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2017-06-22 学术之路

2017年6月21日,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了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致辞。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公丕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景文教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祖年,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天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绍林,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俞荣根,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原副主任委员刘克希,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施基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林荫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阎锐,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长江特聘教授叶必丰,上海市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伟,上海市法学会立法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刘松山、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原副校长郑成良,凯原法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季卫东、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沈国明、高全喜等国内立法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上海市人大、上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凯原法学院师生共计80余人参加了成立仪式和随后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中心成立仪式由凯原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后继主持。 

 

 

姜斯宪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发臻于南洋公学时期政治特班的学科发展历程,特别介绍了法学学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指出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是国家的需要、上海的期待,更是上海交大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姜斯宪表示,相信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一定会瞄准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树立“国家意识”和“责任精神”,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法治中国、法治上海建设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希望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能够在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人大的指导下,围绕依法治国和法治强市战略,聚焦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力争打造成为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国家级智库,为上海社会治理新作为、推动国家法治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沈国明介绍了立法研究中心的筹建过程。沈国明从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筹建背景、设置目的、工作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作详细介绍。 

殷一璀、张文显、公丕祥、姜斯宪、沈国明、季卫东等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揭牌。

 

殷一璀在讲话中对交大立法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市十一次党代会号召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迈进。这些都要求本市立法工作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上海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不断努力。殷一璀指出,上海创新发展需要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上海市人大要积极发挥本市各类高校在人大立法监督中的智囊作用,大力支持高校开展立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国家和本市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中心成立仪式结束后,继续进行学术研讨会议,会议围绕“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及“中国立法的现状与问题”、“在法治框架下深化改革的路径和方式”、“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法律需求”等子议题,对我国立法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创新立法研究的理论范式以应对新的立法实践格局。聚焦我国立法进程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问题,集中探讨了建设完备法律规范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路径与实务对策。

 

“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和研讨由沈国明主持,主题报告人为李林、张文显和公丕祥。李林教授重点阐述了深化改革背景下立法民主与效率的关系、立法质量与立法数量的关系。他建议我国立法机制要改变会期制度、设立专职常委制、推进立法助理制度、加强智库建设,以不断加强立法能力。张文显教授着重讲述了习近平立法思想,他从创新和完善立法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立法先行立改废并举、立法与改革并举、科学立法、抓住重点领域立法、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公丕祥教授总结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时代中国立法发展的八个趋势,分别是着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坚持党领导立法的重大政治原则、健全人大及常委会主导立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成良法善治的的基本价值准则、更加充分发挥立法的利益调整功能与平衡功能、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的有效衔接等。

“中国立法的现状与问题”主题报告和研讨由季卫东主持。主题报告人为朱景文、丁祖年、高绍林和俞荣根。朱景文教授作题为“人民如何评价立法——法治评估立法指标分析”的报告。他通过实证化的指标对我国立法机关的立法概况、立法监督、立法部门控权等三个部分进行了考察。丁祖年副秘书长重点分析了我国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他指出现有立法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在于立法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立法功能没有正确定位,立法体制不够健全,立法形式化倾向严重等。高绍林委员重点报告了京津冀地区协同立法的情况,分析了现阶段可能的协同立法空间与实际进展。俞荣根教授从继承中华传统资源角度分析了现有立法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现有立法要重视道德性,防止依法缺德现象。与谈人郑成良教授从立法体制角度对上述报告人进行了精彩的回应。

 

 

“法治框架下深化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专题研讨由叶必丰主持。研讨参与人为苏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原副主任委员刘克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郑戈、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所长郑辉、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刘克希副会长结合立法实践,阐述了地区性立法试验的可行性问题以及较大的市的地方性立法批准问题,并对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进行了批判性说明。郑戈教授对目前改革与法治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法定权力不行使”与“权力行使不依法”的两难局面。郑辉所长通过介绍授权浦东新区制定法规规章这一地方实践,阐释了深化地区立法的可能路径与方式。陈越峰副教授聚焦监察体制改革、网约车监管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立法实践,阐释了改革与法律立改废的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高全喜对本议题进行了评议,他提出我国立法活动需要在尊重地方实践多样性的同时,对现有的立法体制进行改革。

 

 

“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法律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专题研讨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程金华主持。研讨参与人为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彭燕玲、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赵义怀、上海市金融办新型机构处处长许耀武、上海市质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朱梓明、上海市闵行区交通委交通运输科科长张雷、上海市黄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岚、上海市交通委设施处副处长黄晓勇和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法制办副主任王馥郁。

 

彭燕玲副局长介绍共享单车治理遵循的“审慎监管、包容开放、强化安全、注重有序”方针。赵义怀书记关注共享单车管理过程中的政府部门职能重叠问题。许耀武处长认为共享单车的规制须平衡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朱梓明处长指出,发挥共享单车服务市民的核心功能,关键在于做好风险防控。张雷科长介绍了闵行区共享单车的治理实践,分析政府自身管理的困境。周岚副主任与黄晓勇副处长共同指出共享单车与城市规划的内在张力。王馥郁副主任主张反思行政许可制度、同时应尽快明确执法责任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朱芒和上海市法学会立法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刘松山对本议题进行了评议,朱芒教授从私法与公法的关联角度,提出要重新审视共享单车的法律定位。刘松山教授提出在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谨慎的原则。

 

      会议主题精彩,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历经一天在与会专家学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即日起,后台回复【学术之路】签到即可领取学术之路学友专属福利哦!

推荐阅读:

诗,就是我们的生活

高晓松:这次我带着矮大紧来搞事情了!

他让谈判变得不一样,整个世界都想听他的。

【新榜】一步一步教你从小白变成画眉高手!

“你读书多了不起啊?”“了不起。”

《欢乐颂》第二季收关,最大亮点还得是里面的穿搭法!

3年让2万人美到极致,她的美颜化妆术让无数女孩疯狂!

20多岁,要做什么才能培养出与别人拉开差距的能力?

漫画 | 创业路上的你,也曾是个迷路的送餐员!

心理学入门,用极简又有温度的方式开始 | “日食心理学”社群招募中

看了四季《奇葩说》,我终于找到为什么黄执中马东他们那么牛逼的原因了!

这次真的要给配音加鸡腿了!赵丽颖都能从软萌妹变冷酷大女主,还有什么是声音办不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