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博如何避免自我认识误区的不良影响
在与考生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一些主观感受带入其中,进而给出所谓的权威解答。同样地,很多考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面对一个个具体问题时,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之前的某一认知带入其中,导致不利于发现问题的真相,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简单的梳理部分考博认识误区给大家。
1.自我评价单一化。这个问题基本上一半的考生都有,要么高估自己,要么过度的低看自我。我们深处其中很难发现这个问题,即便意识到可能有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对照对象以及相关数据支撑,很难准确的评判。我们认为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参照系以及学会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评判。
简单举个例子:考博需要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吗?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就考不上了?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我们的回答本身就是在自我表达,根本就没有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如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问题,我们往往给出不是必须的,但是最好有,某人没有也考上了等等回答。但是这样的答复有价值吗?或者说我们在干啥?很显然我们在回应这个问题时必然是针对特定的对象的,对象不同答案当然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忽略了,上来就说一些跟听者无关的解答。即你的听者一定是有一定的基本大前提的,我们需要回应的是他考某校某专业某导师的博士必须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吗?而不是说一般情况怎样。
类似的问题特别多,一方面是我们的解答者没有先清楚的划定问题的大前提,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提问者没有认真的准备问题,以及提供必要的基本信息。希望大家日后提问时能够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2.未能清楚做好阶段性定位。考博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我。但是很多考生并没有很好的阶段性感,这样导致其每前进一步都非常难,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例如当前阶段除了直博生与部分招生比较早的院校,我们考博学子的核心任务之一为联系博导。这个任务可难为坏了考生,部分考生已经作出错误的选择,集中表现为自己给导师发邮件后导师的回应:回复了吗?回复的快慢,回复的内容。很多考生往往以简单的一次邮件回复作为自己判断的标准。但是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你与导师还是陌生人,你们需要一定的时间相互认识彼此,最终作出决定。每个导师的处事方式不同,而我们很多考生则假定导师都一样,处理招收博士都一个标准,要么拒绝,要么录取你。这真的太操之过急了,至少应该有3次的沟通交流,你与导师才算真正地建立了联系。
3.以自我认知为评价体系。我们绝大多数考生并不了解当下的研究生教育,至少不清楚全国其他院校的培养机制,更多的是基于自我的认知得出全国研究生都跟自己一样,进而建构起自认为最好的评价体系。例如,从最终要求来看,考博学子一定要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但是怎么考核呢?或者怎么体现呢?当前的直观表现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于是乎,有的考生就简单地认为有论文就能考博,有核心期刊就一定可以考上,没论文就考不上。但是从全国来看,公开发表论文只是写作能力的一个表现形式,还有其他很多种展示自我写作能力的方法。同样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考生抱怨某考生没有自己优秀都被录取了,而自己反而落榜了,不公平。从他自己的评价体系来看,他确实优秀,但是一旦跳出他的评价体系,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
4.无法准确地把握住重点。如一文所言,攻博计划并不是很多考生认识的那样,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类似的问题特别多,我们往往以自己欠缺的作为重点进行突破,认为破解了自己就可以考上博士,如果破解不了就没有希望。很多考生在进入复试之前的核心任务是让自己进入复试,而不是复试时如果得到高分,这往往会导致考生进不了复试。再如对于普通考试制的院校,联系导师虽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能进入复试,一切不就是白搭吗?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误区值得关注,本文暂时举上述4个问题。破解的方法为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最好经常从局外人的角度或者面试官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我经常告诉进入复试的考生:你们能够进入复试,那么证明你们有一定的优势,至少满足了一定的基本要求,那么此时你需要思考的不是去跟别人比某一具体细节,而是让自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好弱化自我劣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