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潭大学法学院张庆霖老师在开学典礼上的精彩发言,新生必看!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湘潭大学法学院官网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202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张庆霖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去年年底报到的青年教师张庆霖,相比在座的2020级新生,不过早来了半年。当书记将教师代表发言这一光荣任务交给我的时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惶恐——在以往类似场合,我一直是坐在台下聆听和鼓掌的那个,就像你们现在这样。我曾在湘大度过了十年的学生生涯,要放在平时,你私下找我打听学院老师的“掌故”、问我法史挂科率高不高,以及怎样才能选男神作为导师,等等,我会以“老学长”的身份侃侃而谈、出谋划策、包你满意!然而,现在要我面对在座这么多教过我课、熟知我各种“糗事”,甚至了解我每一次恋情失败过程的老师,竟然要站到台上代表他们发言,我着实汗颜!起码在学业上,这个毫无建树和光环加持的“老油条”学生,是无法代表三个学院、80余位杰出而优秀的老师的。但在聆听各位院长讲话之际,我忽然找到了某种自信,那就是,一个从19岁到29岁,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都浸润在这个校园里的人,是没有理由不深深眷恋自己母校的!之后无论是在湖大还是湖工大工作期间,“湘大法学学人”始终是我不可修改、不容睥睨的标签。正因如此,由我作为教师代表,来向2020级的同学们表达最热忱的欢迎,这份赤诚之心,毋庸置疑!坦白说,我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热爱湘大。在03年非典(SARS)疫情和亲人离世的双重影响下,04年高考只得了600来分的我莫名其妙填报湘大法学专业并被录取,使得我整个夏天都徘徊在复读还是报到之间。在当时的我看来,“蛟龙岂是池中物”,“我值得更好的”。但缘分就是如此神奇,我只身一人奔波千里来到湖南,原本只想“报个到看看”,却不料,一到学校就迷上了这里的老师、学长学姐和同学们!我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要学的东西浩如烟海,要长的见识目不暇接。于是我立下一个Flag:既然觉得“此地非久留之地”,那就先“混”成湘大第一,待到四年之后,再攀“高枝”而去。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湘大第一”至今尚未实现,而“迟早要走”的狠话也没逃得过“真香定律”。十多年来,我见证了学院从老法学楼乔迁至现在的新法学楼,又即将亲历优秀院友谭曼学长捐建的“永雄楼”投入使用;我见证了知识产权学院和信用风险管理学院的相继诞生,又刚刚看到法学学部的成立;我旁听过湘大首位法学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也亲自体验了从推免读研到授予博士学位的甘苦历程。在十年前,学院仅有50多位法学教师;现如今,我们有超过80位教师,其中100%具有博士学位、超过40%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放眼全国这都实属罕见。就我相对熟悉的诉讼法领域而言,近年来,湘大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了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与司法部共建了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湘大目前已成为全国唯一与两高一部都共建科研基地的高校,基于此还产生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成果。湘大法学学科已经或即将在社会治理、信用法学、知识产权、非洲法、立法法和数据法等特色领域产生引领性的影响力。同学们,你们不妨时常看看法学院官网的“学院概况”和“新闻动态”,看看那一桩桩奇迹般的伟业,你是否相信:这些都是在非985、非211、非省会城市的羊牯塘实现的!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汇聚到湘潭市的郊外、先锋种猪场的隔壁,年复一年花费比在其他学校多得多的努力,把惠山之巅、泽园之畔浇灌成一片伊甸园?这样的魔力,不值得你探索和体验吗?所以,如果你正像我当初那样,对庚子高考的失意而扼腕,为“天使跌落凡间”而不平,那不妨也立下誓言:四年之后到梦想的大学去读研!正如顾院长刚才讲话中提到的,你们已然站立在一流的法学学科平台,你们的脚下是一条崭新的起跑线,只要你初心不改,湘大法科将许你一个可期的未来!在向着未来进发前,我来帮你揪出几个长期存在的Bugs:第一,“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勉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严谨的学习态度配上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速成”的法门。正如英语的学习绝不只是死记单词,狂背法条也是对法学最大的误会。如果听到学长学姐跟你说什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什么“人学法律头发少”,请你一定要三思他们讲给你的学习方法。这也意味着,当你遇到任何问题,必须勤于动脑、独立思考,切莫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需求多元、价值多元、选择多元的今天,“同质化”潜藏着巨大的生存风险。今天的你必须锐意创新、富有远见,这样才能使你成为未来职场角逐中的那个必选项。第二,不要忘记你刚刚交过多少学费,而这些学费原本能清空多少次购物车。如同女神老师王霞教授比喻的那样,“大学就是一个神奇的通道,今天在入口输送进去的是站在同一起点上、相差无几的你们,四年后的出口处走出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年轻人”。造成彼此前程各异的,我想无非是大学“食谱”上的差异。湘大图书馆藏书三百余万,体育馆项目繁多、设施齐全,专业文献数据库免费畅享,各类学科竞赛精彩纷呈,上百位老师为你解疑答惑,丰富的社团组织供你锻炼,志同道合的有趣灵魂鲜活跃动……阅读、写作、求索、超越、追问、交流、分享、感悟……爱,以及被爱,这一切都是你可以自由载入的“Buff”,也是你花费父母投资、消耗四年时光所应享有的权益。面对这些资源,2020级的300多位同学,你们会在做或者不做、用或者不用之间,悄然分出高下,拉开差距。第三,面对考试,请保持乐观,不必焦虑。这几天,请不要轻易招惹你的学长学姐,因为他们正在焦灼地备考上学期因新冠疫情而推迟的期末考试。其实,我要提示的是,我们应该感恩考试、享受考试而不是厌恶考试。在今天,如果不是因为有高考,如果不是因为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和未来的考研考试,那么你我的人生早已在出生时便被永恒地锁定。翻阅一下《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你将欣喜地发现:现在要想当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和法律类仲裁员,要想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等公务员,都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就是以前的司考、现在的法考;而要报名参加法考,必须得像在座各位这样拿到法学文凭。看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的今天,面对绝大多数的高端法律工作岗位,一个法考就帮你拦下了法科以外的几乎所有竞争对手,过了法考就能给你同五院四系清北人师平起平坐的准入门槛,真的值得拥有!因此,我们应当善待考试,我们要研究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高效地通过考试、快乐地享受考试带来的福利,而不是焦灼地、痛苦地、恐惧地鏖战考试。这就要求你主动克服拖延,功夫下在平时,避免临时抱佛脚。时间有限,过来人总忍不住多“剧透”一些,但你们的“大学故事线”还是得各自安排和演绎。这个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再过97天就翻片儿啦。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段时光,适应新环境,结实新队友,收获新知识,开启新篇章,铸就新辉煌。欢迎你们!
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健全导师变更制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全国2021年法学直博生招生目录重磅发布!
你好,法学院新生!
隆重揭晓!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名单来了!
感谢校友支持法学院建设!欢迎广大校友捐钱!
历数我国法学教育重要联盟
致敬2020年李步云法学奖得主:文正邦、Tom Zwar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