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度亚太地区法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

乔娜 学术之路 2021-09-16

2019年4月18日,“2019年度亚太地区法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新加坡、菲律宾、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地区的50多名法学院院长参加本次论坛。参会嘉宾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印度尼西Gadjah Mada大学法学院、印度Jindal Global法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本次论坛以“法律的角色与法治——法律教育的反思”为主题,围绕“全球化时代法学教育的标准制定与执行”、“当代话题对传统理性法律话语的挑战”、以及“法律教育快速变迁对法学院行政管理的挑战”等议题进行讨论。论坛开幕典礼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后继主持。

会议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孔祥俊教授以及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名誉院长Francis SL Wang致欢迎辞,对国内外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徐学敏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处于全球化时代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从西方到东方、从南半球到北半球,许多国家都在提出自己对全球秩序的想象与主张,推动世界各国交往密切化。而法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承担着服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责任,承载着建设各主体交往规则的重要功能,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殊为重要。如此,法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法学教育交流合作,一日千里的社会变革与技术变革为法学教育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审视争议问题对传统法理的挑战,重新定位法学院行政管理,思索全球化时代法学教育标准。在此背景下,国际法学院协会发起的新的区域合作模式-亚太法学院院长论坛,对于推动亚太地区的法学院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共建亚太地区法治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有着积极的意义。

孔祥俊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凯原法学院已进入教育部全国法学学科评估A类(A-),排名稳居国内法学院前十。在英国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名榜中,凯原法学院连续八年进入全球法学百强,被誉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凯原法学院将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同时也将在更大程度上与国内外法学院加强交流合作,共建法治研究与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学院历来注重国际化合作和国际项目的拓展,国际化是凯原法学院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本次承办亚太法学院院长论坛,正是学院重视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体现,这也将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更多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教授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孔祥俊教授致辞

国际法学院协会主席Francis SL Wang致辞

大会分论坛一“全球化时代法学教育的标准制定与执行”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院长Simon Chesterman主持,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的建设口号是“亚洲的全球法学院”,该院院长Simon Chesterman教授就如何建设亚洲一流、世界有影响的法学教育标准以及如何贯彻实施,分享了第一手的经验。与会专家对全球化时代的亚太地区法学教育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在小组对谈“评估、协助和认证”中,印度尼西Gadjah Mada大学法学院院长Sigit Riyanto、印度Jindal Global法学院副院长S.G. Sreejith以及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杨恩乾法官相继发表观点,嘉宾们认同评估与认证对教育质量的意义:不可否认,排名的变化对于教育质量的变化是一种暗示,也会影响学院的积极性。同时也探讨了以BAR通过率作为排名因素对法学院教育模式的影响,强调法学院并不是只为了培养律师,而应当有更多元和持续化的视野。

 

午餐沙龙阶段的议题为“中国法学教育”,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法学院协会主席Francis SL Wang教授担任主持人。在这一环节中,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立东、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邓海峰六位嘉宾分别从完善系统法学教育体制、构建解决中国特色问题的法制共同体、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等角度出发,对改革法学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探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蔡立东系统分析了中国法学教育在新的时代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所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左卫民则聚焦中国法学教育对世界法学教育的巨大贡献,并分析了中国法学教育的独特性。杨松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法学教育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工作机制。王志强以案例为切入点,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对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宋晓燕则以法学教育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法学教育与国际同行的相同与差异,并分享了她对中国法学教育未来的思考。邓海峰以清华大学法学院为例,对中国的法学教育进行了“深描”,系统并细致地描述了中国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体系与工作机制。

分论坛二聚焦于“当代话题对传统理性法律话语的挑战”。小组对谈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Laura Young的主持下围绕“理性与感性——法律话语原则”展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学院院长Bryan Horrigan教授、马来西亚泰勒大学泰勒法学院院长Harmahinder Singh Iqbal Singh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红柳、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田雷、里兰卡前首席大法官兼司法部长Mohan Pieris大法官各抒己见。与会嘉宾深入交流看法,现场气氛活跃。各位嘉宾就法学院学生是否需要重视文化和社会政策、程序是否具有法律意义进行讨论。他们认为程序不是法律的意义,但应当被法律认可并尊重。社会政策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需要注意底线,不要触犯底线,平衡各方利益。

 

大会分论坛三的主要话题是“保持法学院领导力的管理挑战”。这一讨论首先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法学院协会主席Francis SL Wang开始,然后由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前副院长Barara Holden教授主持会议讨论,各位法学院院长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提出法学院的教学期待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法学院的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加入新的内容,此外是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而法学院高学费的收取是否又导致了学生对高薪工作的向往等等。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前副院长Barara Holden教授在讨论法学院管理面临的挑战时提到,绝大多数亚太地区的法学院都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同行竞争的双重压力,并主张差异化竞争和互补的发展战略。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金华教授对嘉宾的发言作了精彩评议,认为当今的教育应该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后与会的各位院长、教授达成共识,认为法学院管理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如何平衡短期目标(学生就业问题)和长期目标(培养学生法学研究能力)。

 

小组讨论分会场

本次亚太地区法学院院长论坛的举办,有利于加强亚太地区法学学术研究创新,对于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法学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有特色的亚太地区法学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协同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共建亚太地区法治研究和法治人才共同体有着积极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正在通过不断努力来凝聚智慧、经验和共识,与各兄弟院校一道为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发展做出贡献。

 

2020考研流程来啦!重要事项一文速览

无法打开的“国家精品课程”【读书日特别议题】

《清华中国法律评论》(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征稿启事

“刑民一体化司法研究中心”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推动下正式成立

《刑法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极地问题研究”夏令营 • 预通知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始报名啦!

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博士拟录取名单(不含少民计划)

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19博士生复试名单(不含直博、自主遴选及司法文明已复试考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