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我国法学教育重要联盟
学术之路编者按:在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史上,有一些响亮的简称被广大法学学子所熟知,学术之路微信公众号特进行梳理汇总,希望对大家了解当下中国的法学教育格局有所帮助。
南东吴北朝阳
1900年5月,东吴大学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于苏州创办(一说1901年3月,在此以苏州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校史为准)。1915年,美国执业律师兰金在上海创建东吴法科(为苏州东吴大学分部),1927年更名为东吴大学法律学院,1935年改称东吴大学法学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吴法学”。作为一所以教授英美比较法为特色的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在民国法学教育史上留下了许多个“第一”,它是中国第一所开展法学(英美法)教育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开设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作为第一所得到美国承认的教会大学,其毕业生可以不经考试直接升入美国的州立大学或挂钩合作的大学深造,并可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而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学类期刊《法学季刊》,也是中国最早的法学期刊之一(1922年创刊,仅次于1918年创刊的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期刊《法政学报》)。据统计,截至1949年,中国法科院校毕业生留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人中,东吴法学院占到了81名,在所有法科院校中独占鳌头。
而作为“北朝阳”的朝阳大学成立于1912年,由北京法学会汪子健(字有龄,曾任朝阳大学校长)、江庸(字翊云,1927——1939任朝阳大学校长)等人捐资设立。由于朝阳大学历来重视法律实务教育,毕业生多活跃于法律实务届,如在历次法官考试中,朝大学生被录取人数占全国参考总数的1/3,且多名列前茅 。尤其是抗战前后,全国各级司法机构中的推事、承审员、书记官等,多为朝大毕业生,因此有“无朝(朝阳)不成院(法院)”、“无朝不开庭”的说法。(与之对应,“南东吴”被称为“东吴出律师”)
五院四系
五院,即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四系则是指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
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
“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由中国政法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发起。联盟的成立将促进三地法学教育领军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借助联盟平台,成员院校将共享法学高等教育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优质的教育资源。联盟将坚持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理念,以创新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己任,通过整合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法治人才。
首届16家理事成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树仁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盟的成立将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联盟成员秉承沟通合作、互尊互助、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联盟精神,携手开启三地法治人才培养新篇章。
立格联盟
“立格联盟”成立于2010年,由英文legal音译而来,寓意“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作为全国政法大学的交流研讨平台,联盟旨在共享优质法学教育资源、促进法学教育规范发展、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历届“立格联盟”高峰会议为推进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提高法学教育质量、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联盟有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9所政法高校,合作领域逐渐扩大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交流、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学教育共同体。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学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财经类院校)
顾名思义,财经类院校法学院通力合作的重要组织,已经连续召开第十一届全国财经高校法学教育论坛。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高等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倡议,详见:拟成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高等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论坛上曾汇报“理工类院校专业委员会(名称待定)”事宜。
中国计算法学发展联盟
2019年9月21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等6所高校共同发起的中国计算法学发展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据了解,联盟将通过领头高校联合协作的方式建立计算法学领域的学术共同体,建构融合信息技术与法律交叉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交流的学术平台,对计算法学学科基本概念、课程体系、学科发展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共同构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资源架构,探索对法律科技行业发展开展第三方评价的方法等。
关于地方体育法学组织2020年联合学术年会(第九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改期举办并重新报名的通知
湖南省第十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分论坛征稿通知
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能省的钱要省,能挣的要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