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年的智慧——内观的秘密
前言
你这篇文章是继你究竟在执着痴迷于什么?之后的关于详细讲解内观与冥想具体方法的。看完相信你将会对冥想与内观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慧远
来源|奶牛Denny(ID:dennywx)
责编|慧远
01.关于内观的秘密
笔者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影响、及其强调科学考据的理科生和不可知论者(接近无神论者,但稍有不同,即认为人类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与否),在回到世俗后做了许多的考据。以下所有内容都有据可考。
在2500年前的印度,创造‘内观’这种冥想方法的释迦族人,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这个称呼带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鉴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称呼吧。
在释迦摩尼开悟以后,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未教导过任何的宗教主义或是派别思想。
他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也就是我们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猪八戒”的来源。)
定,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习的「观息」。
慧,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其实,在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经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与定,慧也已经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他们,获得解脱。释迦摩尼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故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释迦摩尼同学其实只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就好像中国的老子一样。在发现上述事实以后,就开始传播他的发现,希望能帮助到更多。
但普通人一具有大智慧,就容易被后人拿来搞宗教,将原本纯净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浑浊。就好像老子只是创造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后人却把它发展成了“道教”,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供奉起来。
所以一百年以后,如果有了什么“苹果教“、”马云教“,毫不稀奇。什么?你说现在已经有了?
关于释迦摩尼,后来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他逝世后的一百年,所谓的“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各种派别间不断争斗。再后来佛教基本变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派。在大乘佛教中,释迦摩尼就从一个智者变成了一个法力无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神。再后来大乘佛教从印度向北方传播,又有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然后大家完全不知道释迦摩尼最初教了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求佛保佑了。
我修行还不到家,所以如果换作我是释迦摩尼,看到后来的这些事真的是血都能吐出来。
当然,释迦摩尼所教授的纯净内容在很多经典里依然能够见到身影。
02.《心经 》中的智慧
我回家以后,找到了可能是佛经中流传最广的玄奘翻译的《心经》。《心经》虽然是大乘经典(比如已经有“观音菩萨“的出现),但如果你看完了以上十日修的心得,那么以下就是一个惊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波罗蜜多”意为“美德”或者“到达彼岸”,而所谓“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译。
上文中所写到的人的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谓的”六根“。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所谓的”六尘“。
根尘相触,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写到的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这就是《心经》中的: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那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说的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相信你也已经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清明节我们还做了一个关于清明抄《心经》祈福的活动,大家可以长按上方图片上的二维码参与。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释迦摩尼同学作为一个智者,发现的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
而中文中所谓的“禅“,出自巴利语的“禅那”(jhana)。修行“禅那”的方法只有两个:”奢摩他“与”毗婆舍那“,中文称之为“止观二学“。
止,也就是“修定”,也就是奢摩他,Samadhi。
观,也就是“内观”,也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这,就是冥想最纯净的全部。
------
如果你感兴趣,想要了解如何更具体地实践冥想(操作手册),并参考某人身体力行的过程,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大般若宗书院,消息回复“冥想”阅读博主的十日冥想的故事:《如何冥想?——荒岛十日记》
能读到的,都是缘分。而这段后记,单纯地分享给喜欢涨知识的朋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推荐阅读