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6年工作总结

2017-01-19 学术之路

学术之路导读:其实我们每个从事学术研究与学习的同仁都应该通过研究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快速的获取过去一年学界发生的大小事以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对于研究生博士来说这也是规划自己下一年学术规划的必备资讯!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6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研究会思想政治建设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这不但体现了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和严起的鲜明问题导向,也体现了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现实呼唤和迫切要求。研究会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与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工作。

(二)建立研究会党支部

按照中国法学会的统一部署,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党支部。会长韩大元教授担任支部书记,秘书长张翔教授担任组织委员,副秘书长于文豪副教授担任宣传委员。党支部积极学习党的文件,自觉接受中国法学会党组的领导,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

(三)及时传达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相关内容

2016年12月9日,中国法学会举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邀请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作辅导报告。宪法学研究会指派党支部宣传委员、副秘书长于文豪参加。会后,党支部召开会议,及时传达讲座精神。

二、加强研究会组织建设

(一)研究会理事会顺利换届

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下,宪法学研究会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顺利完成换届。

2016年10月22日上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北保定举行。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韩大元教授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对过去五年理事会的工作情况做了工作报告。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张翔教授做了财务工作报告。

会员代表大会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宏研究员主持。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李存捧宣读了中国法学会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换届的批复。研究会秘书长齐小力教授介绍了换届工作情况。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办法(草案)》,通过了总监票人、监票人、记票人名单。

在总监票人的主持下,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成员,组成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和负责人。选举韩大元教授为会长,莫纪宏教授为常务副会长,周叶中教授等为副会长,张翔教授为秘书长。宣布选举结果后,韩大元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表示,感谢各位代表和理事的信任,将严格按照研究会章程办事,使研究会成为交流思想、分享学术成果、培育青年宪法学者、推动宪法学发展的精神家园和交流平台。

(二)聘任名誉会长、学术委员会

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后,举行了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会议。会议决定增聘廉希圣教授为研究会名誉会长,增聘研究会原副会长陈斯喜为研究会顾问。会议决定聘任胡锦光教授为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三)加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建设

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加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建设,拟继续设立宪法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防与军事法律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拟新成立外国宪法与比较宪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司法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按程序向中国法学会报批。

(四)加强研究会内设工作机构建设

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加强研究会内设工作机构建设,设立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与纪律工作委员会。通过了研究会副秘书长提名人选。

(五)规范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

截至目前,2016年度共举行了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分别是:4月9日友谊宾馆、8月28日人民大学、10月21日河北保定。

根据工作安排,还将于12月29日在人民大学举行本年度最后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三、加强研究会制度建设

(一)认真学习法学会有关制度规范

新一届秘书处成立后,组织集体学习《中国法学会管理指导性文件选编》,做到每一项工作都符合规范要求。

(二)起草了研究会经费使用办法

为提高研究会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秘书处组织起草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拟提交2016年12月29日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三)汇总形成工作制度清单

为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度,秘书处正在组织开展研究会各项工作制度、规定的汇总编辑工作,形成工作制度清单。

四、高质量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一)举办学术年会

2016年10月22-23日,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主办,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承办,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践部门的近三百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出席会议。

张苏军副会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在推进宪法学研究、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张苏军副会长希望,广大宪法学理论与实务工作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为期两天,主题为“法律体系的合宪性控制”,包括两场大会发言和三个分论坛。会议共收到论文150余篇。

会议期间,还分别举行了研究会宪法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防与军事法律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

(二)专题研讨会

1.举办“国家审计与财政预决算法律监督学术研讨会”

2016年4月16-17日,研究会与《法学评论》编辑部、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承办的“国家审计与财政预决算法律监督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举办“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学术研讨会

2016年4月17日,研究会与《法学研究》编辑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在苏州共同举办“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学术研讨会。

3.举办“《民法总则(草案)》中的宪法问题研讨会”

2016年8月27日,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民法总则(草案)》中的宪法问题研讨会”。第一单元主题为“《民法总则(草案)》的基本内容与宪法基础”,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宪法视野下《民法总则(草案)》的修改完善”。

4.举办宪法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

2016年10月23日,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宪法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保定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法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许多热衷宪法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长期支持本专业委员会的宪法学研究会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围绕法学教育和宪法学教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和宪法学教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宪法学教学的发展等主题,与会代表开展了集中而富有成效地讨论。

5.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

2016年10月23日,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保定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法室、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法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6.举办“宪法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全面实施”专题研讨会

2016年10月23日,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国防与军事法律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宪法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全面实施”专题研讨会,来自军内外数十名宪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7.举办“未来五年宪法学发展研讨会”

根据工作安排,定于2016年12月29日在人民大学举行“未来五年宪法学发展研讨会”,各项工作正在准备中。

(三)涉外交流

1.两岸交流

2016年9月24-25日,“2016年第七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立法权的行使及其界限”在台湾政治大学举行。大陆地区由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教授率团参会,来自大陆地区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师生,来自台湾地区的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台北大学、文化大学、台湾大学、中央大学、中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高雄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师生,以及来自多个司法机关的法律实务专家,共四十余位公法学者及二十余名公法学专业研究生参加。论坛按照往届的一贯做法,分设学者场次议程与学生场次议程。设立学生论坛专场为年青学子之间的学术交流互动提供平台,有助于学术传承与发展。

2.对外交流

(1)举办“从中日两国中的继受主体看西欧立宪主义的吸收样态”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2016年8月21-23日,“从中日两国中的继受主体看西欧立宪主义的吸收样态”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举行。该课题由日方上智大学、北海道大学高见胜利荣休教授领衔申请,由日本学术振兴会提供资助。日方课题组高见胜利荣休教授、东京大学高桥和之荣休教授、宍户常寿教授、小岛慎司副教授、京都大学曾我部真裕教授、爱知大学松井直之副教授、北海道大学西村裕一副教授七人参加会议。中方以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为组长、以清华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司法部司法研究所洪英研究员、山东大学法学院牟宪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贵松副教授为组员的课题组参加了本次会议。

(2)举办“第三届中英宪法论坛:中国与西方的宪法传统”

2016年9月29-30日,第三届中英宪法论坛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主题是“中国与西方的宪法传统”(The Constitutional Tra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West),由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英中协会提供支持,来自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等中英知名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3)邀请秘鲁宪法法院前院长作“美洲国家间人权法院案例法的影响”学术报告

2016年11月6日下午,研究会邀请秘鲁宪法法院前院长、秘鲁天主教大学教授塞萨尔·兰达教授作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家讲坛”,做主题为“美洲国家间人权法院案例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常务副会长莫纪宏研究员主持报告会。塞萨尔·兰达教授的学术报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美洲国家间人权法院案例法制度,为中国法学院的师生填补了知识空白。研究会从全国性学术团体的角度来组织这样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会,对于推动中外法学学术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术报告前,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教授,秘书长张翔教授会见了塞萨尔·兰达教授。宾主就加强中秘宪法学研究双边交流事项进行了广泛地探讨,达成了许多合作意向。

(5)常务副会长莫纪宏率团参加国际宪法学协会圆桌会议

2016年5月1日至5日,应国际宪法学协会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宪法学协会副主席莫纪宏研究员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代表团一行四人(代表团成员包括莫纪宏研究员、法学所支振峰副研究员、王小梅副研究员和国际法所田夫助理研究员)对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访问。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出席了5月2日至3日由国际宪法学协会组织的主题为“看不见的宪法:比较的视野”墨尔本圆桌会议,并在圆桌会议上做了积极的发言。莫纪宏副所长作为国际宪法学协会现任副主席还出席了3日下午举行的国际宪法学协会执委会会议。4日上午,代表团与墨尔本大学法学院举行了中澳比较法研讨会。墨尔本大学副校长西蒙•埃旺斯(Simon Evans)教授和国际宪法学协会第一副主席、墨尔本大学法学院安德利亚•斯通(Adrienne Stone)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期间,双方就外国人权利、外国非政府组织管理、移民权利等问题展开了充分和热烈的讨论,双方各抒己见、达成了很多共识。研讨会结束时,莫纪宏副所长还代表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向墨尔本大学图书馆和墨尔本大学比较宪法研究中心各赠送一套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组织翻译、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各国宪法》。双方表示,今后要在研究生培养、学者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和有效地合作,进一步加强中澳法学界的相互交流。

2016年12月5-9日,国际宪法学协会副主席、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宏研究员率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及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代表团周汉华、张生、李洪雷、翟国强和姚佳一行6人出席了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国际宪法学协会圆桌会议。此次圆桌会议是国际宪法学协会与“通过法律实现民主欧洲委员会”(威尼斯委员会)以及民主和选举协助国际研究所在意大利外交部的支持下召开的。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宪法话语与跨国家宪法行动”。

国际宪法学协会圆桌会议期间,莫纪宏研究员还以国际宪法学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参加了国际宪法学协会的执委会会议,并就2018年在韩国举办的世界宪法大会的议题和组织工作发表了中肯意见。

(四)智库建设

1.及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供政策咨询建议、报告。为促进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建立,研究会组织中青年学者撰写系列评论文章,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实。

2.研究会创办“中国宪法学三十人论坛”,作为研究会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形成共时性成果,提交国家有关部门参考。首届论坛定于2016年12月30日举行,目前各项会务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备中。

(五)研究会成果

按照工作安排,于2016年8月出版《中国宪法年刊》(2015·第十一卷)。《中国宪法年刊》是研究会的会刊。目前,中国知网(CNKI)、超星数据库均已全文收录年刊各卷。

五、其他主要工作

(一)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专业评奖

1. 推荐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参评人选

按照中国法学会的部署,研究会组成专门机构,组织评选向中国法学会推荐第八 66 23520 66 15527 0 0 3979 0 0:00:05 0:00:03 0:00:02 3979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参评人选。经自由申报、民主评议、无记名投票、公示等环节,本会推荐人选为:张翔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翟国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志刚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

2.组织评选“第九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

“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为研究会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的学术奖项,旨在推动青年宪法学人的成长。按照研究会公开发布的程序和标准,经自由申报、民主评议、无记名投票、公示等环节,本次评选共评选确定拟获奖著作6部,拟获奖论文16篇。

(二)创设青年宪法学者的学术平台

为激励青年宪法学者脱颖而出,研究会拟设立“中国宪法学青年论坛”,作为系列活动长期举行。目前,该工作正在有序筹备过程中。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