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俊教授在深圳大学法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学术之路 2023-03-25

来源:深圳大学法学院

塑造法律人格 做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法学院院长 刘俊教授

2022年9月16日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仍然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继续扰乱着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送新生的车辆和家长仍然不能进入校园,新同学们要在酷热的天气中,拖着沉重的行李,排队等待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但我们却这样场景看到了:报到场面的井然有序、新同学的吃苦耐劳精神,迎新老师与高年级同学的热情,新同学之间、新生与老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关心、热情、友爱的生动画面。这,就是2022级新同学迅速融入深圳大学法学院大家庭的最美的风景。在此,我谨代表法学院向迎新的老师、同学们道一声感谢,谢谢你们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


今天,我们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深圳大学法学院新生开学典礼,欢迎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02名本科生、153名研究生,共452名新同学,其中,港澳台同学11名,外国留学生1名。在此,我代表全院师生,向2022级新同学表示衷心地祝贺!祝贺你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深圳大学法学院;同时,我也代表全院师生,最热忱地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深圳大学法学院,这个大家庭。


同学们:你们选择深圳大学法学院,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明智的选择。法学、神学、医学,是人类开办大学最古老的几个专业之一,历经2000多年的凝练,法学专业,形成了经典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它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能为我们提供了特殊而双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课程内容,内涵固定、边界清晰。正是由于法学专业合理的知识体系,才造就了西方发达国家历届总统或者首相中,绝大多数都出自法学背景奇特现象。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深圳法治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中心。特别是2021年5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法学院,加强法治城市建设理论和实务研究”。将支持一所大学法学院的建设直接写入中央文件,这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实属罕见。同年9月10日,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印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1--2025)》,进一步明确要“研究制定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法学院的意见”,并将法学院博士点建设与申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缺专业学科建设等纳入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方案。为此,法学院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讨论,制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此,法学院也成为学校“一院一策”首批重点建设支持的学院。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深圳大学法学院,从事法学专业学习,意味着你选择了做一个法律人,你的人生,从此,将被深深地烙上法律人的印记。那么,一个真正的法律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四年之后,同学们会以什么样的人走出深圳大学?这既是你们从今天开始,一直需要关心、追问的问题,也是深圳大学法学院及其全体老师要努力去完成的培养教育任务。


塑造法律人格,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法律人,需要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1.塑造法律人那样的独立人格


塑造法律人那样的独立人格,需要做到自立、自信、自省。作为法律人,首先应当是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人而独立存在的人,无论对于生活或者事业。其次,要具有自信心,即任何情况下,都相信自己能行,要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和信心。一个法律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被打倒。第三,法律人应当具备自我认知能力,要学会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始终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识。


塑造法律人那样的独立人格,需要做到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见解、独立表达。孟德斯鸠归纳的毁灭人类的情形,就包括了没有独立的精神、没有思想的崇拜、没有良知的知识。如果法律人没有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就可能变成恶的化身。


塑造法律人那样的独立人格,需要做到诚实守信。法治精神的精髓,是契约精神,诚实信用、恪守承诺、遵守约定,是市场经济法律规范的基础,法律人理应成为诚实守信的典范。


塑造法律人那样的独立人格,需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也许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法律是无情的、是冰冷的。但实际上,也是有温度的,它包含着对人文关怀,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要求法律人对待任何一桩死刑判决时,都应当以如履薄冰的态度谨慎对待,在任何涉及与生命相关的执法时,都不忘记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在德国的东西德分治时期,为防止东德人偷渡到西德,修建了著名的柏林墙,并派兵把守。一次,一位东德青年因翻越柏林墙,被西德守卫长官命令守卫士兵开枪射杀了东德青年,由此,案件到了西德法院。法官最后判决,执行命令的士兵有罪。并由此产生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判决词:作为军人,你必须执行命令;但面对生命,你有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也就是说,作为军人,开枪射击,你必须执行命令,但打不准,是士兵的权利或者说自由。这份判决,充分表达了法律对生命的尊重。


总之,只要塑造出法律人那样的人格,我们就会有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


2. 像法律人那样的责任担当


法律最高价值追求就是公平正义,甚至我们可以说法律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同学们选择了法学专业,就意味着要承担起义不容辞的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担当,是对我们每一位法律人的基本要求,是一份责任、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精神。西方航海业有一个不成文规则: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时,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或者有些船长干脆选择与船一起沉没。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与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职业的担当。这种职业精神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法律人的担当,不仅在面对具体案件时,用良知去度量公平正义;而且需要在“路见不平”、公交车遇到小偷、大街上遇到恃强凌弱时,更需要挺身而出,去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3. 像法律人那样行为(做事)


作为法律人,首先必须是为人正直,正派公道;其次,要有深入骨髓的规则意识。制度是国家的良知,规则是集体的智商。作为法律人,必须具备对法律规则的敬畏之心,维护法律的尊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作为法律人,必须做到诚实守信,牢固树立契约意识,做到平等待人。无论一个人的人生走到哪一阶层,阶下都有人在仰望你,阶上都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作为法律人,应当是一个理性的人。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会帮助我们成为遇事冷静、理性的人。学会管控自己和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对法律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陶冶情操、增加人生厚度和深度的必由之路。一个连自己情绪都管控不好的人,是没有资格谈事业成功的,更不配做一名真正意义的法律人。当我们无意间解锁手机,打开游戏、不知不觉地刷起小视频或者浏览无益网站,在后悔之后,下一次我们是否能够真真正控制住自己?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到不急、不燥、心平气和;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时,我们能否冷静、理性地处理等,都是我们法律人需要认真思考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著名实验结果表明: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自己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是我们自己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情绪来管控的。这就是情绪管控的“费斯汀格”法则。


4. 像法律人那样思维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获得知识,而是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将成为我们大学四年首要的任务。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很快会过时,只有科学的学习方式,先进的思维理念,独立自觉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相伴你一生。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更高追求的价值取向;急功近利,会扼杀创造性思维。一般的大学教育目的尚且如此,法学教育,更是需要我们获得法律人特有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首先,我们学会尊重事实、重视常识。做任何评价,下任何结论,都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学会用事实去说话。这就我们法律上通常所讲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其次,要逻辑严谨。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通过四年的法律专业化训练,必然会使我们成为能够以严谨、准确、符合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去表达法律问题的人。在法律专业化训练过程中,它会潜移默化地使我们减少甚至消除了那些:大概、可能、也许、估计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随意表达的用语。当描述一个法律问题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事实是什么,依据或者标准是什么,基于事实和依据,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5. 像法律人那样表达


法律规范,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法律的运用,需要我们法律人把道理讲清楚。选择法学专业,意味着你能言善辩,意味着你会讲道理,意味着你能够把别人感觉到但说不清道不明事情,分析得鞭辟入里,条理清晰;能够在普通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找出其间的不合理及其不合理的根源。


阐述法律问题,有一套专门的话语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言法语”。作为法律人,应当学会应用法学专门话语体系,表达法律思想,阐释法律规范,分析法律问题。熟练地运用法律话语体系,能够将复杂地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高大上”的法律规范,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选择法学专业,意味着我们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一个有深度的人。作为法律人,能够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能够在平凡的生活现象中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洞悉出纠纷双方的利益焦点;能够在庞杂的案件材料中,很快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证据;能够撰写出严谨且有说服力法律意见书。


同学们: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紧紧地抓住它,把握和利用好每一天,就一定会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我坚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四年之后,你们必将成为具有独特法律人格的真正意义的法律人。


谢谢大家!

疫情三年了还要打持久战吗?明年春天能回到2019年前的样子吗?

华东政法大学外籍学生学费收费标准

安徽大学法学院办公文秘招聘公告

312名博士后获资助!

知名大学,再曝抄袭

复旦大学,将推出“不升也能留”计划
检察院原副检察长赵华卿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底线》里这20句台词,每一句都扎了法律人的心
教育部:各地各校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
最高检发布2022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2022年与有关国际组织实习生合作项目(第二批)遴选工作启动
国家邮政局明确:2025年底,禁用此类包装!
南开大学医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上半年检察机关批捕人数比2018年同期下降59.7%
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雄安分会2022年度招聘公告

清华大学2023年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2023级拟录取直博生名单公示
中央音乐学院2023年直博生拟录取名单
陆军勤务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专业目录
军事科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假如不能再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考录情况统计表

试用期年薪15万起,转正后年薪20万起!这一地区招公务员啦!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含非全日制

南开大学法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年博士招生专业目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选拔实施细则

浙江大学2023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第一次招生报名通知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专业目录

国家卫健委:对学校等坚决避免“一关了之”!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第一届全国法学学生“东放明杯”模拟立法大赛5号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关于2023年硕博贯通研究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2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最终拟录取名单公示

吉林大学法学院第一届“硕博论坛”获奖名单的公示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3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度校付费劳动合同制岗位招聘启事(第三批)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高校疫情通报也开始内卷了!!

《底线》大结局后的疑问:新入职法官要不要加班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被评定为二级大法官4年之后,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

中南大学法学院2023年硕导、博导认定结果公示

贵州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导师通过岗位年审名单公告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这个变化你关注到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