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内在文化和价值观
这大概是公众号头一篇最没有答案的文章——混杂着我非常个人的观察,感受,和浅薄的碎碎念。引用纪录片《美国工厂》的一句台词,We are one...but somewhat divided. 献给所有游走在文化缝隙附近的跨文化创作者们。阅读需要17分钟。
上个月一个小妹妹在LinkedIn reach out我,想问我一些职业上的问题,于是我们约了一个远程交流。她是一个15岁就来美国读书的中国人,英语说得就是个native speaker,我很自然地就把她当作美国人对待了,也没有主动提要不要说中文。聊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她问了一个让我很惊讶的问题,她说她自己是Asian,组里人讨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很难融入,不知道自己怎么办。问问我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她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还是很自豪的,但是工作中无法融入的时刻还是会让她觉很沮丧。
这不是长久以来outsider的难题吗。先不提那么远,先说一个在海外奔赴在以“用户为中心”前线的临时打工者,我,的心态变化。
产品是创造者,用户和环境的共同表达
创造者
刚刚来到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文化差异对我的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有多大,对于很多迎面而来的语言,文化,沟通方式的问题都是硬刚上去,也不过脑子地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并且喜欢和中国人混在一起,脑子里也会有那种印度人懒,脏,美国人只会说不会干的偏见。小组做项目的时候,自己口语也不好,一个简单的内容绕三圈才能传达出来。开会不发言,自闭,但是拼命努力接活。我当时还经历了某个心理变态患者为了攻击我的朋友,黑到了我的微博小号,让我光荣躺枪,把我因为课程紧张的吐槽添油加醋地写了封邮件发给了全班同学。当时还是一个美国同学转给我的,问我Are you ok? 并说她不会相信邮件里的内容,如果在和合作中让我觉得不开心,她感到很抱歉。看到邮件时我的委屈和惊吓一起袭来,直接在课上哭了起来。虽然后来校警局介入,所有事情得以澄清,但是我还是很恐慌,后半年的研究生生涯感觉更加自闭:害怕面对我的同学,害怕他们眼中的我——一个安静不说话的中国姑娘居然内心竟如此阴暗歹毒?
后来,2014年刚来美国不到3个月的我,拿到了第一个面试,是来自于IBM的。当时有个老爷爷说我不自信,说我跟他握手手都是虚的,我当时很惊讶,我已经尽可能地表现自己了,但是还是漏了怯。回来后破天荒的发了一条Facebook,讲述了老爷爷让我努力自信的故事。班里平时并无多少交集的一个美国大姐在我状态下留言,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文字,大概意思是,不要害怕,No one is judging you.
CMU毕业后,我接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Agency的UX designer。Agency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全公司95%都是传统的美国东岸白人,对沟通和表达能力要求极高。工作性质导致我硬是被逼着说话。那个时候我渐渐意识到自己表达的目的不是狭隘地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促进你自己思考,想法不成熟也没有关系。渐渐地,我开始push自己用着一些学到的感觉比较native的词汇,拗口艰辛地表达着我的想法。当时我的家就在水门酒店(著名政治事件Watergate Hotel)旁边,那个时候时逢2016年总统大选,政治氛围不要太敏感。可能那个时候年纪轻,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丝毫不敏感,当一群白左(没有贬义)妹子包括我老板在女权群里发表激烈讨论的时候,我也凑热闹用英文打一篇小作文,发表一些中国特色的观点赞同或反驳他们。我的女老板甚至还把我的小作文分享给他老公看,第二天带着母性关爱的光辉和我笑嘻嘻地讨论。
由于第一份工作的影响,我渐渐把这种advocate的风格带入了后来的工作环境。受了委屈或者在重要的时候被忽略必须讲出来,为自己争取利益。我也不是个先天外向爱发声并且崇尚好斗的人,只不过是发现想隐形,想妥协情况不会更好后的顿然醒悟。
作为一个Asian,一个Chinese Chinese(这个词在美国社会里甚至有些贬义),湾区内卷的圈子让我焦虑,但是努力【不圈地自萌】也难以摆脱大环境下自己依然是一个outsider的事实。所以,能说一点,就不要躲起来。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这个行业推着我向人多的地方走,入世越多,awareness就越多,敏感就越强烈。
面对的用户和环境
从19年的后半年到现在,世界不要太魔幻。HK问题,中美贸易战,去台湾出差,疫情,让我看到了更高维度的各方立场。各种大事小事和大环境夹击下,同事冒犯到我的情况不要太多。我私下找过好几个傻白甜同事,告诉他们希望在工作场合他们能够对我表示尊重,尽量避讳谈论文化政治敏感问题。但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我觉得我的经历已经足够可以应对一人跨文化的孤独,但是还是好几次在工作场合难受地快要控制不了情绪。
去年20多个人的台湾出差旅行,在最后的Research debrief,整整一面墙都是关于台湾对于大陆的偏见洞察。整个团队有3-5个观点非常强硬的台湾同事和10来个在加州温床长大的原生美国同事,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台湾对大陆的看法的确是偏见,但是【人们有偏见】这件事却是一个事实,我不能跑到对方大脑里把偏见祛除,或者指着鼻子骂对方这样想不对。文化敏感的冒犯我还可以怼回去,可是大环境的舆论,目前的人们除了在互联网上吵好像还没有什么其他方式。
分裂和自我怀疑
以往种种的经历和观察,作为创作者自身思维方式的变化,用户群内部的文化冲突,和裸露的大环境,让我在工作中感觉到精神异常割裂。我的朋友非常不理解,觉得我是不是想多了没事找事,这些事情怎么可能会影响到我的日常工作。我也会看到网上一些诟病公司树立价值观的言论——价值观只不过是公司或业务领导洗脑员工的工具,好好干活,好好拿钱就行,不然总有一天会被所谓的价值观反噬。那大概是我们现在的产品设计仍然大部分立足于商业场景,尤其在技术领域,相对客观中立,触碰的敏感点的强度还不足以被排上优先级,做一个拿钱走人事不关己的既得利益者,目前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入世越多,awareness就越多,敏感就越强烈,我自己也逐步走向一个个观点输出越来越密集的工作环境,并在去年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产品设计师最重要的素质,【自己的主见】+【广泛的用户视角】,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而变得厚重,但同时又是脆弱的,容易被外在环境所影响。一方面会意识到自己的“主见”有可能是“偏见” ,一方面也会经常challenge自己,“广泛的用户视角”下的需求是否值得去满足,设计底线在哪里。如果触及了敏感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伦理问题,是不是要被动地卷入一波又一波哲学讨论,做好不断调整认知,甚至成为牺牲品的准备。
有下限,没有上限
我之前一直认为产品设计,科技行业是理性的,不掺带个人偏好的。但是,我越来越意识到,产品是创造者,用户,还有环境的共同表达,这就必然存在产品内在文化和价值观的感性成分,这一点不是方法论,技术和数据可以决定的。用户访谈告诉我们用户需求 ABC,数据或逻辑推断告诉我们XYZ能让利益最大化,即使经过法律法规严格过滤,不同价值观也会让我们心中有不同的优先级。它不仅会影响创作者的决策,用户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合适的产品服务。这个下限具有一票否决权,能够让人直接say no。
Twitter是价值观和内在文化影响产品决策的代表了。去年大环境推动的内容管制充分彰显了他的立场和价值观。再例如,在限制Political Ads 上,从美国各个内容平台的态度中也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再谈用户选择,在跨文化设计中,我们常常需要意识到人们将自己视为“个体”还是“集体”。有的中国制造的企业办公软件,功能众多,透露着浓浓的集权管制的气质和业主对于员工的俯视视角。难以想象把他们放在欧美崇尚个人主义的市场里是什么样的。与之相对应的例子是,中国创业者把美国那套的SaaS经验带入中国往往不赚钱,其中一个原因是在集体文化自上而下的影响下,关注于个人的用户体验目前还上升不到影响企业服务购买的决策层面。
这种选择如同我们交朋友一样,我和你三观差距太大,气场不对,可能都懒得靠近你。
另一方面,没有上限意味着“变化”。几年前我们还觉得快手“农村包围城市“的下沉市场很low,头条依靠“技术中立”推送烂俗内容是互联网的耻辱,拼多多做假货丧心病狂不断突破互联网底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舆论变成了,快手让中国社会多了一面镜子,头条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创业公司,拼多多提供了平等地让每一个人享受商品和服务的机会。有的人说,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没有原则可言。那你是把美国公司们想得太美好了,因为隐私和数据被惩罚的Tech Giants还不够多么。在广告系统工作的经历让我了解了美国数字广告行业的数据有么垄断而庞大,Ad Targeting可以细分地多么令人发指。近年来科技界在隐私和数据上的丑闻披露越来越多,很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已经被上升到法律——欧盟一个GDPR的规则可以瞬间改变一个公司一整年的规划。我无法预计“隐私”“安全”等社会议题将来会在科技界会被上纲上线到什么程度。
上限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保持未知的心态,关注这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当下的语境,产品需要服从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动态的。但这个意义的存在也基于一个假设,我们的世界在进步,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也有可能向越来越糟糕发展,我们上限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下限不断降低。
这里想拿中美设计价值观的例子更好地回应上面的感受。最近和国内的朋友交流特别多,感觉大家都在提“设计中台” “降本提效” “复用””赋能““一致性”。给我的感觉是Problem Solving 和以人为本的部分弱了很多,让人有种套方案模式化的感觉。我搜刮了几个美国公司还有国内设计系统做的最好的阿里的设计原则,感受一下他们的词汇选择和优先级排列,后来细想,发现了内在的合理性。
苹果
Aesthetic Integrity
Consistency
Direct Manipulation
Feedback
Metaphors
User Control
Universal
Human
Clean
Consistent
Useful
Fast
Transparent
Medium
Direction over Choice
Appropriate over Consistent
Evolving over Finalized
阿里云 (从公众号抓取了一些形容词)
利用设计降低认知成本
提高效率
清晰高效
尊重传统
体验一致
严谨
专业
逻辑自洽
以人为本
Ant Design
Natural
Certainty
Meaningful
Growing
虽然这些原则和他们的业务领域有直接关系,但是还是能看出来中国设计环境还处在一个为业务赋能,构建专业性,求生欲极强的阶段。“提升效率“ ,”有意义“, “增长和发展”被无限放大,满足了中国企业要发展要进步的迫切愿望。美国虽然是是一个生产力很高的发达国家,但是本身内部有很复杂的”人“的矛盾,西方其他社会亦类似,设计也在往美学,人,包容性,更加虚无更加社会学的方向不断演化。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从心路历程到思考和观察,让我回到最初的问题: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虽然大环境的问题难以一言以蔽之地解决,那么怎么在小我上让自己尽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在文化缝隙中来回游走的人群不外乎两种,海外打工者和海外创业者,一个视角自下而上,一个视角自上而下。其实说白了,从小我上,要对抗的就是在这两种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的自卑和自负。因价值观和文化而产生的自卑会限制自我的能力,如同早期的我。非常强势和自我的心态势必也会让人创作出狭隘的产品,无法赢得市场和共鸣。除了跨文化研究的一些方法论和专业手段,我们还有一碗鸡汤:Global Mindset.
从熟悉的文化,转入服务新的文化
适用于一个海外打工者,
做自己不代表任性。选择融入还是不融入,是你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不要强行让人接受你的观点和立场
明白自己的独特性,并把它转化为价值贡献给社区
适当Advocate自己的独特性和社区包容性,明确Advocate的目的,是炫耀,还是提供价值
展示并让人了解自己风格,态度,和业务观点
挑选好的团队,寻找舒适区,也要跳出舒适区
身在熟悉的文化,想要赢得新文化的认同
适用于一个想要拓宽更广阔市场的创作者,
去除傲慢和偏见,明白包容性,这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基本
摘掉惯有的看待事物的眼镜,保持未知和好奇
对经验保持怀疑,不要急着下结论
尊重不同的大环境:文化,法律,社会模式
独立思考,警惕非黑即白和二元对立
希望这篇絮叨能让诸位各取所需。希望我们这些游走在文化缝隙中的创作者们能够意识到产品的内在文化和价值观,并找到和自己和解的方式。即使大环境艰难,但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些灵活的区间和移动感,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自己的职业价值的方式。同时,也发自内心希望这个世界明天更好一点。
相关历史文章
正文结束
我是一名在硅谷湾区的产品设计师 - 挂面(年少的我一面试就挂!),目前在 Dropbox Growth 组负责移动端的用户增长。之前分别在 Yahoo (Verizon Media)和广告咨询公司 AKQA工作过。2B让我对复杂的问题和商业逻辑特别有热情,2C又给现在的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努力维持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