了两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开始招募,学院4000余名同学积极提交了报名申请。


他们不仅完成了志愿者概述、急救和礼仪的通识培训,还完成了专业的红十字救护证考核、助残、无线电培训。为了更好地服务赛事,“小青荷”们在赛前开展服务岗位的业务领域培训,反兴奋剂的“小青荷”熟记专业术语反复进行长达8小时的模拟演练、新闻宣传岗位的“小青荷”在暑假选择返回比赛场地苦练设备使用。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每一个志愿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加强体能训练,为赛事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42次志愿者培训、4场测试赛、246公里的双向奔赴,在志愿服务中磨砺与成长,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52次,让浙财东方“小青荷”变得闪耀


从秋分到霜降,我们携手走过丰收的季节,亚运圣火的光芒终洒在亚残最后一场赛后“小青荷”飞奔助人的背影上,媒体52次将目光聚焦给了学院“小青荷”。


微火成炬,燃动青春,体育精神在手中传递;不忘初心,转换身份,做志愿者的运动员同样精彩;争分8秒,助力赛事,细微工作从不松懈;传播非遗,共扬文化,中国故事用青春之声浸润。








一封封充满情谊的感谢信,背后是用温暖的爱心筑起的坚实保障和用无私奉献铺平的无碍道路。


向上滑动阅览




无数微光汇聚成暖流,“小青荷”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不断赋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我在窗口写青春”的最强音。




感谢“小青荷”

携手向未来


  ☞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  

缝隙里的东方,我看见……

 我院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现场评审会圆满完成

央视新闻报道我院“小青荷”叶慧琪,从运动员到“小青荷”,不同身份同样精彩!

一“研”为定 | 邵亦可:我的努力终有归处

 榜单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新媒体排行榜(九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来源|青春浙财东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