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学术之路 2022-03-24

来源:光石法学院


初入法学院,法学生们大多都有着以法律为武器、捍卫公平正义的远大理想。在本科四年过后,有的进入律所或司法机关,有的则怀揣一颗求学之心继续学术科研之路,有的满怀一腔热血闯荡他乡,有的则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回报故乡。


今天,小编将带你解读各大法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看看结束了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不同的法学学子会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


就业还是升学?

    他们决定走出象牙塔


结束了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究竟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还是走入社会,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对许多人来说始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从2020届毕业生的数据来看,不同院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路径规划。

注: 深造率包括国内升学及出国、出境。


传统的五大法学院中,中国政法大学以74.52%的深造率位列第一。原因之一是中国政法大学特色的双学位政策,让学校中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在大学第五年继续攻读第二学位。有近三成学生都是在此期间备考研究生,同时完成双学位的课程任务。此外,还有36%的法大学生通过国内升学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6.8%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境)留学。


深造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的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度,中南财大法学院的深造率更是高达56.52%。近年,武汉各大高校受到了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优质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


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三所学校则显示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趋势,院校中有超过六成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就业。


就业落实也呈现出多元化形式,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志愿服务西部、参军入伍或自主创业。

在升学深造的人群中,出国(境)外留学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出国深造率最高,分别为17.8%和10.15%。随着各项社会岗位对于法学生的学历背景要求越来越高,国内考研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是从总体而言,不论是国内院校的认可度,还是深造成本与花费上考虑,国内的研究生学位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这也是大部分法学院学生更倾向于国内升学的原因所在。


地域选择:

院校所在地就近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在院校所在地就近工作的学生人数最多。

对于以法学为优势学科的传统法学院校来说,许多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就是本校的校友,另外还有大量的毕业生分布在临近地域的公检法机关和企业中。


依托这样强大的法律校友圈,毕业生们在学校影响力辐射的地域求职自然会受到不少优待。


此外,学校地处的城市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选择。


五大法学院都位于相邻地区中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这也意味着当地有着相对优质的律所或企业资源,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有接近半数选择在北京工作,京外就业的学生中,也有12.65%的人去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沿海省份就业。


华东政法大学依托其在华东地区法律圈的超高认可度,留在上海工作的人数比例高达63.09%。可以说,华政的影响力在法律求职方面甚至不输于当地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985、211高校。


每年从法学院输出的法律人才推动着法治这架机器不断前进。正如蒋勇律师所说:即便从法学院出去的人四散天涯,我们也可以说,看,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多元化就业趋势明显

    律所仍有学历门槛


对于政法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法律专业意味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学以致用,成为法律专业人员,华政的毕业生中就有接近半数在毕业后从事法律服务相关工作。

虽然法治建设还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找到工作并不等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多元化就业成了许多法学生的选择。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流向“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本科生合计占比达 39.80%。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技多不压身,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进入律所工作情况

对于律所来说,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除了看中个人能力外,学历背景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中国政法大学进入国内知名律所的毕业生中,本科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见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法律类院校,硕士学历往往都意味着更扎实的法学功底和更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更加受到律所的青睐。


法学院就业率惨遭垫底?


从今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不少学校法学院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即便是法学“五院四系”的毕业生也难逃就业难的困局。


▼西南政法大学各学院就业率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8.06%,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吉林大学各学院就业率

同为"五院四系"的吉林大学法学院总体就业率也仅有73.98%,在全校各个院系中排名靠后。


▼武汉大学各学院就业率

武汉大学法学院则显得更为惨淡,以63.87%的就业率全校垫底。


法学院的就业难有目共睹,法学生们也只得无奈发出了“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的自嘲。事实确实如此,法律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法考资格证书和研究生的文凭几乎成了一项硬门槛,将许多人拦在门外。


公务员系统虽然向法学专业开放了大量岗位,但考取公务员并非易事,想要进入薪酬福利待遇较好的一线城市当公务员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看来,从法学院毕业与成为一位真正的“法律职业人“之间还有不少的距离。未来法学院低就业率的状况要想改善,还需要学校和学生在各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法律学子总有走出象牙塔、迈入职场的一天。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关于法律求职,你还有哪些故事或者体会可以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失业1年,我赚了30万

你会PPT吗?

赵薇发动态!

上海市教委回应:消息不实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人社部新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2021.11.1日施行)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首次招生!

陕西理工大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变化提示

北京六区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首批63家!

全国这几十所高校仅有一个博士点!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分班排座!
遵义一教师用教鞭打学生被拘留,法院:治安处罚撤销!
关于启动2022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奖学金遴选工作的通知
这高校:所有教师岗位硕士起招,博士直接给120㎡住房,年薪可达30万
一位高校党委书记的思考:上轮非双一流高校究竟向何处去?
公示:10名基层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遴选至省检院!
市委政法委书记王立斌被查
终判死刑!
以下群组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法学考博交流群;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以下为2022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博士新生本想“退学救母”,惊喜收到“天大的温暖”

全国博士招生人数排名第十的省份:辽宁省单年度录取博士破4000人大关!

沈阳农业大学关于开展2022级“直接攻博”类研究生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

高中生?却已是博士!加入西湖大学!

中南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级新生大数据发布!

上海大学2021年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570人

兰州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博士1004人!

用脚写字考上985!无臂法律硕士开学报到,下一个目标:考博!
中国法律史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3号(征文)通知
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来了!奖金5000元!
关于组织开展“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安全法》专场竞赛活动的通知
禁毒戒毒法律知识大赛即将结束,福利丰厚!
《法学论坛》2021年第5期目录
《扫黑风暴》中的黑老大原型是他!曾震惊全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博交流群
会不定期更新院校
欢迎扫码进入

北京大学考博交流群

清华大学考博交流群

西湖大学考博交流群

严禁广告

重庆大学考博交流群

复旦大学考博交流群

华中科技大学考博交流群

2022年医学考博交流群

华南理工大学考博交流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博交流群

武汉大学考博交流群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