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工作总结

2017-01-19 学术之路

学术之路导读:其实我们每个从事学术研究与学习的同仁都应该通过研究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快速的获取过去一年学界发生的大小事以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对于研究生博士来说这也是规划自己下一年学术规划的必备资讯!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严格按照中国法学会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提升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品位和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的能力。

一、思想政治建设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的要求,成立了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党支部。李林同志任书记,齐延平同志任组织委员,郑智航同志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以后,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并于11月5日在北京率先召开学习生活会,集中学习和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李林同志主持会议。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研究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同志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学习。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认为党的各项决议对提升党的战斗力,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坚决赞同和拥护。作为党员,要按照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起到带头作用,带好年轻人。具体来讲,一要认真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认识水平。四个意识中最重要的是核心意识,开展法理学研究要认真对待四个意识。二要认真研究,进一步增强前沿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对六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党内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要当做研究对象来学习。三要认真落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在本职工作中结合六中全会精神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制度建设

2016年7月,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青年专项课题的管理,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制定了《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青年专项课题经费使用办法》。该办法对经费设立的目的、适用的主体、经费额度、经费申请、使用效益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既加强了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又提高了经费使用的效益。

2016年10月,为了吸引更多更多的年青人支持研究会的工作,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决定启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青年论坛,并制定了《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青年论坛支持办法》。该办法对青年论坛的宗旨、规模、经费支持数额、支持方式、举办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学术会议

2016年11月5日-6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联同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东亚法哲学大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举办了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构”。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设十二个不同的主题研讨单元。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东亚法治及其模式”、“国家治理的地方与域外经验”、“中国法律的历史转型”、“中国传统与法律文化”、“司法哲学与司法文明”、“法律逻辑与法律方法”、“人权理念及其制度安排”、“自然法哲学及其挑战”、“宗教、伦理与法治”、“全球化与东亚法制的变迁”等进行深入讨论。在正式的大会主题研讨单元之外,本次会议还专门设置了五个不同研讨主题的特别工作坊,分别聚焦“变革中的当代东亚与法学”、“德沃金的法哲学与法治”、“追求东亚法治模式”、“法律方法与法治”、“基层治理视角中的法律监督”等议题并展开讨论。

2016年6月19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性” 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政法学院、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烟台市莱州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出版社、山东大学法学院法理法史研究所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16年9月25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联同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培训学院在长春举办了“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研讨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浙江警察学院、黑龙江省社科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学者们围绕着“中国司法及其改革道路的反思”、“司法行为、认知与方法论” 、“司法变迁中的制度演化与改革” 、“改革背景下的司法主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意识与法治实践”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6年12月10日,适逢《世界人权宣言》颁行68周年之际,中国法理学研究会联同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振声苑北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深化司法改革与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学术研讨会。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等高校和实务部门四十余名学者、专家、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人权理论的发展与更新”、“特定人员的人权保障”、“新刑事诉讼法与人权保障”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6年11月5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共同主办了中国法学会法治评估研究方阵成立大会暨法治评估指标与方式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张涛以及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四、学术成果评奖

2016年9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受孙国华法学理论基金会委托启动了第三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奖”的评选活动。本次评奖活动共收到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南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安徽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广州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单位选送的论文、专著申报书。由“孙国华法学理论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委托在京的8位知名法理学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秉持“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评阅审核,最终采取得分累计分的方式确定了19位同志获奖。

五、年刊出版

2016年8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编辑的《中国法理》(第2辑)在法律出版社出版。李林教授、齐延平教授任主编。本辑刊坚持认真履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职责,以提升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的学术品位为导向。具体来讲,本辑刊发了《法律哲学“善治”是个什么概念》、《法律概念、法律规范与法学学说》、《法治原则抑或法的原则》、《从道德伦理到法律规范》、《法律社会学制度竞争视角下的地方立法权扩容》、《到人民法院去:当代中国涉诉信访的法社会学分析》、《法律史学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 》、《“法治思维”内涵的再思考 》等文章。

六、智库建设

2016年4月25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徐显明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16 年 3 月 15 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信春鹰教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上作了《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2016年6月14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付子堂教授、秘书长齐延平教授等参加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牵头并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50个单位组成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机制,评估总结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实施情况,并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

2016年10月22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公丕祥教授等组织策划了“中国法治现代化2016年智库论坛”。论坛主题是“新发展理念与中国法治现代化”。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委政法委、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江苏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中共镇江市委、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江苏省法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苏方德律师事务所等方面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研讨交流。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国法学》编辑部、教育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司法鉴定》编辑部、《法学》编辑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报、法制日报驻江苏记者站、新华网江苏分公司、新华日报社、江苏法制报社、江苏卫视等新闻界媒体应邀参会。

七、对外交流

5月23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林教授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接见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学研究所的安都乐(Arturo Oropeza García)教授。双方共同回顾了自2006年以来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尤其对双方的共同智力成果《中国法律制度》(2008年西班牙文版)和《墨西哥实体法》(《A Glance at Mexican Positive Law》,2013年英文版)分别在中国、墨西哥及拉美国家的成功发行以及广泛传播表示欣慰。

5月24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孙笑侠教授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接见了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法学院院长Jennifer L. Mnookin女士和副院长Lindsey Williams女士一行。双方就各自的法学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深入探讨了两校进一步交流合作的细节

10月25日-29日,应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臧东升教授邀请,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朱景文教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期间,朱景文教授介绍了近几年中国法治评估指数的情况,就法治评估的方法、手段、范围以及意义等做了深入交流,并对各国在个别评估指标方面的变化和原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11月5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徐显明,常务副会长李林,副会长朱景文、刘作翔、汪习根,常务理事马长山、舒国滢、魏宏、宋方青,理事杜宴林等参加了东亚法哲学大会理事会。此次会议研究了2018年东亚法哲学大会的会议地点、会议形式、规模、主题等问题。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