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新法科人才——院长左卫民教授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的致辞
在幸福的大川如何学习法律?——左卫民院长在四川大学法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挑战的时代奋力前行——左卫民院长在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努力的同时享受美好 ——左卫民院长在四川大学法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校友们和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风吹桂花香的九月,川大法学院又迎来了崭新的面孔。今年的新生中有211名本科生、254名硕士生、23名博士生,其中本科生中还包含了“法学与网络空间安全”双学位20人,“法学与法医学”双学位30人。得益于强有力的疫情防控以及疫苗的广泛接种,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我们得以重启所有新生都能够参加的线下开学典礼。尽管按照疫情防控规范,同学们还是需要分坐在三个会场。
看着脸上充满胶原蛋白的你们,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你们即将在大川开启人生崭新的阶段,在成都这个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度过三年、四年或更长的时光。我衷心地祝愿你们,将来能够学有所成,迈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我,也会担任2021级“网络空间安全与法学”双学位班级的班主任,伴随、帮助你们度过在大川的新生活。
按照惯例,作为院长,我应该在这个场合对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但在此之前,同学们要正确把握我们当下所处的新时代特征。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一方面,我们正处在后疫情的世界,疫情在主要国家特别是中国,已不再是最严重威胁,我们通过接种疫苗、严格防控等方式,让其处于可控状态;另一方面,疫情并未彻底结束,今年五月开始“德尔塔” 等变异病毒在日本、越南、美洲大陆等肆虐,对全球化的生产、贸易、交往等依旧持续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在后疫情的世界,社会无疑正在、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我们对社会的思考,对自己的把握,都必须要回应时代的要求。在今年六月的毕业典礼上,我将“内卷”与竞争相类比,告诫你们的学长、学姐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因为这是一个持续“卷”的时代。今天在这里,我依然要为刚入学的你们打一剂预防针:本科一点儿也不比高中轻松,研究生阶段也并不比本科容易。在大学的学习阶段里是无法“躺平”的,如果你“躺”了,那就会掉队,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前景。
今年,李言荣校长曾列出就业率、深造率一般的几个学院都是文科学院。这表明我们法学院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适应这个“卷”的时代。我们要思考,作为法科生在幸福的成都和大川感受安逸的同时,应该展开怎么样的法律学习和研究才能与这个时代相适应?对此,我的建议是:在成为新法科人才的路上砥砺前行。
什么是新法科?新法科就是法学顺应时代需要,和其它社会科学、和理工医等交叉下形成的新复合型学科和教育格局。其内容包括传统法科与非法科的理工科、社会科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知识、新课程,例如:法律实证研究、科技与法律,等等。
为什么要走新法科的道路?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数字化时代。一方面,技术推动法律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需要法律去回应。对此,传统法科难以充分回应,法学和其它学科需要交叉产生新理论、新知识,以适应和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如何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研究法律相关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形成新见解,是新时代法律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解决之路就是走新法科的道路。
那么,我们要如何成为新法科人才?
第一,突破学科限制,拓展知识的宽度
在中央倡导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科人应该如何求变?川大法学院锐意进取,积极调整、创新课程结构,努力从传统法科教育向新法科教育转型,致力于打造创新型法学院,为同学们成为一名新法科人才提供助力。在学科层面,学院开设了两个广受考生青睐的交叉学科专业,分别培养拥有“法学与网络空间安全”、“法学与法医学”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法科人才。未来,学院还将继续探索开设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双学位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还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法律视角下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当代科技”,主要讲授关于数字时代、数字经济的法律问题,例如,对滴滴赴美上市、美团与骑手之间的纠纷、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等热点进行法律解析,我听说这门课十分难抢。
因此,我期望同学们抓住学院提供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机会,扩展知识的宽度,不仅要学习好法律知识,还要涉猎其他领域,深刻认知科技与法律的关系,做一名复合型法科人才。
第二,紧跟时代步伐,掌握研究新方法
时代日新月异,法律大数据的出现,为法学研究方法带来了新思路。例如裁判文书网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丰富的全国性数据第一次制度性涌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拓宽同学们的研究思路,除了传统的课程外,法学院还专门开设了文科数学、统计学、法律实证研究等课程,旨在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用新知识、新方法来开展法学研究。以法律实证研究这种方法为例,区别于传统的法教义学研究,其本质上是以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经验性法学研究,力求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来把握法律实践的真实状态。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刻认识和把握法律大数据、法律人工智能等,并在学好法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法律这门学科。
第三,顺应时代需求,回应社会的新需要
法学与时代相适应的议题很大,但今天我只给大家举当下法学回应疫情时代的社会需要的两个例子,供大家思考,其他的希望你们在之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之中不断去领悟、思考、实践。
其一,运用并出台法规防控疫情。我们能取得辉煌的抗疫成果,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们借助《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迅速应对了严峻的疫情,使得防控有法可依。其二,推广线上诉讼,保障司法活动顺利进行。疫情限制了线下的交流与发展,却反向助推了线上交流与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回过头来发现,线上工具已经不单单服务于商业用途,它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科研、司法活动。以在线诉讼例,在不久之前,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天府二街由于疫情被管控,居住在管控区域的一名法官就是利用网络在家中开庭,完成了审判工作。
仅就这两个例子而言,我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在后疫情时代,如何用法律处理突发事件?比较线上诉讼与线下诉讼的差异,思考差异背后的底层逻辑。当然,要思考清楚这些,又涉及到我之前提到的学科交叉问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本科生、研究生在“卷”的时代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以成为新法科人才为目标,努力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最后,祝愿大家如同校园里独占三秋鳌头的丹桂一般,四时香馥馥。谢谢大家!
左卫民
2021年9月9日
付费课程、精选小说、精选漫画、测评测算
赶快扫码一码获取吧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2022年招收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名单公示
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发布,博士1612人、1070人
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22年推荐免试直博生预选拔通知
复旦大学-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2022年推荐免试直博生预选拔通知
关于表彰第十二届法治河北论坛获奖论文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
关于召开广西行政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湖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涉外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