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东:四川大学刑法博士生培养思路

2017-02-23 学术之路

四川大学刑法博士生培养思路

 

策划人:魏 东 教授

 

一、刑法博士生的专业受训

1、第一学年:确定博士论文选题,阅读100本专著(书目附后、三年为限)。

2、第二学年:拟定博士论文提纲,年内完成博士论文初稿写作。

3、第三学年:修改完善博士论文,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思考刑法研究的学术规划。

二、刑法博导的专业指导

1、刑法观、方法论、规范解释论

2、犯罪构成论

3、共同犯罪论

4、刑事政策立场与刑罚论

5、刑法其他前沿问题

6、组织刑法研讨与约稿,主编《蜀鼎刑法创新论坛》

三、刑法博士生阅读书目

1、刑法学:约70本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一、二、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王作富:刑法论衡,法律出版社,2004。

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论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赵秉志:犯罪未遂形态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

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陈兴良:刑法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梁根林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梁根林:刑罚结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忠林:刑法散得集,法律出版社,2003。

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冯亚东等:中国犯罪构成体系完善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

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

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法律出版社,2009。

刘艳红:实质刑法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曾粤兴: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

李洁: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徐岱:刑法解释学基础理论建构,法律出版社,2010。

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00。

贾宇:罪与刑的思辨,法律出版社,2002。

陈泽宪:刑事法治之求索,法律出版社,2003。

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李希慧:刑法解释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刘志伟:侵占犯罪的理论与司法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郭理蓉:刑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王志祥:危险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

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周光权:刑法学的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黄河:行政刑法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黎宏:日本刑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8。

劳东燕: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谢望原: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田红杰: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张小虎:刑法的基本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苏彩霞:中国刑法国际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于志刚:论犯罪的价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刘远:刑事法哲学初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陈洪兵:共犯论思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杨金彪:共犯的处罚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魏东:教唆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林维:间接正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王立峰:惩罚的哲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黄丁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构造与判断,法律出版社,2010。

张晋藩主编:中国刑法史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蔡墩铭:刑法基本理论研究,汉林出版社,1980。

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

(德)耶塞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德)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据与哲学,顾肖荣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

(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英)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周叶谦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英)克罗斯等著: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英)艾伦.诺里:刑罚、责任与正义,杨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英)维克托.塔德洛斯:刑事责任论,谭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美)乔治.弗莱彻:反思刑法,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8。

2、法理及其他社科知识:约30本

邓正来:西方法律哲学书评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谢晖、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焦宝乾: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刘红婴:法律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刘星:西方法律思想导论,法律出版社,2007。

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黄文艺:中国法律发展的法哲学反思,法律出版社,2010。

彭小瑜:教会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德)汉斯.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吕叔君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3。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3、有关学术刊物

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刑事法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刑事法杂志、刑法论丛、刑事法评论;

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

清华法学、北方法学。

本文来源: 刑辩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