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将毕生贡献于中国的公检法事业……

2017-04-01 学术之路

本文转自最高人民法院!

  如果你到梅县机场,你可以看到机场大楼上有两个大字——梅县,题字人是刘复之。 


  刘复之曾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副部长、部长、离休前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出生入死,经历风风雨雨,毕生贡献于中国的公检法事业…… 


刘复之简介


  刘复之,汉族,1917年3月生,广东梅县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1月至1938年9月在延安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10月至1941年1月任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秘书,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秘书。1941年1月至1945年12月任一二九师政治部锄奸部一科副科长、科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保卫部)部员。1946年1月至1949年6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社会部科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办公室主任兼一处处长。


  1949年7月起任中央军委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1953年5月至1964年1月任公安部办公厅主任。1961年6月至1966年任公安部党组成员。1964年1月至1966年任公安部副部长,至1964年9月兼部办公厅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关押;1970年6月至1973年10月任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部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12月至1980年11月,先后任文化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和党组成员、副书记。


  1979年5月至1980年4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负责人、第一副秘书长。1979年9月至1982年4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党组副书记。1980年1月起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80年4月至1982年5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5月至1981年3月兼任文化部党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2年5月至1983年4月任司法部部长,1982年4月至1983年4月任司法部党组书记。1983年2月后曾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1983年4月至1985年9月任公安部部长、党组书记。1983年7月至1985年10月兼任武警部队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武警部队临时党委书记、党委书记。1984年10月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1985年10月至1988年5月任常务副书记。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8年6月至1993年5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