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望原教授的《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新作分享会成功举办

2016-12-05 学术之路

本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

2016年11月29日,法学院“新作分享沙龙”第六期活动在明德法学楼602会议室举办。本期沙龙活动分享的新书是谢望原教授的《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时延安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法学院史彤彪教授、付立庆教授、王莹副教授、蔡桂生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明编辑、崔丽编辑以及法学院的校友、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时延安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谢望原教授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经历。谢望原教授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网络犯罪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刑事政策与比较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央治理商业贿赂专家咨询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谢望原教授曾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有着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 

    谢望原教授就《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的主要框架和核心内容进行了介绍。 



    《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一书汇集了谢望原教授在不同时间、地点发表的有关刑事法律问题的散论,其中也包括若干非刑事法律问题的文章、有关会议上的发言等。本书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仅是作者在特定时空对这些法律问题的一些心得,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法事评论”是不同时间发表在不同法制报刊上的小品文,也有几篇学术短评和有关重要场合的发言,以及在武警部队、香港律师公会的讲演。之所以定名为“法事评论”是因为这些评论涉及的是当时受到广泛关注的法律案件、法律问题。第二部分“咨询答疑”是针对立法、司法咨询问题作出的书面答复,或是参加立法、司法会议的书面文稿,绝大部分是针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部门的实务咨询答疑。谢望原教授认为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之所以邀请教授们去研讨咨询疑难问题,就是想听到学者对专业知识的立场,教授们只要本着良心和良知发表专业意见即可。第三部分“刑事访谈”主要是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对相关刑事问题的见解和看法,或是对媒体记者的某个问题做出的书面答复。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部门法教学研究人员,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或法律事件,对于重要法律事件或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法律问题,应该而且有责任及时大胆发声,给公众以正确法律观念的引导,从而使法律问题不会偏离法治思维的正确轨道。 

    之所以本书名曰《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是因为“刑事正义”与“刑事司法”完全是同一英文单词,因此刑事正义可以理解为刑事司法正义,而刑事司法正义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本书的绝大多数内容围绕着刑事问题展开,故以此命名。至于“学者使命”当然是客观中立地追求学术正义并推而广之。 


    谢望原教授随后对“司法正义”和“学者使命”作了分析。 

    谢望原教授认为司法正义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必须公平公正地保护刑事诉讼中各方的基本利益,理所当然在刑事诉讼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代表,法院及其法官应当视法律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从而始终秉持法律的正义精神,公平公正地履行司法职责,有效保护国家、被害人以及被告人的合法利益。对于司法正义而言,其最为关键点在于忠实于法律的司法精神,不受任何干扰地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直言之,法院及其法官应当履行其对法律的忠贞,本着基于其专业素养的良知与德性确保法律的正确理解与适用。就刑事司法领域而言,司法正义对法官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步骤:第一,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刑法禁止性或是命令性规范,确定是否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在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正确理解刑法对被告人违反刑法禁止性或是命令性规范的规定,以及准确把握被告人的行为所触犯的具体刑法规范;第三,在罪刑法定的前提下,正确解释刑法的规定,并将其恰当地适用。问题在于,案件事实清楚但定性产生争议时,如何才能保护司法正义。谢望原教授认为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是一个长期课题,应当坚持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其理由是出于司法正义与人权保障的考量。 

    谢望原教授认为,一个真正的刑事法律学者不仅要了解他所在领域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其所在国家的国情民意,且熟悉刑事实践思路,同时还应当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和正直品格。从国家法律的大局出发,以其可信赖的学识素养推动刑事司法正义的最大化。当代中国学者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正是:清平自在,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秉持学术客观、公允、中立、批判之精神。在国家司法改革如火如荼之际,呼唤刑事正义、关注民情舆论、践行学者使命,这是每一个法律学者应有的情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明编辑对《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一书的出版的经过、书名的确定等情况进行了介绍。谢望原教授在刑法学研究上注重独立思考,坚持实践和立法经验。谢望原教授翻译的文献也为学术界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一书主要包括了谢望原教授对热点案例的关注、对司法和立法的资政建议以及对学者观点的回应,体现了一位刑法学者的广阔情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彤彪教授、付立庆教授、王莹副教授和蔡桂生老师参与了与谈环节。史彤彪教授表达了对谢望原教授认真敬业的敬佩之情,这本书的书名“刑事正义”切中了重点,而“学者使命”正是谢望原老师多年的写照。付立庆教授认为本书体现了谢望原老师作为一名学者的坚持和风骨,紧密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王莹副教授表达了对谢望原教授的敬仰之情,认为本书有宽广的社会视角,也有教义学的深度。蔡桂生老师谈到,本书观点中肯,不仅有对老问题的思考,也有对最新问题的思考。谢望原老师追求进步,秉持自己的理念,值得后生学习。 



    参会的学生围绕著作中的“富豪案”、“海难案”等案例和其中的刑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沙龙活动在谢望原教授签名赠书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