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判决的大数据化:如何把文本作为数据
来源:法治政府研究院
2018年4月28日下午,法治政府论坛第109期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法院判决的大数据化:如何把文本作为数据”,主讲嘉宾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中心主任李本教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庭庭长薛峰法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刘行法官,清华大学法学院耿林副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李晓果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林鸿潮教授作为评议嘉宾出席,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赵鹏副教授主持。
李本教授围绕论坛主题对中国法院判决数据化的现状、数据库包含的内容及存在的漏洞、法院文书大数据适合的研究方法、大数据将如何影响中国法律的学术研究等几个重要问题作了精彩阐述。首先,李本教授认为中国法院判决数据化存在判决透明度增加、数字化文书数据应用广泛、通过文书分析研究法院具有局限性的现状。随后,他介绍了作为文本分析数据库基础的案件数据集来源,提出某些法院存在数据不完整的漏洞并分析了造成漏洞的原因。最后,李本教授以主题模型为例,揭示了把法院判决文本作为数据的研究方法在发现案件趋势和模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薛峰庭长高度赞扬了李本教授进行数据收集所具有的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精神,认为李本教授对大数据研究方法的介绍令人受益匪浅,同时薛峰庭长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观点:一是大数据的使用应当规范、科学并符合统计学上的科学分类;二是数据来源应当真实可靠。
刘行副庭长表示李本教授讲授的内容引发了强烈共鸣,肯定李本教授进行数据分析选择的案件类别、发生地域和时间跨度的合理性,强调在理论研究中运用反思性和包容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提出大数据化关注当事人对结果的可接受性、诉讼有效性、协同性的观点,为社会的共享共治提供可行方案。
耿林副教授认为运用大数据化的研究方法分析法学学科意义重大,并提出利用大数据进行立法分析、审判实务、学术研究的几点期待。
李晓果博士感谢李本教授结合大数据化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行政审判的细致观察,期待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加强合作、盘活数据,进一步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社会治理研究提供支持。
林鸿潮教授认为大数据化的研究方法具有开拓性,为法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示研究者关注以前所忽视的问题,启发学者对各因素相关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在之后的提问环节,参加论坛的同学们踊跃参与,就如何运用大数据化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李本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最后,赵鹏老师对各位嘉宾的观点进行简要总结,本期论坛圆满结束。
本页面包含众多优质资源,由于资源太多不好找,请务必看完查找资源方法:
1、点击本页面右上角三个点···按钮
2、然后点击【搜索页面内容】输入关键词,别有错别字,即可快速查找!
文澜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直面法学名师”分营2018年招生简章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关于2018年“卓越法律人”学术夏令营的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简介
关于举办2018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夏令营的通知
2018年上海法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免费收学员80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关于举办“2018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