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要求别人大公无私的人,可能最贪婪...

实说 2024年10月03日 12:19

关注我们,获取看不见的真相


▍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市场从不试图改变人的本性,拥护市场的人没有想过用市场改变人的本性;反过来,正因人的本性没法改变,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也才需要市场经济。市场使人的行为更符合善的要求。

人的本性是什么?宽泛点说,就是几乎所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self-centered),自爱的(self-loved)。我不是说人一定是自私的,但人确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这样看,亚当·斯密也这样看。

亚当·斯密说同情心普遍存在,即使最坏的人也有同情心,但所有的同情心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事实上,正因为人是自我中心的,才能有同情心。因为能将心比心,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能。如果人不是首先爱自己,何以做到“推己及人”、“感同身受”?

同情心的大小,一是与物理上的距离有关,二是与生理上的距离有关。看到自己身边的人过世,比看到几千公里外非洲人的过世时的同情心肯定要大;看到猴子被杀,比看到蚂蚁被杀时的同情心要大。为什么?因为猴子比蚂蚁与人的相似性更大。而你对蚂蚁的同情心,可能比对植物的同情心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信奉佛教的人,不吃荤,只吃素,因为动物在形象上、生理上跟人的相似性比起植物来更大。所以同情心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的。

并且,即使利他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为认识的人牺牲自己利益的人,比为不认识的人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多;拔己一毛而利天下的人比比皆是,但舍己一命而救他人的寥寥无几。这些,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都讲到了。

儒家的一整套伦理体系也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儒家伦理是有等级的,为什么从亲情孝悌扩展到宗族、国家层面?因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国主义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否则你为什么爱自己的国家甚于爱其他国家?


关于人性的假设,无论科学的、宗教的,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一样。所有的宗教都假定人是自我中心的,这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没什么不同。亚当·斯密如果不假定人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写出《道德情操论》,也不会写出《国富论》。同样,孔子如果不是假定人是自我中心的,就不会有儒家的道德伦理系统。正因为自我中心的这个本性可能带来问题,人类才需要被教导,才产生了宗教。儒家内部有人性善恶之争,西方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描述也大相径庭,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假定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主张都从这个假设展开。


▍市场的逻辑和宗教的逻辑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人是自我中心的,但任何人要生存都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和协助,人类怎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达合作和互助?或者说,自利的本性如何能够给他人带来好处,而不是伤害?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幸福,尽管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归纳一下,大概有两种:一是通过让别人不幸福而使自己幸福,即用伤害别人的方式为自己得到好处。我称之为“强盗的逻辑”;二是通过让别人幸福使自己变得幸福。我称之为“市场的逻辑”。

仔细想一下,市场的逻辑其实也是宗教的逻辑,所有宗教都教育人要积德行善,也就是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比如,老子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佛教主张通过了悟“空性”达到“无我”的境地,以“普度众生”来实现自己的幸福 。当然,无我要修炼才能达到,不是天生无我,要是天生无我就没必要修炼了,也就没有宗教了。从这方面讲,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

我有次去山西榆次,看到县古衙门有一幅对联,大概是这样的: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什么意思呢?善以心论,恶以行断。一个人是否是孝子,不能看这人给了父母多少钱、盖什么房子、买什么车;如果这样,穷孩子就没办法当孝子了。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恶人,不能看有没有恶的心,而要看有没有恶的行。道德伦理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心!
 
市场不求改变人的心,只求改变人的行为,市场就是你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你自利的动机。从这个角度讲,市场本身是最讲伦理的,它使得你不能伤害别人,你致富也好,地位提升也罢,一定得建立在给他人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上。这是我理解的市场的逻辑。


认为市场的逻辑和伦理宗教对立,完全不对。与市场的逻辑真正对立的是强盗的逻辑。从长远看,在市场中一个人能持久致富,一定是靠诚实守信,而不是靠坑蒙拐骗,如司马迁所言,“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


市场就是按照你给多少人带来幸福回报你。给别人带来的幸福越多,赚得钱就越多;带给别人的幸福越少,赚得钱就越少,这就是市场的逻辑。

对市场的偏见可能与人的妒忌心有关。同样情况别人赚钱了,你没赚钱,你会不满。人有一个特点:我们往往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失败了总怨恨别人;我们常把自己看得比本来高尚,把别人看得比本来卑鄙。赚不到大钱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不是我没本事,而是我道德水平太高,不愿骗人。那些人为什么能赚大钱?心黑。这是自我安慰。

现实生活中,批评别人道德水平差的人,相当一部分道德水平最差。要求别人大公无私的人,可能最贪婪,他们喜欢占领道德制高点,忽悠别人以谋取私利。

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但这一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和找到,也可以反过来说,道德需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我这么讲是有依据的。世界范围看,哪个地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比较健全,哪个地方人的道德水平就比较高,更诚实守信。相反,哪个地区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受到政府的干预多,哪个地方坑蒙拐骗就多。

暌违多年,张维迎教授新书《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终于上市!张维迎老师在朋友圈感慨“写书不易,出书更不易”:



“自由市场的守夜人”“经济学界的堂吉诃德”“思想界为数不多的燃灯者”......


任何熟悉张维迎老师及其作品的书友,都会认为上述评价当之无愧。正是由于张维迎老师在思想领域的真知灼见;坚持为“不理解、甚至公开批评他的民众发声”;以及独有的穿透力和共情语言的天赋,才让他的作品成了畅销书里的长销书,被书友评价为“每一本都值得阅读和珍藏”。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在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面前,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越来越稀有,以简明的经济学逻辑,让我们看见看不见的东西。


张维迎:我在这几十年中,听到最多的劝告就是:“维迎,你说话注意点,小心点!”大家都对我很爱护。也不是说我有足够的勇气,完全不顾忌。只能说,我保证不说假话,不能保证所有的真话我都敢说。我不想做无畏牺牲,但是你让我太委屈自己,说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我也做不到。


·“炉火纯青”之作,理论与故事交融


张维迎老师是国内最早研究“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学家,本书则是他40年聚焦“企业家精神”的大成之作。本书在写法上,理论与故事交融,历史与现实交汇,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汪丁丁:很精彩,堪称“炉火纯青”之作。维迎返回他参与创建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之后,与我和几位老教授有更多机会密切交往。通过这些私人交往,我意识到,维迎始终带着黄土高原的气息。


朱海就:本书不仅有基础性的理论,还把“企业家精神”的思想运用于具体的经济问题,如反垄断、产业政策、创新问题等等,这些应用都非常精彩。本书还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企业家精神,让人感觉很真实,这也是其出彩之处。


冯仑:张维迎教授这本书分析了束缚企业家精神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金融因素以及观念上的因素,很系统,很全面,好看又“好吃”,很值得创业者和企业家阅读,也值得各级官员阅读。


王梓木:这本书引人入胜,读着读着就进故事里了。就像作者坐在面前对你说话,娓娓道来发生在你身边却不曾深入思考的事情。拿到这本书后我就没有停下,一口气把它读完。


姚洋:维迎老师的文字简练达意,经常有警句出现,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


周濂:张维迎老师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页我都划下很多下划线。


本书虽然命名为《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却不仅仅只适用企业家群体。张维迎老师说,他希望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一般读者都读一读这本书:


我希望我的经济学同行们读一读这本书,和我一起反思主流经济学的缺陷,纠正对市场的误解;政府官员读一读这本书,少一些“致命的自负”,多一些对市场的敬畏;企业家读一读这本书,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高瞻远瞩。

本书也是写给一般读者的。我相信,任何人只要认真读一读这本书,都会对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有一个新的认识,对经济政策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评判。


·签名私享版,全网独家首发



本书既是张老师四十年思考的结晶,更被他本人评价为“尤其适合当下中国”。多一个人读这本书,我们的未来就会多一份希望。我们特别争取到部分张老师亲笔签名版,数量非常有限,售罄即止,点下图直达选购渠道: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实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